2021年沪科版

2019年人教版

2019年鲁科版

2007年沪科版(二期课改)

2008 年华师大版物理拓展型课程

  • 第六讲 匀强电场中场强与电势差的关系
  • A 匀强电场中场强与电势差的关系
  • 第七讲 电磁感应定律
  • A 电磁感应定律
  • 第八讲 带电粒子在电场和磁场中的运动
  • A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 B 洛伦兹力
  • C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
  • 第九讲 交流电
  • A 交流电
  • B 变压器 高压输电
  • C 电感器 电容器
  • D 交流电路
  • 第十讲 传感器及其应用
  • A 传感器及其应用
  • 第十一讲 光的折射
  • A 光的折射
  • B 全反射
  • 第十二讲 激光及其应用
  • A 激光的特性
  • B 激光应用简介
  • 第十三讲 相对论简介
  • A 光速不变原理
  • B 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
  • C 质速关系和质能关系
  • 第十四讲 量子论简介
  • A 物质波
  • B 原子能级和量子跃迁

2006年人教版

  • 第 1 章 物体的平衡
  • 第 1 节 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 第 2 节 平动和转动
  • 第 3 节 力矩和力偶
  • 第 4 节 力矩的平衡条件
  • 第 5 节 刚体平衡的条件
  • 第 6 节 物体平衡的稳定性
  • 第 2 章 材料与结构
  • 第 1 节 物体的形变
  • 第 2 节 弹性形变与范性形变
  • 第 3 节 常见承重结构
  • 第 3 章 机械与传动装置
  • 第 1 节 常见的传动装置
  • 第 2 节 能自锁的传动装置
  • 第 3 节 液压传动
  • 第 4 节 常用机构
  • 第 5 节 机械
  • 第 4 章 热机
  • 第 1 节 热机原理 热机效率
  • 第 2 节 活塞式内燃机
  • 第 3 节 蒸汽轮机 燃气轮机
  • 第 4 节 喷气发动机
  • 第 5 章 制冷机
  • 第 1 节 制冷机的原理
  • 第 2 节 电冰箱
  • 第 3 节 空调器
  • 第一章 光的折射
  • 第 1 节 光的折射 折射率
  • 第 2节 全反射 光导纤维
  • 第 3 节 棱镜和透镜
  • 第 4 节 透镜成像规律
  • 第 5 节 透镜成像公式
  • 第 2 章 常用光学仪器
  • 第 1 节 眼睛
  • 第 2 节 显微镜和望远镜
  • 第 3 节 照相机
  • 第 3 章 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
  • 第 1 节 机械波的衍射和干涉
  • 第 2 节 光的干涉
  • 第 3 节 光的衍射
  • 第 4 节 光的偏振
  • 第 4 章 光源与激光
  • 第 1 节 光源
  • 第 2 节 常用照明光源
  • 第 3 节 激光
  • 第 4 节 激光的应用
  • 第 5 章 放射性与原子核
  • 第 1 节 天然放射现象 原子结构
  • 第 2 节 原子核衰变
  • 第 3 节 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
  • 第 4 节 射线的探测和防护
  • 第 6 章 核能与反应堆技术
  • 第 1 节 核反应和核能
  • 第 2 节 核裂变和裂变反应堆
  • 第 3 节 核聚变和受控热核反应

1997年上教版(一期课改)

  • 8.电场和磁场
  • 一、场的初步知识
  • 二、静电场
  • 三、磁场
  • 9.电流和电路
  • 一、欧姆定律
  • 二、电阻定律 电阻率
  • 三、电功 电功率
  • *四、焦耳定律
  • 五、串联电路
  • 六、并联电路
  • 七、电路计算
  • 八、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 九、电池组
  • 十、多用表
  • 10.电磁感应
  • 一、电磁感应
  • 二、楞次定律
  • 三、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 *四、自感
  • *五、涡流及其在技术上的应用
  • *11.交流电 振荡电路
  • 一、交流电的产生
  • 二、描述交流电的物理量
  • 三、变压器
  • 四、电能的输送
  • 五、三相交流电 感应电动机
  • 六、电容器 电容
  • 七、振荡电路
  • 12.波动
  • 一、机械波
  • 二、波的描述
  • 三、波的干涉
  • 四、波的衍射
  • *五、声波
  • 13.光的本性
  • 一、光的微粒说和光的波动说
  • *二、光的反射与折射
  • 三、光的干涉
  • 四、光的衍射
  • 五、电磁波
  • 六、光的电磁说 电磁波谱
  • 七、光谱
  • 八、光电效应
  • 九、光的波粒二象性
  • 14.原子 原子核
  • 一、原子结构的发现
  • 二、玻尔模型
  • 三、放射性元素的衰变
  • 四、原子核的人工转变
  • 五、原子核的组成
  • *六、核能
  • *七、重核裂变
  • *八、轻核聚变
  • *九、我国核工业的发展
  • 1.运动的合成
  • 一、直线运动
  • 二、运动的合成
  • 三、竖直上抛运动
  • 四、平抛运动
  • 五、斜抛运动
  • 2.牛顿运动定律
  • 一、物体受力情况分析
  • 二、牛顿运动定律
  • 三、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 *四、超重和失重
  • 3.转动
  • 一、物体的平动和转动
  • 二、力矩
  • 三、有固定转动轴物体的平衡
  • 4.动能定理 机械能守恒定律
  • 一、功和能
  • 二、动能定理
  • 三、重力做功和重力势能的变化
  • 四、机械能守恒定律
  • *5.动量定理 动量守恒定律
  • 一、动量 冲量
  • 二、动量定理
  • 三、动量守恒定律
  • 四、碰撞
  • 五、反冲运动
  • 6.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 一、气体实验定律
  • 二、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 *三、气体的温度和压强的微观解释
  • 7.电场中的电荷
  • 一、电场中移动电荷做功
  • 二、电势 电势差
  • 三、等势面
  • 四、电势差和电场强度的关系
  • 五、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 *六、电场中的导体 静电屏蔽
  • 8.直流电路
  • 一、欧姆定律
  • 二、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 9.磁场 电磁感应
  • 一、磁感强度
  • 二、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
  • 三、电磁感应现象
  • 四、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 学生实验
  • 一、研究平抛运动
  • 二、研究有固定转动轴的物体的平衡条件
  • *三、用冲击摆测弹丸的速度
  • 四、用示波器测电压

