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长随笔
![]() 范璟 |
我的20202020-12-31 23:02:13 先占个坑。 |
![]() 范璟 |
儿子14岁了2020-12-31 23:01:45 科创大赛市二等奖。 10月小提琴10级证书。 |
![]() 范璟 |
我的20192019-12-31 22:37:36
1、做了一个微党课《70年科学成就》,其实就是做个PPT,没想到花了我一个多月,不过这样逼一逼自己,感觉我的PPT水平上了一个台阶(下图是我在知乎上好奇词云,可以看出我对PPT的学习情况,至于为什么“日本旅游”最大,我自己感觉就7月份才关注这个呀,不过应该是我的错,网站不会说谎,也不会凭感觉,它比你更了解你自己),学会了3D模型、平滑切换这两个新技能,只是需要office2019才支持,在平时没什么用武之地。 2、参与编写新教材练习册,断断续续做了有2个月。 3、学科德育公开课《自由落体运动》,准备了一个半月。 1月:元旦和儿子在虹口公园参加迎新跑。在steam上买的第一个游戏——《生化危机2重制版》,花了我325元,为情怀买单,大年夜也在攻关,只是用男、女主角各通关了一次之后就束之高阁了,情怀这东西不长久啊,以后不买了,云通关即可。到了12月又忍不住买了《帝国时代2决定版》,这次只玩了1小时。 年度书籍:今年有点沉溺与手机上的垃圾新闻,静心看书的时间不多,就在几乎觉得年度书籍要空缺的时候,却在12月看到了《你有你计划,世界另有计划》,一直是作者万维钢的拥趸,只是觉得一个人不可能一直保持有新奇的观点,比方说去年的《高手》,感觉就一般般。当然,也不是说这本书篇篇文章都是精品,主要是在“世界观的疑惑”一节中的那几篇文章颠覆了我的一个观点——随着这几年AI的发展,我渐渐开始觉得人的意识并不是什么神奇的东西,假以时日,机器完全可以产生类似的东西。但在这几篇文章中提出了这么一个观点:无理数是不可数的,而现有的图灵机只能处理可数的东西,它的算法不是万能的,而我们的大脑可以处理不可数的东西,这样我们就可以不断跳出旧系统、探索新知识,建立新系统,前景还是很乐观的。不过,凭什么碳原子构成的大脑能够处理不可数的东西呢?如何证明呢? 年度电影:当然是大年初一上映的《流浪地球》喽,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 未完待续…… |
![]() 范璟 |
儿子13岁了2019-12-23 22:30:45
|
![]() 范璟 |
进击的巨人2019-12-5 22:22:37
7月底旅游回沪之后,就被一件事所困扰——那就是香港的反修例示威。此次活动开始于6月,只是当时消息受到了限制,到了7月底愈演愈烈,政府开始慢慢放开了信息渠道,相关新闻越来越多,搞得自己因为“忧国忧民”而徒增烦恼。 关于GFW:已经不记得何时Google在大陆被封了,而且感觉这段时间网络的监控越来越严了,因此那些反华的把我们叫做墙内的被洗脑者。我自己翻墙已久,但只是为了搜一些教学上的东西,从来没有关注过外国的社交媒体。为了看看外面的声音,就先注册了Facebook,转眼就被禁号了,懒得深究,再去注册Twitter,发现关于香港的内容90%都是反华的,看得窝火。而reddit更是几乎看不到理性的声音,要么谩骂、要么造谣。至于youtube,一开始看看白天的示威直播,晚上暴徒尸变倒挺新鲜的,时间一长也腻了,急切盼望大结局,事实上直到11月才渐平息。在油管上还见识了一个在美国的名叫郭文贵的满嘴跑火车的奇葩。 关于信息来源:最信任的消息来源是知乎(虽然这几年回答的质量也在下降),没想到上面几乎没有示威的任何消息,偶尔到微博上一搜,才发现消息已经漫天飞了,但一边倒的评论肯定无法让我信服。