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 放射性的研究

9.2.1 α,β 与 γ 射线的发现

第 5 章介绍了贝克勒尔发现放射性和居里夫妇发现钋和镭的经过。这些新发现引起了人们对这类陌生现象的广泛注意。但人们并不清楚这些辐射的性质。来自新西兰 J.J.汤姆孙的研究生卢瑟福(Ernest Rutherford,1871—1937)从贝克勒尔射线“分离”出两种性质不同的射线——α 射线与 β 射线,开始了对这种贯穿辐射的探索。卢瑟福是在 1895 年来到卡文迪什实验室的,起初从事自己早就涉足的无线电检波研究,1896 年,被 X 射线的奇特性吸引,也卷入了汤姆孙 X 射线激发空气电离的研究。卢瑟福注意到,贝克勒尔曾经发现铀辐射也会引起空气电离,于是决定做些试验,看看这两种情况有什么不同。贝克勒尔在论文中曾提过,铀辐射的性质跟 X 射线的根本区别在于:铀辐射可以折射和偏振,而 X 射线则不能。于是,卢瑟福也用一些玻璃、铝和石蜡之类材料做成的棱镜进行试验。然而,他从照相底片上没有看出铀辐射有任何偏折,判定贝克勒尔的说法有错。后来,他想从贯穿能力上加以鉴别。于是,就用一系列极薄的铝箔放在铀盐上,而铀盐则置于电容器两平行板之一的上面。加电压后从串接于电容器的静电计上读取游离电流值,实验装置如图 9 – 1。在汇集的数据中,卢瑟福看出有两种不同的吸收变化率,说明辐射具有两种不同的成分。他在题为《铀辐射和它产生的电导》一文中写道:

“这些实验表明铀辐射是复杂的,至少有两种明显不同的辐射种非常容易被吸收,为方便起见称之为 α 辐射;另一种具有更强的贯穿本领,称之为 β 辐射”。[1]

图 9 – 1  卢瑟福测量铀盐辐射的实验装量

这篇文章作于 1898 年初,由于同年 9 月卢瑟福到加拿大蒙特利尔(Montreal)市的麦克吉尔(McGill)大学担任教授职务,此文乃迟于年底才从麦克吉尔大学寄出,发表于 1899 年《哲学杂志》上。所以,两种贯穿能力不同的辐射——α,β 射线的存在是在 1899 年才为公众知道。

这个时候,已有多人用磁场使贯穿辐射偏转。盖赛尔(F.Giesel)和梅尔(S.Meyer)分别观测到贯穿辐射有两种成分,一种成分受磁场偏转,一种成分不受磁场偏转。居里夫妇则从偏转方向证明受磁场偏转的成分带的是负电。这一结论随即为贝克勒尔和唐恩(F.E.Dorn)的电场偏转所证实。皮埃尔·居里更证明了镭的这两种辐射即 α 与 β 射线,不受磁场偏转的是 α 射线,受磁场偏转的是 β 射线。1900 年,贝克勒尔进一步从电场和磁场的偏转确定 β 射线的 e/m 为 1011 库仑/千克,与阴极射线同数量级,速度约为 2×108 米/秒,肯定 β 粒子就是高速的电子。至此,β 射线的本质基本清楚了,可是 α 射线仍旧是个谜。

γ 射线是 1900 年由法国物理学家维拉德(Paul Villard,1860—1934)发现的。他是一位热忱的实验家,积极从事阴极射线和 X 射线的研究。当时他正研究阴极射线的反射和折射性质,试图将含镭的氯化钡拿来比较,看看它的射线有没有类似行为。就在这一实验中,他发现了 γ 射线。维拉德把镭源放在铅管中,铅管一侧开了一个 6 毫米宽的长方口,让一束辐射射出,经过磁场后用照片记录其轨迹。照片包在几层黑纸里,前面还有一张铝箱挡着,β 射线肯定已被偏折,剩下的只是 α 射线,α 射线肯定不能穿透。可是照片记录下的轨迹,除了在预期的偏角处有 β 射线的轨迹外,在无偏角的方向上却仍然记录到了轨迹,即使加 0.2 毫米的铅箔仍能穿透,显然,这不是 α 射线。于是维拉德写道:

