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史



  • 第 10 章 凝聚态物理学简史
  • 10.1 历史概述
  • 10.2 固体物理学的早期研究
  • 10.3 固体物理学的理论基础
  • 10.4 固体物理学的实验基础
  • 10.5 晶体管的发明
  • 10.6 半导体物理学和实验技书的蓬勃发展
  • 10.7 超导电性的研究
  • 10.8 超流动性的发现
  • 10.9 量子霍尔效应与量子流体的研究
  • 10.10 非晶态物理的发展
  • 10.11 高压物理学的发展
  • 10.12 软物质物理学的兴起
  • 第 11 章 现代光学的兴起
  • 11.1 激光科学的孕育和准备
  • 11.2 微波激射器的发明
  • 11.3 激光器的设想和实现
  • 11.4 激光技术的发展
  • 11.5 全息术的发明和应用
  • 11.6 激光光谱学
  • 11.7 非线性光学
  • 11.8 量子光学
  • 11.9 量子信息光学
  • 11.10 原子光学

  • 第 12 章 天体物理学的发展
  • 12.1 天体物理学的兴起
  • 12.2 匹克林谱系之谜
  • 12.3 恒星演化理论的建立
  • 12.4 类星体的发现
  • 12.5 宇宙背景辐射的发现
  • 12.6 脉冲星的发现
  • 12.7 星际有机分子的发现
  • 12.8 黑洞的研究
  • 12.9 暗物质和暗能量的探索
  • 第 13 章 诺贝尔物理学奖
  • 13.1 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设立
  • 13.2 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分布统计
  • 13.3 时代划分
  • 13.4 分类综述
  • 第 14 章 实验和实验室在物理学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 14.1 实验在物理学发展中的作用
  • 14.2 实验室在物理学发展中的地位
  • 第 15 章 单位、单位制与基本常数简史
  • 15.1 基本单位的历史沿革
  • 15.2 单位制的沿革
  • 15.3 基本物理常数的测定与评定
  • 15.4 物理学的新发现对基本常数的影响
  • 附录 物理学大事年表表