翻墙看看香港的声音,先是连登,上面虽然是中文,但没一个认识,连蒙带猜看下来应该是废青的老巢,整体素质很低;无意中还找到了据说是知乎的反政府版本——品葱,据说参与者大多是大陆的政治反贼,我能理解反贼,但看了他们的帖子,觉得有理有据地讨论反对理由的并不多,更多的是宣泄和挑拨;之后找到了外国的知乎——Quora,让我吃惊的是,几乎所有帖子都是对香港游行持反对态度的,难道是因为上这个平台上的人都是有一定独立思考能力的吗?看了两个星期之后,发现发帖子的人几乎就这几个人,渐渐也就没什么兴趣了。现在我想听到不同的声音(虽然人的本性是只想看到自己想看到的东西,相信自己想相信的东西),通常会看看“香港01”,这个媒体有点奇怪,实时新闻明显偏向示威者,但观点栏目相当理性,我觉得这大概就是代表着香港精英的普遍想法。至于twitter上的官媒,比方说BBC中文网(我一直以为BBC是拍纪录片的呢),纽约时报中文版虽不至于妖言惑众,也算得上是黑中国的,不过想想中国媒体是如何报道美国的?知乎上是如何黑某些国家的?所以,人性如此,没必要义愤填膺。 吐槽一下手机中浏览器自带的推送内容,它会根据你的浏览内容自动推送你感兴趣的新闻。在它面前,我觉得自己就像个昏君,而它就是个佞臣,天天在我耳边说些我喜欢听的东西,告诉我现在形势一片大好,把边关的告急文书都押着不送,让我直到反贼兵临城下才如梦初醒,而且就算我心里知道它是佞臣也舍不得杀(删)了它,每天总会去看看它喂给我的好事情——比方说香港废青又内讧了、特朗普在贸易战中退让了、莫雷要被解雇了等等。 关于香港:自己曾去过两次香港,对它的感觉也就是个繁华的大都市。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同,我也很难通过换位思考理解他们的行为。也许在很多香港人眼中,中央政府就像是我们眼中的朝鲜政府——专制、落后、没有皿煮和籽油,所以他们要抗争。香港会走向何方?引用网上某人的说法,大概会“不是在同化中消逝,就是在对抗中消亡”。 我们都处在历史的洪流中,也许再过一、二十年回头看看这个事件,会更好的作出论断。 |
![]() 范璟 |
《未来简史》第1章 人类的新议题2019-4-7 21:38:17
接下来什么才是人类的新议题? |
![]() 范璟 |
《我的微言小义》2019-3-16 20:47:54
人生随感
书虫说书:只对【金庸小说杂议】和【略谈金庸小说中的不合理情节】感点兴趣,主要是因为我读书少。 文人墨客 据说爱因斯坦曾表示自己在30岁以前未有机会见到任何大物理学家,而英菲尔德补充了一句:“除了在镜子里。”后来发现李敖也爱这种说法(当然纯属巧合),表示过:“我要钦佩谁我就照镜子。”所不同的是,爱因斯坦没把镜子里的自己算上,但有人替他补充;李敖只把镜子里的自己算上,但他自己若不说怕是没人帮他补充。 影视点评 有些娱乐,要懂了才能乐起来,不懂没法乐,比如看球、看棋;也有些娱乐,只有不懂才能乐起来,如抗战片、内战片,小时候皆看得津津有味,地雷战、地道战、铁道游击队等简直就是最爱。后来越来越了解到革命史背后的“满纸荒唐言”,对两类片子就越来越兴趣索然了。 文史哲思 “如果一个人没有跟随同伴的步履,那也许是因为他听到了另一种鼓声”——梭罗《瓦尔登湖》。这是阿西莫夫最喜爱的话之一。他在给妻子的信里说,每个人都是某种意义上的失败者,比方说拿工作之外的乐趣或休假来衡量,他自己就是一个失败者。他之所以“失败,正是因为听到了另一种鼓声,一种让他拼命珍惜时间的永不停息的鼓声。” 理科漫笔 有博友问钱学森支持特异功能是否为污点。我的看法是:这种支持与约瑟夫森或泡利对超心理学等的支持相类似,只是不成功的个人探索。唯不幸处在中国这个特殊的国度里,才引发了举国之荒诞。这“污点”与其说是个人的,不如说是国家的。我们惯常视国家为神圣,让个人受苛责,我宁愿倒过来看。 百字科普 “光速”一词中有一个“光”字,有人可能以为它与光子的速度有什么本质关联。其实,光速作为洛伦兹变换下的不变速度,无须像昔日人民币紧盯美元一样紧盯光子,任何无质量粒子都能用来定义光速。