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B 功率教学建议
(一)学习目标
1.理解功率、平均功率、瞬时功率、额定功率、实际功率,能进行相应的计算。
2.通过做功快慢的学习进一步认识物理学中比较快慢的方法,感受建立反映快慢的物理量的过程。
3.联系机械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问题,体验物理知识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二)重点和难点
本节重点是理解各种功率概念的含义,并进行相关的计算。
难点是在分析具体问题时,把握当机械功率不变时动力F和速度v的关系。
(三)教学建议
本节通过生产中做功有快有慢的现象引入功率的概念。在课本图5—14中手推车与起重机比较,还有文中拖拉机与耕牛比较,做功快慢的差别十分明显,学生很容易接受。功率的计算比较容易掌握,在学了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后,课本对一台机械的功率能否无限大以及功率不变时F与v的关系用了较大的篇幅,意在联系实际,突破难点。
1.关于“自主活动”的教学建议
“自主活动”要求学生计算起重机和人做功的快慢,由于学生已多次比较过物理过程的快慢,应该比较容易得出结果。建议复习速度和加速度等知识,通过类比,很自然地得出功率概念。
2.关于“点击”的教学建议
“点击”中介绍一些功率的数值,体现物理教学与社会、与生活的联系,也使学生建立功率数量级的印象。建议在课堂上安排学生阅读。
3.关于功率的计算的教学建议
在功率的计算中介绍两种方法:一种由定义式进行计算;另一种是用力与同方向速度相乘,这种方法为瞬时功率和平均功率的学习奠定基础。
4.关于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教学建议
额定功率就是正常条件下长时间工作的最大功率,这句话不容易理解。建议从两方面阐述:一是实际功率超过额定功率,机械不一定马上损坏,但长期如此会缩短使用年限,增加维修成本,所以不可取;二是正常工作的机械不一定每时每刻都要达到额定功率,例如乘客不满员甚至空载的电车、汽车,没有达到满负荷的起重机等等,如果大部分时间工作在额定功率下,就不属浪费资源。
5.关于F与v的关系的教学建议
机械功率不变时,F与v的关系是一个难点。建议说明虽然F与v成反比,但其成立的条件是F与v都不能为零。当速度等于零时,位移也是零,谈不上做功,F不可能无限大;当F为零时,也不做功,速度不会无限增大,而且实际上总有阻力,F不可能为零。示例中的第(3)小题要用到额定功率下牵引力F和速度v的关系。
6.关于“STS”的教学建议
在开汽车的学问中,建议先由学生讨论,再讲正确答案。起步时汽车由静止开始运动,加速度很大,要用1挡,1挡又叫做“起步挡”。上桥时,因阻力比平地大,动力也要求大,一般用2挡。如果汽车初速较大,桥面不太陡,也可用3挡。总之,动力越大,即阻力或加速度越大,挡位越低。
(四)作业说明
本节共有练习题12道,第1、2、3题可在课内讨论完成。
参考答案:
A组
1.C
2.D
3.3000W
4.4s
5.15 1.2×107
6.2880 1440
7.P=Fv=30000W vmax=22m/s
8.P=mgh/t=1181.3W
B组
9.C
10.(1)Fmax=2358.6N(2)a=2.8m/s2
11.2 30
12.电刨刀发出的声音是高速旋转的刨刀片与木板相互作用时产生的,刨刀片转得快,音调就高,反之音调低。因为电刨功率不变,开始刨时阻力大,转速较小,音调低,刨刀滑行到终点时,阻力变小,转速提高,音调也变高,所以会有“咿……呜”的声音
文件下载(已下载 641 次)发布时间:2010/3/31 上午7:18:55 阅读次数:3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