诺贝尔物理学奖

诺贝尔和诺贝尔奖

年份 获奖者 获奖原因
1901 伦琴(德国) X 射线的发现
1902 洛伦兹、塞曼(荷兰) 塞曼效应的发现和研究
1903 贝克勒尔、皮埃尔·居里、玛丽·居里(法国) 放射性的发现和研究
1904 瑞利(英国) 氩的发现
1905 勒钠德(德国) 阴极射线的研究
1906 J.J.汤姆孙(英国) 气体导电
1907 迈克耳孙(美国) 光学精密计量和光谱学研究
1908 李普曼(法国) 照片彩色重现
1909 马可尼(意大利),布劳恩(德国) 无线电报
1910 J.D.范德瓦耳斯(荷兰) 气液状态方程
1911 维恩(德国) 热辐射定律的发现
1912 达伦(瑞典) 航标灯自动调节器
1913 昂内斯(荷兰) 低温物质特性
1914 劳厄(德国) 晶体的 X 射线衍射
1915 亨利•布拉格、劳伦斯•布拉格(英国) X 射线晶体结构分析
1916 未颁奖
1917 巴克拉(英国) 元素的标识 X 辐射
1918 普朗克(普朗克) 能量子的发现
1919 斯塔克(德国) 斯塔克效应的发现
1920 纪尧姆(瑞士) 合金的反常特性
1921 爱因斯坦(德国) 对理论物理学的贡献
1922 玻尔(丹麦) 原子结构和原子光谱
1923 密立根(美国) 基本电荷和光电效应实验
1924 西格班(瑞典) X 射线光谱学
1925 夫兰克、赫兹(德国) 夫兰克-赫兹实验
1926 佩兰(法国) 物质结构的不连续性
1927 康普顿(美国),威尔孙(英国) 康普顿效应和威尔孙云室
1928 理查森(英国) 热电子发射定律
1929 德布罗意(法国) 电子的波动性
1930 拉曼(印度) 拉曼效应
1931 未颁奖
1932 海森伯(德国) 量子力学的创立
1933 薛定谔(德国),狄拉克(英国) 原子理论的新形式
1934 未颁奖
1935 查德威克(英国) 中子的发现
1936 赫斯(奥地利),安德森(英国) 宇宙辐射和正电子的发现
1937 戴维森(美国),汤姆生(英国) 电子衍射
1938 费米(意大利) 中子辐照产生新放射性元素
1939 劳伦斯(美国) 回旋加速器的发明
1940 ~ 1942 未颁奖
1943 斯特恩(美国) 分子束方法和质子磁矩
1944 拉比(美国) 原子核的磁特性
1945 泡利(奥地利) 泡利不相容原理
1946 布里奇曼(美国) 高压物理学
1947 阿普顿(英国) 电离层的研究
1948 布莱克特(英国) 云室方法的改进
1949 汤川秀树(日本) 预言介子的存在
1950 鲍威尔(英国) 核乳胶的发明
1951 考克饶夫(英国),瓦尔顿(爱尔兰) 人工加速带电粒子
1952 布洛赫、珀塞尔(美国) 核磁共振
1953 泽尔尼克(荷兰) 相衬显微法
1954 玻恩、博特(德国) 波函数的统计解释和用符合法作出的发现
1955 兰姆、库什(美国) 兰姆位移与电子磁矩
1956 肖克利、巴丁、布拉坦(美国) 晶体管的发明
1957 杨振宁、李政道(美籍华裔) 宇称守恒定律的破坏
1958 切伦科夫、弗兰克、塔姆(苏联) 切伦科夫效应的发现和解释
1959 西格雷,张伯伦(美国) 反质子的发现
1960 格拉塞(美国) 泡室的发明
1961 霍夫斯塔特(美国),穆斯堡尔(德国) 核子结构和穆斯堡尔效应
1962 朗道(苏联) 凝聚态理论
1963 维格纳、玛丽·戈佩特-迈耶(美国),延森(德国) 原子核理论和对称性原理
1964 汤斯(美国),巴索夫、普罗霍罗夫(苏联) 微波激射器和激光器的发明
1965 朝永振一郎(日本),施温格、费曼(美国) 量子电动力学的发展
1966 贝特(美国) 恒星能量的生成
1967 卡斯特勒(法国) 光磁共振方法
1968 阿尔瓦雷斯(美国) 共振态的发现
1969 盖尔曼(美国) 基本粒子及其相互作用的分类
1970 阿尔芬(瑞典),奈耳(法国) 磁流体动力学和新的磁性理论
1971 伽博(匈牙利) 全息术的发明
1972 巴丁、库珀、施里弗(美国) 超导电性理论
1973 江崎玲於奈、贾埃沃(美国),约瑟夫森(英国) 隧道现象和约瑟夫森效应的发现
1974 赖尔、休伊什(英国) 射电天文学的先驱性工作
1975 阿格·玻尔、莫特森(丹麦),雷恩沃特(美国) 原子核理论
1976 里克特、丁肇中(美国) J/Ψ 粒子的发现
1977 安德森、范弗勒克(美国),莫特(英国) 电子结构理论
1978 卡皮查(苏联),彭齐亚斯、威尔孙克(美国) 低温研究和宇宙背景辐射
1979 格拉肖、温伯格(美国),萨拉姆(英国) 弱电统一理论