不仅如此,一个理论哪怕没有无质量粒子,只要有洛伦兹协变性,光速就依然可以作为极限速度存在。作为推论,如果哪天人们从实验上发现光子不是无质量的,则光子的速度将不再是“光速”,但这不等于相对论被推翻。 科学微史 爱因斯坦和牛顿的时代都是科学革命的时代,但也许可以这么说:爱因斯坦很幸运地处在一个科学革命的时代,牛顿则相反,是时代很辛运地拥有牛顿——因为有了他,那个时代才是科学革命的时代。牛顿建立了第一个以数学形式表述的、能定量解释广泛现象的科学体系,几乎重新定义了科学。可以不夸张地说,所有学术生涯跟牛顿有重叠的科学家——比如费马、惠更斯、胡克、莱布尼茨等——的科学贡献哪怕全部加在一起,跟牛顿的宏伟体系相比,也只是零打碎敲。有必要说明的是:这里谈的不是牛顿和爱因斯坦谁更伟大,而只是说相对于各自的时代,牛顿的重要性高于爱因斯坦。 驱神辨伪 蟑螂的耶稣 闲言碎语 念小学的和初中那会儿,受《寂静的春天》之类书籍的影响,很关心环保,连带着对“绿色和平”那样的环保组织也有了好感,后来才慢慢意识到环保和环保组织的分别就像民主和民运组织的分别:后者虽打着前者的旗号,行事风格却如原教旨主义者那样偏颇和不择手段。 崇高到玩笑都开不得的理念大都是祸害。 |
![]() 范璟 |
科幻小说的点子2019-2-22 22:27:34 一般认为优秀的科幻小说须具备“逻辑自洽”、“科学元素”、“人文思考”三要素。科幻文学经常被戏称为“点子文学”(也可以说成是What if),科幻小说里最重要的因素确实就是基于某个“科学元素”的点子,有了这些点子,才有围绕它展开的科幻性。 看完《流浪地球》,就想把自己看过的科幻小说的“点子”总结一下,也算是一个最简单的读后感吧。 《流浪地球》:之前一直认为点子是“如果太阳接近晚年地球会怎样”,现在觉得“如果带着地球去流浪会怎样”更合适,而太阳濒死只是浪的理由。 《赡养上帝》:国家有兴衰,人类文明也应该有兴衰,人的寿命变长、过度依赖科技竟也会导致文明的衰败。 《球状闪电》:球状闪电其实是宏电子,我们这个世界还存在宏原子核。 《一日囚》:“囚徒总是被禁锢在一个狭小的空间中,有没有时间的囚徒?同一天一直重复”,不过这个点子不是很新颖,记得有部电影《土拨鼠之日》说的就是类似的故事。 《六道众生》:“根据量子力学,世界并不连续,而是以普朗克恒量为间隔断续存在。通过某种手段,在这些间隔中可以再造几个世界”。 《爱别离》:如果一个人能对艾滋病病毒免疫会发生什么? 《天年》: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圈为一年,会有春夏秋冬等周期性的现象,那么太阳系绕银河一圈会发生什么周期性的变化? 《人生不相见》:人类向外星球移民,但新人类变成一个完全不同的物种该怎么办? 《伤心者》:伽罗华创立的群论在一百多年后才获得具体应用,爱因斯坦研究广义相对论时才发现他需要的数学基础——非欧几何早就有人提出来了。这种事情是否仍在发生,不过这是个悲伤的故事。 《审判日》:如果制造出“读心机“会发生什么? 《天生我材》:如果将人类大脑连接成网络形成超级大脑会发生什么? 《逃出母宇宙》《天父地母》:宇宙经历过暴涨,如果暴缩会发生什么? 《七重外壳》:如果虚拟现实进化到你已经分辨不出真实和虚幻,会怎样?挺像《盗梦空间》的感觉。 《替天行道》:转基因作物会酿成无法预料的灾难吗? |
![]() 范璟 |
流浪地球2019-2-19 22:53:30
本人只能算是一个准科幻迷,小时候曾看过《小灵通漫游未来》、《珊瑚岛上的死光》,而真正带领我进入科幻大门的应该是《凡尔纳三部曲》,初中看的是《飞碟探索》,而更优秀的《科幻世界》几乎没有接触过,所以很晚才知道刘慈欣。大学时代迷上了《卫斯理系列》,参加工作后才接触了阿西莫夫的《基地系列》、《机器人系列》等外国的科幻大作。2002年起订阅了三年的《科幻世界——惊奇档案》,而大刘的《三体》直到2010年才看到,清楚地记得是在上海世博会排队时在掌机nds上啃完的,惊为天人,相见恨晚!随即把大刘的其他中短篇全都扫了一遍。刘慈欣的这种粗粝的实用主义猛男气概实在是太对我胃口了! 正式观影之前又把原著复习了一遍,挺想看看电影中如何表现地球派5000人的悲壮结局——这也是这部小说最让我震撼的地方。
