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指导研究性学习

汪晓梅

“二期课改”犹如一场强劲的“革新风暴”,深刻而猛烈地冲刷着教育工作者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和教育行为,必将使基础教育发生一次脱胎换骨的根本性变化。新课程体系在课程理念、目标、标准、内容、结构、设置、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新的情况、新的问题也不断出现。 学生是学习的内因,教师是学习的外因,因此让学生具有自己学习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进一步增强学生主体参与能力,这对培养下一代的人格,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使学生不断地发展无疑都是有益。

“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是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即具有学生参与研究的可行性和实效性。这里的“研究”,并不是科学研究意义上的“研究”,而是一种学习方式的改变,它定位在让学生自主参与学习,提出问题、寻找资料、进行假设、获取证据,遇到困惑,请教“问路”,探究好学、解决问题。可见,它更强调学习的过程,注重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将过程中的感情,体验成为追求的结果,其价值所在是内向的。

对“研究性学习”的研究,其图式表示:

图示

研究性学习,这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关注的是学习过程。也就是说,学习者是否完全掌握某一些知识并不重要,关键是能否对所学知识和已积累的经验有所选择、判断、解释、运用,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我们还可让学生确立某个专题或提出一个感兴趣的问题,开展探索与学习,也是有益的尝试。

教学模式的思考

在必修课(物理等学科)的教学中,形成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知识的传授和积累;有利于课堂教学的组织和实施;有利于学生在已有的知识范畴内解决同类问题。这种教学模式(简称教授学习型)是基础教育阶段非常重要的教学模式,因为它能很好地为学生地基础性学力和发展性学力打下良好地基础,它强调启发式、设问式教学;强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强调课堂教学的精心设计、精心组织、精心实施。

但是根据“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要求相比,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甚至还有许多弊端。首先,这种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为其主要特征,虽然教师将知识、能力等目标设计成启发式、设问式,但还是学生思维围着教师的思维转,教师总是千方百计将学生的思路引导到教师试先设计好的路子上来。其次,课堂设问、提问都是教师根据需要设计提出的,学生只要跟着思考、回答就可以了,学生很少提出问题,更不谈学生主动去判断问题的价值了。虽然有时课堂教学很热闹、学生也积极的思维、配合,其实学生不知为什么要学习这些知识、不知学习这些知识的方法、不知如何利用这些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

现在根据时代的要求,我们不仅需要有牢固的基础知识的人才,更需要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在占大部分学习时间的必修课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自觉地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培养他们积极大胆的思维、想象、提问、猜测、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培养他们多角度、多方位思考问题的思维习惯。因此,课堂教学必须充分发挥学生地主体作用和教师地主导作用;让学生充分体验获得知识的全过程;教师应给予学生较大思维的空间和时间,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种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学习型)必须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下表为“教授学习型”和“研究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的对比:

类型

教授学习型

研究学习型

目的

积累知识

开发创造力

教师

方法

教授知识

启发研究

目的

教懂学生

激发才能

学生

方法

学习知识

研究知识

目的

了解知识

体验过程

特征

1

在已有知识范畴内

超越已有知识范畴

2

培养记忆模仿

培养发现独创

3

解决同类问题

发明创造

新教材有许多章节都需要学生的情感体验,如果没有活动,这项目标就落实不了。比如,

《单摆》教学设计

《单摆》这一节课,以前研究课的方法:先证明摆球的运动在一定条件下是简谐振动,然后给出单摆周期公式,最后利用单摆的周期公式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现在想来,这是典型的接受式教学模式,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单摆这一知识点,但对于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等,没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这次, 在教法上, 采用研究式学习方式,对问题的分析、处理上采用归纳推理方法。《单摆》计划三教时,第一教时建立物理模型,验证单摆振动的等时性,讨论影响单摆振动周期的因素,其中重点放在探究单摆振动周期与摆长之间的定量关系上;第二教时重点从理论上推导单摆的振动规律及周期公式;第三教时从应用角度讨论如何利用单摆测定当地的重力加速度。这种处理突出了物理科学最重要的研究方法: 现象观察 —→ 提出问题 —→ 提出假设 —→ 建立模型 —→ 实验分析 —→ 理论推导 —→ 形成规律 —→ 应用实践。力求使学生通过《单摆》这个教学内容的学习,对自然科学的这种最重要的研究方法有深一层次的体验,在培养学生基础性学力的同时,潜移默化、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

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上,运用参与→体验→内化→外延的教学模式,着重启发学生 主动参与 教学的全过程,通过对单摆振动等时性及影响单摆振动周期因素的 探究 ,使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更理解到知识的 形成过程 ,进一步体验实验、 研 究对学习物理科学的重要性。教学以创设教学情景开始,从实例中抽象出单摆的模型,然后请学生观察单摆的振动,并从中发现有价值的问题,以此为源头,不断深入挖掘出一个个问题,一步步深入开展探究活动。其中的高潮部分是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学生在测出若干组数据后列表,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点,作出拟和曲线。事先学生并不知道它的图象是什么样,只是在看到这些点的分布和走向之后,才意识到它也许能用某个二次函数来近似表示。这种探索性的思维方式是科学研究中一种非常典型的思维方式。

《单摆》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对单摆振动现象的观察,从中发现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尝试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猜测、提出假设。

2.通过设计实验方案,对单摆振动具有等时性这个假设进行验证。

3.运用归纳推理的方法,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重点探究单摆振动周期与摆长的定量关系。

4.让学生在与他人合作过程中,培养积极探索、协作、务实、理性的科学精神。

《单摆》 教学的重点、难点:

重点: 1. 单摆振动等时性的实验验证

2. 单摆振动周期与摆长的定量关系

难点:如何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单摆振动的周期与摆长的定量关系

《单摆》 教学流程:

流程

流程2

图标说明:“ ◇ ” 表示情景、活动等; “ □ ” 表示概念、现象、结论等; “ 〇 ” 表示规律(如公式、定理、定律等)。

《单摆》 教学效果

主体性——学生动起来了,思维很活跃,主动发现问题、质疑、探究、实验、分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主导性——教师提供情景,引导学生共同实践、讨论、迁移,有效地组织教学。

开放性——学生地思路完全开放,激发了学生地创新灵感、反思意识。初步培养了学生多角度、多方位思考问题地习惯。

理性——初步体验了自然科学基本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理性实践地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研究式教学对教师是一种巨大的挑战,如何指导学生很快进入角色,找到很好的切入点便成为最大的难题。

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要创设一定的情境,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让 研 究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教学中应注意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的训练,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对一个问题的结果作多种假设和预测,教育学生在着手解决问题前先思考行动计划,包括制定计划、选择方法和设想安全措施。注意收集第一手材料,教会学生观察、测量、实验、记录、统计与做统计图表的方法。注意指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教师不要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


发布时间:2006/4/18 14:01:06  阅读次数:8841

2006 - 2024,推荐分辨率1024*768以上,推荐浏览器Chrome、Edge等现代浏览器,截止2021年12月5日的访问次数:1872万9823 站长邮箱

沪ICP备18037240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28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