1980 克罗宁、菲奇(美国) CP 破坏的发现
1981 布隆姆贝根、肖洛(美国),凯·西格班(瑞典) 激光光谱学与电子能谱学
1982 K.威尔孙(美国) 相变理论
1983 钱德拉塞卡、福勒(美国) 天体物理学的成就
1984 鲁比亚(意大利),范德米尔(荷兰) W± 和 Z⁰ 粒子的发现
1985 冯·克利青(德国) 量子霍耳效应
1986 恩斯特·鲁斯卡(德国),宾尼希、罗雷尔(瑞士) 电子显微镜与扫描隧道显微镜
1987 柏诺兹、缪勒(瑞士) 高温超导电性
1988 莱德曼、施瓦茨(美国),斯坦伯格(瑞士) 中微子的研究
1989 拉姆齐、德梅尔特(美国),保罗(德国) 原子钟和离子捕集技术
1990 弗里德曼、肯德尔、理查德·泰勒(美国) 核子的深度非弹性散射
1991 德然纳(法国) 凝聚态物理
1992 夏帕克(瑞士) 多丝正比室的发明
1993 赫尔斯、小约瑟夫·泰勒(美国) 新型脉冲星
1994 布罗克豪斯(加拿大),沙尔(美国) 中子谱学和中子衍射技术
1995 佩尔、莱因斯(美国) 中微子和重轻子的发现
1996 戴维·李、奥谢罗夫、里查森(美国) 发现氦-3 中的超流动性
1997 朱棣文、菲利普斯(美国),科恩-塔诺季(法国) 激光冷却和捕获原子
1998 劳克林、施特默、崔琦(美国) 分数量子霍尔效应的发现
1999 霍夫特、韦尔特曼(荷兰) 非阿贝尔规范理论的重正化方法
2000 阿尔费罗夫(俄罗斯),克勒默、基尔比(美国) 现代信息技术
2001 科纳尔、凯特纳,威依迈(美国) 玻色-爱因斯坦凝聚
2002 戴维斯、贾科尼(美国),小柴昌俊(日本) 中微子天文学和 X 射线天文学
2003 阿布里科索夫(俄裔美籍),金茨堡(苏联),莱格特(英美双重国籍) 超导电性和超流动性
2004 戴维·格罗斯、戴维·波利策、弗兰克·维尔切克(美国) 量子色动力学与渐近自由
2005 罗伊·格劳伯、约翰·霍耳(美国),汉斯(德国) 光相干量子理论和激光精密光谱学
2006 约翰·马瑟、乔治·斯穆特(美国) 探索宇宙起源
2007 阿尔伯特·费尔(法国),彼得·格鲁伯格(德国) 巨磁电阻效应的发现
2008 南部阳一郎(日裔美籍),小林诚、益川敏英(日本) 自发对称破缺的机制和起因
2009 高锟(英美双重国籍),威拉德·博伊尔(加拿大美国双重国籍),乔治·史密斯(美国) 光纤与图像传感器的发明
2010 安德烈·海姆、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俄裔英国) 二维材料石墨烯
2011 索尔·佩尔马特、亚当·里斯(美国),布莱恩·施密特(美澳双重国籍) 发现宇宙的加速膨胀
2012 塞尔日·阿罗什(法国),戴维·维因兰德(美国) 测量和操控单个量子系统的实验方法
2013 恩格勒(比利时),希格斯(英国) 提出有关希格斯玻色子的理论
2014 赤崎勇、天野浩(日本),中村修二(美籍日裔) 蓝光LED
2015 梶田隆章(日本),麦克唐纳(加拿大) 发现了中微子振荡
2016 图雷斯、哈尔丹、科斯特利兹(美国) 对拓扑相变和物质的拓扑相的理论发现
2017 雷纳·维斯、巴里士、索恩(美国) 对 LIGO 探测器的决定性贡献和对引力波的观测
2018 阿瑟·阿什金(美国),杰拉德·穆劳(法国),当娜·斯特里克兰(加拿大) 在激光物理领域的突破性发明
2019 詹姆斯·皮柏(美国),米歇尔·梅尔、狄迪尔·奎洛斯(瑞士) 理解宇宙的进化和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020 罗杰·彭罗斯(英国),莱因哈德·根策尔(德国)、安德里娅·盖兹(美国) 黑洞方面的贡献
2021 真锅淑郎(美国)、克劳斯·哈赛尔曼(德国),吉奥吉奥·帕里斯(意大利) 对理解复杂物理系统的突破性贡献
2022 (法国)、约翰·克劳泽(美国)、安顿·塞林格(奥地利) 量子信息科学研究方面的贡献
2023 皮埃尔·阿戈斯蒂尼(美国),费伦茨·克劳斯(德国),安妮·卢利尔(瑞典) 阿秒光脉冲

2006 - 2024,推荐分辨率1024*768以上,推荐浏览器Chrome、Edge等现代浏览器,截止2021年12月5日的访问次数:1872万9823 站长邮箱

沪ICP备18037240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28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