观影过程全无尿点,大大超出我的期望,没有叛军的出现我也不遗憾,毕竟这还是有点黑暗的,不应春节的景。出来之后对夫人说“这部片子拍得不错”,这已是含蓄的我能说出的最高褒奖了,上次获得我这一评价的片子还是《疯狂动物城》。 回家之后彻底成为《流浪地球》的精神股东,天天刷票房榜,刷知乎,关注影片的任何消息、评论。其中这篇文章深得我心:
流浪地球成了热门话题,豆瓣的一星引众怒,我也第一次听说了战狼ptsd、慕洋犬的说法。顺便说一句,2017年暑假朋友圈里也有很多人强力安利战狼2,我看了之后却觉得一般,对吴京其人也没什么感觉。 希望《流浪地球》能成为中国科幻的起点而不是顶峰,期待《三体》。写下此文的同时,票房已突破40亿,小破球冲鸭! |
![]() 范璟 |
我的20182018-12-31 22:50:46
2018年的射手座的运势中说到:这一年是深层次地自我询问与心灵成长的一年。我特别喜欢电影《一代宗师》中的说法——宗师之路主要是三个过程:一是见自己,知道自己是谁,清晰知道自己的志向是怎样的,明白自己将往哪里去;二是见天地,不做井底之蛙,故步自封。人外人,天外天,不因为你的不知道而不存在。敞开心胸,不断接纳新鲜的空气,欣赏不同的人,才有可能提升自己;三是见众生,所学的东西来自他人,把所学的东西还给众人,这也是一种感恩的回归和反哺。2013年起,给高三学生的毕业留言中送的就一直是这九个字,只是学生阅历不够,恐怕要好久才能体会真意。 我将如何度过45岁以后的人生?我想变得更优秀!并不奢求周围人的肯定,只想满足内心对自己变得更强的渴望。回首这一年,空余时间大多还是放在了物理教学方面,并将资料放在了网站上。低层次的勤奋体现在文章发布和题库输入上,而高层次的开拓工作是想建设一个作业考试综合系统,包括试卷生成、成绩统计、作业布置、错题分析等项目,这个想法来源自儿子课外奥数的app,从这个app可以看到儿子这今年学习的重要信息。我想,如果今后所教的学生都能留下足够的数据,肯定能更科学地促进教学的改进,而不是像现在一样大多数时候都是在凭经验、靠感觉揣测学生的学习情况。一直抽不出空做一个自己感兴趣的物理引擎,拖了2年多了,但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希望明年会出个雏形。 本年度流水账: 1月:元旦一家三人参加静安区5km的迎新跑。寒假自驾到苏州旅游,让儿子见见诗词中的寒山寺、文章中的苏州园林。 4月:22日参加了人生第一次半马,跑步途中耳中听的是评书《白眉大侠》,当时可没有想到单田芳在9月11日与世长辞。 5月:崔永元揭露演艺圈洗钱黑幕,接着10月炮轰上海经侦,原来因为转基因事件对崔心生鄙夷的我立等转变立场,天天刷帖子,看得热血沸腾,忧国忧民,虽然内心一直提醒自己要冷静,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别被带了节奏,更担心会不会最后剧情反转。印象最深刻的一篇文章反而是六神磊磊冷静客观的《强行民族魂》。 6月:作为校教师代表到重庆万州中学交流活动。 7月:7月28日-8月4日江苏、山东自驾游。看到了青岛的大海,爬了崂山、泰山,游了曲阜三孔,见识了洪泽湖。小惊喜:途中夜宿诸城,才发现此地竟是“老夫聊发少年狂”的密州。 9月:新高考难度降低,我可以有点时间静静想一想高中物理到底要教会学生什么,教到什么程度。这届新高三对物理的重视程度是断崖式下跌,上得好没劲啊,非常泄气。寄希望于高一,本想将课堂搞得活跃点,发现男生班收不回来,费了点功夫才将课堂秩序回归正常次序,第一次测验所教班级成绩不理想,又慢慢将快乐教育转变为应试教育了。