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 人工核反应的初次实现
用人为的方法实现原子的转变也要首先归功于卢瑟福。1914 年,卢瑟福的学生马斯登在用闪烁镜观测 α 射线在空气中的射程时,注意到出现了一些射程特别长的粒子。这是反常的现象,因为当时已经掌握,α 粒子在空气中的射程大约为 7 厘米,而他得到的却长达 40 厘米。马斯登反复检验,证明实验没有错误。他的解释是由于空气中的氢离子(即质子)受到 α 粒子撞击所致,氢比氮轻 4 倍,所以碰撞后氢的速度要比原来 α 粒子的速度大得多。不久,马斯登因工作调动离开曼彻斯特,就没有继续这项工作。
但是卢瑟福没有放过这件事。其时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他虽忙于军事任务,却抽空做了大量实验。他在 1917 年底给玻尔的信中写道:“我已经得到了一些终将证实为具有巨大重要性的结果……我试图用这种方法把原子击破。”
卢瑟福在助手的协助下,前后做了 3 年左右的实验,于 1919 年发表了惊人的结果,宣布实现了轻元素原子的转变。
卢瑟福的实验装置极为简单(如图 9 – 5)。这是一个密封的容器 C,从活栓可灌入或抽去气体。α 射线源 D 放在可以左右移动的支架上,位置由刻度尺 B 指示。不远处有闪烁屏 S(由后面一张英文论文的插图可见,S 应为银箔,F为荧光屏,疑似原文有误),背后用显微镜 M 观察。他先后将不同的气体充入容器。当用氮气充入时,发现放射源至闪烁屏的距离即使超过 α 粒子的射程很多,仍有闪烁可见。射程之长确与氢离子的射程相近;而容器充以氧气时却没有这种情况。卢瑟福经过反复试验。终于判定是氮原子在 α 粒子的轰击下发生了核的转变,也就是说,从氮核中放出了氢核。他在论文中写道:
“我们必须作这样的结论,氮原子在快速 α 粒子的直接碰撞所产生的巨力作用下转变了,放出的氢原子曾是氮核的组成部分……由整个结果看出,如果 α 粒子,或类似的投射粒子,有更大的能量可供实验的话,我们就可以期望击破许多轻元素的核结构。”[1]
从上述简单而且原始的实验,得到了如此重大的科学结论!卢瑟福的研究开辟了通向人工核反应的道路。
1919 年,卢瑟福继 J.J.汤姆孙任剑桥大学卡文迪什实验室物理教授,在那里,他进一步确证氮原子经 α 粒子轰击发生了如下转变:
\[{}_7^{14}{\rm{N}} + {}_2^4{\rm{He}} \to {}_8^{17}{\rm{O}} + {}_1^1{\rm{H}}\]
后来,卡文迪什实验室的布拉开特(P.M,S.Blackett)用威尔逊云室记录粒子的径迹,找到了氮气在 α 粒子轰击下产生氢核的证据。不过概率非常小,在两万多张照片中,只有八条径迹出现氢核径迹的分叉。
1921 年卢瑟福和查德威克(James Chadwick,1891—1974)发现硼、氟、钠、铝和磷都可以产生类似的转变。
[1] Chadwick J,ed. The Collected Papers of Lord Rutherford of Nelson,Vol.2.Interscience,1965.585
文件下载(已下载 15 次)发布时间:2024/3/4 下午6:39:06 阅读次数: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