“上述事实导致如下结论:在镭发出的不受偏折的辐射成分中,含有贯穿力非常强的辐射,它可以穿过金属箔片,用照相法显示出来。”[2]

后来,卢瑟福称这一贯穿力非常强的辐射为 γ 射线,并于 1902 年 11 月初,第一次对镭辐射进行了全面的分类。他写道:放射性物质例如镭,放出三种不同类型的辐射:

“(1)α 射线,很容易被薄层物质吸收……

(2)β 射线,由高速的负电粒子组成,从所有方面看都很像真空管中的阴极射线。

(3)γ 射线,在磁场中不受偏折,具有极强的贯穿力。”[3]

9.2.2 卢瑟福确定 α 射线的本质

卢瑟福对放射性辐射的分类很快就得到了同行的公认,并被运用于放射性的研究中。后来对放射性陆续有新的认识,但是 α 射线的本质却始终难以判断。1900 年,皮埃尔·居里从游离作用发现,不同的放射性元素放出的 α 射线在空气中穿越的距离不一样,钋放出的射程为 4 厘米,镭放出的为 6.7 厘米。4 种不同的镭盐,尽管其活性和化学性质各不相同,发出的 α 射线却射程相同,都是 6.7 厘米。与此同时,居里夫人发现游离的衰减率不是常数,随距离的增大而增大,与一般射线的规律不符。据此,居里夫人认为,“α 射线的行为就像弹丸那样,在前进中会由于克服阻力而失去动能。”斯特拉特猜测,这种“不可偏的射线(即 α 射线)可能是某种带正电的快速粒子,其质量大到和原子一样,正是由于质量远大于电子,所以在磁场中运动方向不显示偏折。卢瑟福赞同他们的看法,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用实验证明 α 射线在磁场中确有偏转,哪怕偏转很小,也能作出判决性的结论。他大概从 1901 年起就开始做这项试验,用当时他能获得的最强的电磁铁,做了一年多却毫无成功的迹象,但他相信居里和斯特拉特的粒子假说是言之有据的。1903 年,他终于用自制的简易仪器,但却是精心设计的实验,判定 α 射线确受磁场偏转,从方向上判断是带正电荷,接着又从电场和磁场的共同作用,初步测出荷质比与氢离子同数量级,速度大约为光速的十分之一。这样就判明了 α 射线是原子类型的带正电的粒子流。至于是哪种类型的原子,则一时难以确定,根据种种现象和事实,有人猜测是比氢重的氦。用计数的方法已经测出,α 粒子的电荷是电子的两倍。再从荷质比的数据可以推得,其质量是氢原子的 4 倍,这正是氦离子的参数。含铀和含钍的矿石往往伴随有氮气,一经加热就会释放出来,似乎暗示铀、钍等放射性元素在自发衰变中会生成新的元素——氦。但是也有人说,这种氦气可能是在 α 粒子轰击之下驱赶出来的。又是卢瑟福,他于 1909 年以巧妙的方法从光谱作出了判决,实验装置如图 9 – 3。方法是用一极薄的玻璃管 A 密封着镭射气(一种镭衰变后生成的放射性气体),玻璃薄到这样的程度以至于 α 粒子可以穿越无阻,而普通气体分子却不能越出。他把这支射气管装在另一大玻璃器皿 T 中,然后用水银驱赶含 α 粒子的气体至一放电管 V,进行放电试验。果然,经光谱分析找到了氦的特征谱线。卢瑟福和他的学生罗依兹(T.Royds)写道:“实验作出了判决性的证明,证明 α 粒子在失去电荷之后就是氦原子。”[4]

