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6 强子结构和夸克理论
1932 年查德威克发现中子,是继 1911 年卢瑟福论证原子有核之后的又一重大进展,从此关于原子核结构的知识与日俱增。不久海森伯提出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主张,于是中子、质子和电子被认为是物质的三种基本成分。后来又认识到,质子和中子是比电子复杂的粒子,因为核子具有反常磁矩,会产生出乎意料的强磁场,这只能解释成核子内部有电流。50 年代,用电子散射方法研究核子结构,对核子内部电荷分布和磁性分布进行了测量。与此同时,一大批强子陆续被发现,这些强子的性质与核子类似。于是促使人们进行有关强子结构与分类的研究,最早提出强子结构模型的是费米和杨振宁。1949 年他们提出,当时已知的所有原子核及介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它们的反粒子组成。1955 年,坂田推广了费米-杨模型,提出所有强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超子以及它们的反粒子组成。1961 年盖耳曼(M.Gell-Mann)和奈曼(Y.Ne’man)提出用 SU(3)对称性对强子进行分类的“八重法”。
1964 年,盖耳曼据此预言的重子 Ω− 被实验证实,进一步促使他提出假设,即作为 SU(3)群的物理基础的三重态,不仅是某种数学框架,而是三种不同的粒子。盖耳曼统称之为夸克,并且认为,夸克是自然界中更基本的物质组成单元,所有已知的强子都是由这三种夸克及其反粒子组成。由于夸克模型能够成功地解释许多已知事实,把极为复杂的事情变得非常简单,所以这一模型理论立即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于是掀起了一场寻找夸克的热潮。人们用海水和陨石作实验,探测宇宙射线,运用各种高能加速器,希望能找到夸克存在的证据。然而各种尝试最终都归于失败。
1967 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直线加速器中心(SLAC)建成一座长达 3 千米的电子直线加速器,可使电子加速到 20 GeV。以费里德曼(J.I.Friedman)、肯德尔(H.W.Kendall)和泰勒(R.E.Taylor)为核心的实验小组用这台加速器进行深度非弹性电子质子散射实验,得到了意想不到的结果。当时有一位理论家布约肯(D.Bjorken)把他们的新发现归结为所谓的无标度性(scaling)。然而,无标度性表示什么物理意义,一时尚不明了。
这时著名物理学家费因曼正好提出了部分子(parton)模型,他认为 SLAC 的深度非弹性电子质子散射的反常结果,可以用部分子模型作出非常形象的说明。只要把核子看成是由许多部分子组成,电子打进去,跟部分子发生了弹性碰撞,就可以解释上述现象。因此,无标度性正是部分子模型的重要证据。
费因曼的部分子模型实际上就是盖耳曼的夸克模型。人们很快就明白了,这两种模型是等同的。于是夸克理论得到了实验的证实。
值得一提的是,1965—1966 年,北京基本粒子理论组分析了当时理论和实验上的问题,认为对称性的产生和破坏都只能是强子内部有某种结构的反映,于是提出了强子由“层子”构成的层子模型。层子概念实际上和夸克也是等同的。
文件下载(已下载 19 次)发布时间:2024/3/4 下午7:04:23 阅读次数:1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