突然发现,虽然已是第6次教高一了,但手头竟没有积累多少有用的资料,还是平时不注重积累的缘故。 本网站由于安全原因被区信息安全中心停了2次,一气之下托管到了阿里云旗下的万网,花点小钱换来稳定,觉得还是非常值得的。 10月:每年一度汽车必出状况,今年是车钥匙掉地上砸散了架,自己捣鼓捣鼓也勉强能用,只是不会自动弹出来了。 10月30日,金庸去世,他的书是如何深刻地影响了我的三观啊!我的近视眼也是拜他所赐——小学四年级,等父母睡着后偷偷起来在昏暗的台灯下看《射雕英雄传》。网上的这段话深得我心:“伴随着这些回忆,随着金庸的离去。很多人的青春也就这么走了。我想,大家怀念金庸大师,很多是因为自己的青春在里面。” 11月:18日参加人生第一次全马,远不到平均成绩,拖后腿了。 年度影片:《西部世界》第二季,挺烧脑,适合我这种自认理科男并且喜欢计算机的人。年度书籍:《未来简史》,感觉写得行云流水,将自己的观点清晰地表达了出来。 2019年运势:即将到来的2019年,对任何人来说都不会是很容易的一年,有很多肉眼可见,身体可感知到的未来的艰辛,亦有很多未可知的压力在等你。身处这样的大环境里没有人可以说自己是绝对好运的人,但相比较而言,2019年的射手座,是十二星座当中运气最好的那群人。 2019年,射手座的“综合感”得到了很大的发挥,所谓综合感,是说协同各方面的能力,管理和释放自己多方向的能量,比如到底如何取得一个重要的工作机会,也许未必只是靠你的专业性或者幽默的谈吐。除了专业技术能力之外,那个更加综合的你,在今年会显得更有魅力也更重要。 工作状态比较有趣,整体来看,射手座这一年的忙碌、工作和最终收益之间完全不是正比关系,也许一个重大的case让你忙碌奋斗了十一个月最后是场空,但最后给你带来高收入的居然是个很意外的小事情,诸如此类的意思吧,这会在每个射手座身上上演不同的版本。 还有一点特别想忠告2019年需要努力工作的射手座一一恒心与耐心,对你来说比以往更里要。才华和应变能力你们是真够了,但面对困难或委屈的时候,耐心和毅力真不够,而今年再轻言放弃,你失去的或许是一个时代,所以,亲爱的射手们,请咬紧牙关吧,这对你们是艰苦而好运气的一年,请一定把握住这逆势的机遇年。 |
我的叽歪 我的学生
2020-11-15 19:30:59 2020年第1期《物理教师》 《单元视域下科学思维的教学设计——以“牛顿第一定律”为例》:从空气越来越少(趋近真空)→听到的声音越来越小(趋势无法听到声音)→真空不能传声,利用方法迁移得出物体不受力时的情景。 |
2020-8-20 20:23:18 2019年10月《物理教师》 《基于大数据思维的北京高考物理选择题难度预估策略研究》:北京教育考试院出品的文章,介绍他们通过建立试题难度及相应参数的数据库,在对数据的统计分析基础上,对试题难度进行预估研究。按照文章的介绍,各因素与试题难度的相关性由高到低分别是学业质量水平、设问、情境新颖性、情景复杂性、文字量、建模、数学要求、知识点数量。 |
2020-8-19 20:16:44 2019年8月《物理教学》 《实验探究弹簧摆的运动规律》:使用手机录像,探究“平衡状态释放小球的弹簧摆”和“原长状态释放小球的弹簧摆”,说明小球的轨迹比较复杂,也列举了此类问题的典型错题。 《费米问题新进展及其启示》:美国《物理教师》费米问题对应网址:https://aapt.scitation.org/topic/collections/fermi-questions。此文还提到了佛罗里达大学物理系的C.J. Efthimiou开发的《电影中的物理学》(https://physics.ucf.edu/~costas/COURSES/PiFpseudo.php)。 |