图 9 – 2 卢瑟福在演讲
图 9 – 3  卢瑟福的光谱实验

确定 α 射线的本质对认识放射性元素的衰变规律有很重要的意义,因为从此就可以对衰变规律作出全面解释。这就是为什么卢瑟福狠抓 α 射线不放的目的所在。

9.2.3 放射性衰变规律的发现

放射性衰变规律是核物理学早期发展的重要基石之一,是大量实验事实的总结。早在 1899 年,皮埃尔·居里发现镭和钍可以使周围的物质获得暂时的放射性,他称之为感生放射性。他注意到,感生放射性的强度会随时间变化,开始逐渐增加直至达到某一限度,该限度不依赖这些物质的种类,只和放射源有关。他认为,这是放射性引起的二次放射。如果把这些物质加热或置于真空中,感生放射性就会减轻。1900 年,克鲁克斯也发现:如果氢氧化铁在铀盐溶液中沉淀,沉淀物会呈现放射性,而铀盐却失去了放射性,几天后,沉淀物失去了放射性,铀盐又恢复了放射性。

诸如此类令人迷惑的现象层出不穷。怎样才能拨开迷雾见到光明呢?

1899 年,卢瑟福来到加拿大麦克吉尔大学后,电机系的一位教授欧文斯(R.B.Owens,1870—1940)曾一度和他合作,共同研究钍的放射性,他们选取氧化钍作为试验对象,和卢瑟福一年前一样,用的是测量游离电流的方法。欧文斯发现这种材料和铀盐大不一样,游离电流极不稳定,他怀疑是由于空气扰动,于是改用密闭的游离室。游离电流的测量虽然稳定了下来,但却发现了新的现象。欧文斯注意到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达到最大值,如果开启小门,电流下降,但经过一段时间,又会恢复到最大值。这件事情引起了卢瑟福的注意。通过试验,他证实氧化钍会放出一种具有放射性的气体,他称之为钍射气,正是由于钍射气的散布,影响了游离电流的稳定性。后来,他和化学家索迪合作继续研究射气的产生和效应,证明钍射气是一种很重的惰性气体。不久,德国物理学家唐恩(F.E.Dorn)发现了镭射气,1905 年盖赛尔(F.O.Giesel)发现锕射气。

卢瑟福从钍射气的研究中发现它的放射性衰减得很快。后来查明,所有放射性物质都有这一特性,只是时间长短不同。为了定量表征这一特性,卢瑟福引用了半衰期一词。他还发现,放射性的强度随时间的变化遵守如下规律:

\[I = {I_0}{e^{ - \lambda t}}\]

I 是原来强度为 I0 的放射性经时间 t 后的强度,λ 叫做衰减系数,与放射性物质有关。

射气的发现完全解释了“感生放射性”,原来是镭或铀衰变为射气后,逐渐扩散到周围,附在周围物体的表面上,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射气的量和活性逐渐达到最高值而趋于平衡。

至于克鲁克斯发现的铀盐沉淀物,也可作类似的解释。当时克鲁克斯判断,在沉淀物中有一很少的成分,它可以获得铀盐的全部活性。由于对这种成分毫无了解,所以克鲁克斯称之为铀 X。他还发现,铀 X 的活性会逐渐衰减,而剩余的铀却逐渐恢复活性。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又可以从铀分离出活性的铀 X。

卢瑟福和索迪注意到了克鲁克斯的实验,他们发现钍也有类似变化。1901 年末,索迪从氢氧化钍溶液中分离出放射性很强的物质,他仿照克鲁克斯,称之为钍 X,分离后的氢氧化钍几乎失去了放射性。再过一些时候,钍 X 的放射性完全消失,氢氧化钍则恢复了放射性。他们判断,这件事说明钍放射性实际上是钍 X 的生成和衰变的总和,两者都作指数变化(如图 9 – 4),一个上升,一个下降,总和则保持常值。据此,他们进一步提出了放射性元素衰变的理论。1902 年 9 月—1903 年 5 月间,他们连续发表了 6 篇论文,主要的论点是:

图 9 – 4  放射性的衰变曲线

(1)在放射性元素镭、钍和铀中连续产生新物质,这些新的物质自身也有放射性;

(2)当几个变化一起发生时,它们不是同时的,而是相继的,即钍产生钍 X,钍 X 产生钍射气等等;

(3)放射性现象包含下列过程:一部分原子自发衰变为不同性质的原子,这类变化性质上与以前在化学中涉及的任何变化都不同,因为能量来自与化学反应无关的原子内部;