1982年人教版(甲种本)

  • 第四章 固体和液体的性质
  • 一、晶体和非晶体
  • 二、空间点阵
  • 三、液体的微观结构
  • 四、液体的表面现象
  • 五、浸润和不浸润
  • 六、毛细现象
  • 第五章 物态变化
  • 一、溶解和凝固
  • 二、溶解热
  • 三、蒸发
  • 四、饱和汽与饱和气压
  • 五、沸腾
  • 六、汽化热
  • 七、气体的液化
  • 八、空气的湿度
  • 九、露点 温度计
  • 第六章 电场
  • 一、两种电荷 电荷守恒定律
  • 二、库仑定律
  • 三、电场 电场强度
  • 四、电力线
  • 五、电场中的导体
  • 六、电势能
  • 七、电势
  • 八、等势面
  • 九、电势差
  • 十、电势差跟电场强度的关系
  • 十一、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 十二、基本电荷的测定:密立根实验
  • 十三、电容器 电容
  • 十四、电容器的连接
  • 十五、静电的防止和应用
  • 第七章 稳恒电流
  • 一、电流
  • 二、欧姆定律
  • 三、电阻定律 电阻率
  • 四、电功和电功率
  • 五、焦耳定律
  • 六、串联电路
  • 七、并联电路
  • 八、分压和分流在伏特表和安培表中的应用
  • 九、电路的分析和计算
  • 十、电动势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 十一、路端电压
  • 十二、电池组
  • 十三、电阻的测量
  • 十四、惠斯通电桥
  • 第八章 物质的导电性
  • 一、金属的导电性
  • 二、液体的导电性
  • 三、法拉第电解定律
  • 四、电子电量的确定
  • 五、气体的导电性
  • 六、几种自激放电现象
  • 七、气体电光源
  • 八、真空中的电流
  • 九、示波管
  • 十、半导体的导电性
  • 十一、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
  • 十二、PN结 晶体二极管
  • 十三、晶体三极管
  • 第四章 电磁振荡和电磁波
  • 一、电磁振荡
  • 二、电磁振荡的周期和频率
  • 三、电磁场
  • 四、电磁波
  • 五、赫兹实验
  • 六、电磁波的发送(一) 开放电路
  • 七、电磁波的发送(二) 调制
  • 八、电磁波的接收(一) 电谐振
  • 九、电磁波的接收(二) 检波
  • 十、传真 电视 雷达
  • 十一、电磁波的传播
  • 十二、电子技术一瞥
  • 第五章 光的反射和折射
  • 一、光的直线传播
  • 二、光的速度
  • 三、光的反射 平面镜
  • 四、球面镜
  • 五、光的折射
  • 六、折射率
  • 七、全反射
  • 八、棱镜
  • 九、透镜
  • 十、透镜成像
  • 十一、透镜成像作图法
  • 十二、透镜成像公式
  • 十三、眼睛
  • 十四、显微镜和望远镜
  • 第六章 光的波动性
  • 一、光的微粒说和波动说
  • 二、光的干涉
  • 三、薄膜干涉及其应用
  • 四、光的衍射
  • 五、光的偏振
  • 六、光的电磁说
  • 七、电磁波谱
  • 八、光谱
  • 第七章 光的粒子性
  • 一、光电效应
  • 二、爱因斯坦对光电效应的解释 光子
  • 三、光电效应的应用
  • 四、光的波粒二象性
  • 五、物质波
  • 第八章 原子结构
  • 一、电子的发现
  • 二、原子的核式结构的发现
  • 三、玻尔的原子模型
  • 四、玻尔原子理论对氢光谱的解释
  • 五、玻尔原子理论的困难和量子力学
  • 六、原子的受激辐射 激光
  • 第九章 原子核
  • 一、天然放射现象
  • 二、探测放射线的方法
  • 三、原子核的人工转变 原子核的组成
  • 四、放射线同位素及其应用
  • 五、原子核的结合能
  • 六、重核的裂变
  • 七、轻核的聚变
  • 八、基本粒子

动量和冲量

振动与波

2006 - 2025,推荐分辨率 1024*768 以上,推荐浏览器 Chrome、Edge 等现代浏览器,截止 2021 年 12 月 5 日的访问次数:1872 万 9823 站长邮箱

沪 ICP 备 18037240 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2865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