2020-8-9 11:05:28 2019年2月《物理教学》 《探论“另类”匀变速运动》:导体棒切割磁感线即做此类运动,并和机车启动做类比。 《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的几个核心问题》:这个实验学生比较难掌握,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很多学生头脑中似乎只留下了三个印象——“控制变量法”“平衡摩擦力”“某个物体的质量远小于另一个物体的质量”。六个核心问题:1、谁是研究对象;2、怎样测量研究对象的质量;3、怎样测量研究对象的加速度;4、怎样测量研究对象所受合外力;5、怎样得到加速度和合外力的关系;6、怎样得到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
2020-8-5 10:42:28 2018年11月《物理教师》 《创新物理实验让物理学习回归本质》:通过自制实验演示了从不同倾角光滑斜面下滑时间的比较、等时圆,把习题课实验化,学生更感兴趣,记忆也更深刻。 |
2020-8-3 19:52:23 2018年12月《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开发科学玩具生成物理课程资源的研究》:从“量子玩具”说起,介绍了“开核神器”、“小企鹅爬楼梯”、“机灵鬼螺旋弹簧”。 |
2020-8-2 13:40:42 7月26日 褒禅山和采石矶 没想到褒禅山离上海到不远,就在安徽省马鞍山市,位于长江对岸的含山县。一直很喜欢王安石写的《游褒禅山记》中的名句:“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此洞名叫华阳洞,王安石从后洞进,现在的游客从前洞由水路进,是一个熔岩洞,全长1600米,当然和云贵地区的那些洞没法比,但有了文化的积淀,并没有感到乏味,觉得自己正和王安石一起探险。半路来到了“荆公回步”厅,从王安石的角度看来,需要猫腰通过一个小洞口才能继续前进,难怪会半途而废。 进洞前还顺路游览了伍子胥小道、使伍子胥一夜白头的昭关,昭关也就一座1993年重建的城楼,只是遗憾的是城头上的伍相祠没有开放。 回程经过和县,时间关系,没有去游览陋室公园和霸王祠,从和(县)马(鞍山)汽渡横穿长江。 采石矶名声在外,大概是自己文化修养有限的缘故,对此景点没什么感觉。此处应该是以李白为卖点,山脚有太白楼,半山腰有李白衣冠冢,山顶有三台阁可眺望长江,阁内还收录了余秋雨的《三台阁题记》。只是临江的三元洞由于江水上涨临时关闭,没有参观。 |
2020-7-22 21:48:03 2018年11月《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对磁力小火车驱动原理及速度影响因素的探讨》:对2016年IYPT第8道试题进行了分析,自己也在网上买了一个,挺好玩的。 |
2020-7-17 22:23:55 2019年1月《物理教师》 《剖析电磁感应两个推论的“美丽陷阱”》:将电磁感应中求电荷量、电热的两个重要推论进行推导梳理,4类典型问题:一、双杆问题;二、含恒定电源电路问题(2020年上海等级考第19题与它很类似,只是这类问题涉及到反电动势,不会在高三复习时提到);三、含电容器电路问题;四、电阻变化问题。 《DIS大气压实验研究》:利用注射器和单向阀组装一个简易的抽气机,设计了吞蛋实验、大气压强吹气球、马德堡半球、机械波和电磁波、真空铃实验。 |
2020-7-15 22:40:43 2018年11月《物理教师》 《对演示实验“用DIS研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思考与改进》:原始实验利用小车推动摩擦块,使小车克服摩擦力做功。改进之处:利用固定的发生形变的松紧带对小车做功。 《对习题讲评课的几点想法》:自创口诀,帮助学生理解背后原理,提到“串反并同”,用等效电源的方法解释这个口诀,比直接告诉学生结论效果好得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