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电磁振荡
无线电广播和电视广播都是利用电磁波传播的。导弹和人造卫星的控制,宇宙飞船跟地面的通讯联系,也要利用电磁波.电磁波是什么呢?怎样利用它来传递各种信号呢?这一章就要学习这方面的知识,正如机械振动能够产生机械波一样,电磁振荡能够产生电磁波,我们就从电磁振荡开始学习。
一、电磁振荡的产生
在图 4–1 所示的电路中,先把开关扳到电池组一边,给电容器充电.稍后再把开关扳到线圈一边,让电容器通过线圈放电,我们会看到电流表的指针左右摆动,表明电路里产生了大小和方向作周期性变化的交变电流.通常把这样产生的交变电流叫做振荡电流.能够产生振荡电流的电路叫做振荡电路,图 4–1 中由电感线圈和电容器组成的电路就是一种简单的振荡电路,简称 LC 回路。

用示波器来观察振荡电流,可以看到,在 LC 回路里产生的振荡电流也是按正弦规律变化的。
下面分析 LC 回路里产生振荡电流的过程。
在开关刚扳到线圈一边的瞬间,已被充电的电容器尚未放电,电路里没有电流,电路里的能量全部是电容器里储存的电场能(图 4–2 甲)。
电容器开始放电后,由于线圈的自感作用,电路里的电流不能立刻达到最大值,而是由零逐渐增大,放电过程中,线圈周围产生磁场,并且随着电流的增大而增强;电容器极板上的电荷逐渐减少,电容器里的电场逐渐减弱。这样,电路里的电场能逐渐转化为磁场能,到放电完了时,电流达到最大值,电容器极板上已经没有电荷,电场能全部转化为磁场能(图 4–2 乙)。

电容器放电完了后,由于线圈的自感作用,电路里的电流并不立即减小为零,而是保持原来的方向继续流动,使电容器在反方向上重新充电。在反方向充电过程中,随着电流的减小,线圈周围的磁场逐渐减弱;电容器两极板带上相反的电荷,电容器里的电场随着极板上电荷的增多而增强。这样,电路里的磁场能又逐渐转化为电场能,充电完了时,电流减小到零,电容器极板上的电荷达到最大值,磁场能全部转化为电场能(图 4–2 丙)。
此后电容器再放电,再充电,这样不断地充电和放电,电路中就有了振荡电流,同时电场能和磁场能发生周期性的转化。这种现象叫做电磁振荡。
图 4–2 中的电磁振荡跟机械振动中的自由振动类似,叫做自由振荡。最初给电容器充电,相当于使单摆的摆锤偏离平衡位置,给摆锤一定的重力势能,电路中电场能和磁场能的相互转化,相当于单摆中重力势能和动能的相互转化。
二、无阻尼振荡和阻尼振荡
在自由振荡中,如果没有能量损失,振荡应该持续下去,振荡电流的振幅应该保持不变。这种振荡叫做无阻尼振荡(图 4–3 甲)。可是,实际上在电磁振荡中总要有能量损失,一部分能量由于电路中有电阻而转化为热,还有一部分能量辐射到周围空间中去。这样,振荡电路的能量逐渐损耗,振荡电流的振幅逐渐减小,直到最后停止下来。这种振荡叫做阻尼振荡(图 4–3 乙)。
实际工作中常常需要保持振幅不变的等幅振荡,这种等幅振荡要用振荡器来产生。振荡器靠晶体管(或电子管)周期地把电源的能量补充到振荡电路中,用来补偿振荡过程中的能量损耗,以维持等幅振荡。
练习一
(1)画一条按正弦规律变化的振荡电流的曲线,并在这条曲线上标出对应于图 4–2 甲、乙、丙、丁、戊各个时刻电流值的点。
(2)在图 4–2 所示的电磁振荡中,何时电容器里的电场最强?何时线圈里的磁场最强?电场能和磁场能是怎样相互转化的?
(3)把 LC 回路中产生的自由振荡跟单摆的简谐振动相对比,说明它们类似的地方。
发布时间:2025/4/4 下午10:37:09 阅读次数: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