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 匀强电场中场强与电势差的关系教学建议
(一)学习目标
1.理解匀强电场中电场强度和电势差的关系,知道电场强度的两个单位V/m和N/C,学会结合力学的其他规律解决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2.通过关系式
3.通过应用静电场知识的事例,感悟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树立投身科技事业的志向。
(二)重点和难点
本讲重点是理论推导匀强电场中电场强度与电势差的关系式;难点是理解公式
(三)教学建议
学习本讲内容的关键是要对电场的基本性质有正确的认识,要求学生能正确理解描述电场性质的电场强度、电势等物理量概念,为此,教材安排了“大家谈”,让学生回顾电场的性质。在开展推导公式
1.关于“静电植绒机”的教学说明
“静电植绒机”是引入本讲学习内容的一个教学情景,静电植绒技术是一项现代纺织技术,科技含量高且复杂,在教学中应以激发学生学习本讲内容的兴趣为目的。教师可以根据教材中提供的方法,自制一个简易的“静电植绒”的装置,通过演示,让学生亲身感受静电植绒的过程。绒丝在电场中会发生极化,在匀强电场中,极化的绒丝会沿电场的方向排列,但不会因此受到电场力的作用而加速向另一极板运动。由于绒丝与负极板的接触,会带上少量的负电荷,便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正极板运动。在教学中要回避对极化等复杂问题的解释,重点引导学生观察静电植绒的过程,例如通过增加极板间的电势差可以增加极板间的电场强度,使带电绒丝获得更大的加速度向正极板运动,使绒丝更好地植入涂有粘合剂的布基。
2.关于“大家谈”的教学建议
由于本讲的内容涉及基础型、拓展课程Ⅰ中诸多内容,做好复习非常重要,所以在此设置了一个“大家谈”栏目。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以前所学的电学知识进行回顾和整理,为后继的学习打好基础。
3.关于“电场强度与电势差的关系”的教学说明
教材在对电场的基本性质及其描绘方式等内容进行复习的基础上,提出“电场强度和电势差都是描绘电场性质的物理量,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的问题,然后以匀强电场为例推导得出
在教学中,应利用“拓展联想”拓宽学生的视野,将在匀强电场中获得的结论推广到一般情况,以此让学生了解物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但是要把握尺寸,只作定性说明和方法上的拓展。
在进行下一阶段的学习前,要利用“自主活动”,通过推导电场强度单位的不同表达,理解电场强度与电势差的关系,在测量技术上,由于比较容易测量电势差,在研究电场分布时,往往会直接利用等电势线。
4.关于“示例”的教学说明
本讲共有3个示例,示例1是联系实际的一个简单应用;示例2要求学生正确理解公式中d的含义,会确定等势面,会根据等势面画出电场线,根据电势的高低变化确定电场方向等;示例3需要综合应用物体平衡条件、电场力公式、电场强度与电势差关系等,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认识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有关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问题,在下一讲中重点学习。
(四)作业说明
参考答案
A组
1.不可以这样认为,只有在沿电场方向上,两点间的距离越大,这两点间的电势差才越大。
2.提示:测量电场强度的基本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利用检验电荷,根据电场强度的定义进行测量;另一种是测出电场的电势分布,根据
3.不能。因为公式中的U是两点间的电势差,当φA=φB≠0时,UAB=φA-φB=0。
4.
5.(1)U=Ed=
6.φA=
7.在单位距离上下降最大;电场方向上;电场方向;电压。
8.带电微尘处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中,受到向上的电场力,处于平衡状态,所以微尘带负电;q=
9.500V/m,1.25×10-2N
10.0.2×10-2N,2.04×10-4kg
B组
11.ACD
12.9V
13.UACq=
14.UNM=
15.从A点沿AB线移到B点时,电场力做功为零,AB为匀强电场中的一条等势线,UBC=
*16.3Eq
文件下载(已下载 166 次)发布时间:2013/12/12 上午8:23:20 阅读次数: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