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3 介子理论和 μ 子的发现

在研究原子核性质的过程中,逐渐明确了核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一种短程力,其作用范围约为 10−13 厘米。这种力远比电磁相互作用强大,因此不能简单归结为电磁相互作用,它是一种强相互作用。

1935 年日本物理学家汤川秀树(H.Yukawa)提出介子理论,用于解释强相互作用。他认为,核子之间是通过交换一种可称为介子(meson)的粒子发生相互作用。根据核力的作用范围,可以估算出介子的静止质量约为电子的二百多倍。

1937 年,C.D.安德逊和尼德迈耶(S.H.Neddemeyer)在宇宙线的研究中果然发现了质量约为电子的 207 倍的新粒子,这种粒子被称为 μ 介子。当时人们以为这就是汤川理论所预言的介子。后来经过多年的研究证明,μ 介子与原子核的相互作用很弱,不可能是汤川所预计的介子。直到 1947 年,英国物理学家鲍威尔(C.F.Powell)用核乳胶技术探测宇宙射线,发现另外还有一种粒子,质量为电子静止质量的 273 倍,被称为 π 介子。π 介子才真正是汤川理论所预言的粒子。然而,进一步研究表明,核力的机制远比汤川理论复杂,不能简单地用核子之间交换粒子来解释,但汤川理论仍不失为粒子物理学历史上的重要工作。汤川型粒子是人们研究的一种重要模型,至今仍是研究的对象。

文件下载(已下载 24 次)

发布时间:2024/3/4 下午7:00:53  阅读次数:1135

2006 - 2024,推荐分辨率 1024*768 以上,推荐浏览器 Chrome、Edge 等现代浏览器,截止 2021 年 12 月 5 日的访问次数:1872 万 9823 站长邮箱

沪 ICP 备 18037240 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2865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