(4)单位时间衰变的原子数与在场的尚未衰变的原子数 Nt 有确定的比例。比值 λ 是放射性物质的特征常数,即

\[\frac{{{\rm{d}}{N_t}}}{{{\rm{d}}t}} =  - \lambda {N_t}\]

(5)发出的射线是原子变为下一代原子的伴生物,实际也是变化的结果。

1903—1905 年,卢瑟福证实,镭射气之后还有一些成员,1903 年夏发现镭 A 和镭 C,1905年又发现镭 D、镭 E 和镭 F。他猜测,这些生成物中必有一个与钋等同,后来证明镭 F 就是钋。最引人注目的是卢瑟福对镭 B 的假设,因为那时没有发现在其转变为镭 C 时有任何辐射,无法证明它的存在,惟一的理由是,如果假设镭 C 是镭 A 的直接生成物,就违背了 1902—1903 年的放射性衰变规律。

放射性衰变规律的提出,引起了这样的疑问:镭既然是从自然界的铀矿中发现的,就应是铀的后代。铀是原子量高于镭的少数几个元素之一,而镭在沥青铀矿中的比例,大体上与镭和铀的活性之比相符。1904 年,索迪做实验证明,镭并不是铀的直接产物。而卢瑟福的助手、耶鲁大学的波尔特武德经过多年试验,终于在 1907 年,成功地证明了镭是一种新发现的放射性元素的直接后代。他把这个从铀衍生出来的新元素取名为锾(ionium)。

由于放射性系的新成员不断被发现,人们看到往往有两个或三个不同的元素有相同的化学特性,在周期表中属于同一位置。例如;曾经一度与卢瑟福合作,后来到伦敦大学拉姆赛(William Ramsay)处工作的哈恩(Otto Hahn)发现钍 X 的母体,他命名为镭—钍。这种成分无法用化学方法跟钍分开。卢瑟福的另两名合作者鲁塞尔(A.S.Russell)和罗西(K.Rossi)也证明,锾的光谱无法与钍的光谱分辨开。然而,这三种物质的放射性质却迥异。原子量也不相同,化学上则是同一元素的不同形式。索迪等人对此进行了多年的研究,后来索迪称之为同位素。

同位素的存在有一引人注目的实例。放射性变化的最终产物是什么?早在 1905 年,卢瑟福就已经认为镭系的最终产物不像是氦,看来也许是铅,因为铅是铀—镭矿中含量最多的稳定成分。果然,这个建议被实验证实。他还发现铅也是钍系的最终产物。然而,这两种铅的原子量并不相同。镭铅是 206,钍铅是 208,而普通铅的原子量却是 207.20。

1913 年,索迪、鲁塞尔和法詹斯(K.Fajans)提出位移定律。系统总结了原子衰变的规律。这个定律的内容是:发射 α 粒子的衰变使原子在周期表中下降两格,原子量减小,发射 β 粒子的衰变使原子上升一格,但原子量不变。

由于卢瑟福在这以前早就弄清了 α 粒子的性质,这一定律的物理实质就是不言而喻的了。

到此为止,原子转变的现象仅限于天然范围。人们自然要问,有没有可能用人工方法进行原子转变,以实现自古以来人类幻想中的“点金术”呢?


[1] ChadwickJ,ed.TheCollectedPapersofLordRutherfordofNelson.Inter-science,1962(1):169

[2] Villard P.Comptes Rendus,1900(130):1012

[3] Chadwick J,ed.,The Collected Papers of Lord Rutherford of Nelson.Inter-science,1962(1):549

[4] Rutherford E,Royds T.Phil.Mag.,1900(17):281

文件下载(已下载 20 次)

发布时间:2024/3/4 下午6:35:54  阅读次数:1867

2006 - 2024,推荐分辨率 1024*768 以上,推荐浏览器 Chrome、Edge 等现代浏览器,截止 2021 年 12 月 5 日的访问次数:1872 万 9823 站长邮箱

沪 ICP 备 18037240 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2865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