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1 波的形成
“隔墙有耳”“一石激起千层浪”……我们对这些现象耳熟能详,它们都与波动有关。测绘科技人员利用声呐绘制海底地形图,医生用“B 超”诊断疾病,狂风巨浪使船舶颠簸,地震波对建筑物造成破坏……种种现象表明:波既能传递信息,又能传递能量。
多姿多彩的波有许多共同的特征和规律,我们应该很好地认识波,以便更好地利用波,或预防和减轻波所造成的破坏。
水波离开了它产生的地方,而那里的水并不离开,就像风在田野里掀起的麦浪。我们看到,麦浪滚滚地在田野里奔去,但是麦子却仍旧留在原来的地方。
——达·芬奇[1]
第三章 1 波的形成
问题?
在艺术体操的带操表演中,运动员手持细棒抖动彩带的一端,彩带随之波浪翻卷。彩带上的波浪向前传播时,彩带上的每个点也在向前运动吗?
彩带上的波浪翻卷实际是振动在彩带上传播的结果。振动的传播称为波动,简称波(wave)。波是怎样形成的?
波的形成
演示
观察绳波的产生和传播
如图 3.1-1,取一条较长的软绳,用手握住一端拉平后向上抖动一次,可以看到绳上形成一个凸起部分,这个凸起部分向另一端传去。向下抖动一次,可以看到绳上形成一个凹下部分,这个凹下部分也向另一端传去。连续向上、向下抖动长绳,可以看到一列波产生和传播的情形。
在绳上做个红色标记,在波传播的过程中,这个标记怎样运动?它是否随着波向绳的另一端移动?
仔细观察会发现,绳子上的各点只是在一定位置上下振动,没有向前运动,而振动这种形式却传播出去了。为什么会这样呢?
绳子是有弹性的物体。设想把一条绳子分成一个个小段,这些小段可以看作一个个相连的质点,这些质点之间存在着弹性力的作用。当手握绳端上下振动时,绳端带动相邻的质点,使它也上下振动,这个质点又带动更远一些的质点…… 绳子上的质点都跟着振动起来,只是后面的质点总比前面的质点迟一些开始振动。这样依次带动下去,绳端这种上下振动的状态就沿绳子传出去了,整体上形成了凹凸相间的波形。
图 3.1-2 更清楚地描绘了绳中质点的运动与波的传播的关系。图中小圆点代表绳中的质点,相邻质点之间有相互作用力,这使得一个质点的运动会影响相邻质点的运动。
质点 P0 在沿上下方向振动,依次牵动质点 P1 ,P2 ,P3 ,… 使它们也运动起来。若在 t = \(\frac{1}{4}\)T时刻,质点 P0 到达了最高点,则 P2 将刚要开始运动。质点 P0 到达最高点后又开始下落,当 t = \(\frac{1}{2}\)T时它又回到平衡位置,而这时P2 刚刚到达最高点,质点 P4 则刚要开始运动。下面两幅图是随后 \(\frac{3}{4}\)T、T 时刻各质点的位置及波的形状。
做一做
一组学生手挽手排成一行,从左边第一位同学开始,周期性地下蹲、起立,依次带动旁边的同学重复他的动作,只是后边的一位总比前边的一位稍迟一点点。这样就会看到凹凸相间的波沿着队伍传播开来,而每个学生的位置并没有移动。
运动会上的团体操表演常常用这种办法来表现波浪(图 3.1-3)。
横波和纵波
图 3.1-2 表现的是绳子中传播的波。在这列波中质点上下振动,波向右传播,二者的方向相互垂直。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相互垂直的波,叫作横波(transverse wave)。在横波中,凸起的最高处叫作波峰(crest),凹下的最低处叫作波谷(trough)。
我们再看另外一种波。
演示
观察弹簧形成的波
如图 3.1-4,将一根长而软的弹簧水平放置在光滑平面上,在左端沿弹簧轴线方向不断推、拉弹簧,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中观察到,弹簧圈密集的部分和稀疏的部分交替向右传播,在弹簧上形成一种与横波不一样的波。
这种波又是如何形成的呢?我们把一系列弹簧圈看成一系列质点,它们之间由弹力联系着。手执弹簧一端左右振动起来以后,前面的质点依次带动后面的质点左右振动,但后一个质点总比前一个质点迟一些开始振动。也就是说,后一个质点振动的相位总比前一个质点落后一些。这样,弹簧一端左右振动的状态就沿弹簧传播开来。从整体上看,就形成了疏密相间的波。
在图 3.1-4 所示的波中,质点左右振动,波向右传播,二者的方向在同一直线上。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在同一直线上的波,叫作纵波(longitudinal wave)。在纵波中,质点分布最密的位置叫作密部,质点分布最疏的位置叫作疏部。
发声体振动时在空气中产生的声波是纵波。例如振动的音叉,它的叉股向一侧振动时,压缩邻近的空气,使这部分空气变密,叉股向另一侧振动时,又使这部分空气变得稀疏。 这种疏密相间的状态向外传播就形成声波(图 3.1-5)。 声波传入人耳,使鼓膜振动,就引起声音的感觉。声波不仅能在空气中传播,也能在液体、固体中传播。
机械波
绳上和弹簧上的波是在绳和弹簧上传播的,水波是在水面传播的,声波通常是在空气中传播的。绳、弹簧、水、空气等是波借以传播的物质,叫作介质(medium)。组成介质的质点之间有相互作用,一个质点的振动会引起相邻质点的振动。机械振动在介质中传播,形成了机械波(mechanical wave)。
介质中有机械波传播时,介质本身并不随波一起传播。例如绳上或弹簧上有波传播时,它们的质点发生振动,但质点并不随波迁移,传播的只是振动这种运动形式。
介质中本来静止的质点, 随着波的传来而发生振动,这表示它获得了能量。这个能量是从波源通过前面的质点依次传来的,所以波在传播“振动”这种运动形式的同时,也将波源的能量传递出去。波是传递能量的一种方式。
波不但传递能量,而且可以传递信息。我们用语言进行交流,就是利用声波传递信息。
做一做
有一盆平静的水,上面漂着一片小纸屑。用笔尖轻点水面,观察产生的水波。使笔尖周期性地轻点同一处水面,观察水波的传播和纸屑的运动。
练习与应用
1.举出一个生活中的例子,说明机械波是“质点振动”这种运动形式在介质中的传播,质点并没迁移。
参考解答:将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会激起一圈起伏不平的水面波向四周传播,而漂浮在水面的小木块上下振动却没有随波迁移。
2.图 3.1-6 是以质点 P 为波源的机械波在绳上传到质点 Q 时的波形。
(1)请判断此机械波的类型。
(2)P 点从平衡位置刚开始振动时,是朝着哪个方向运动的?
参考解答:(1)横波;(2)朝上
3.图 3.1-7 是某绳波形成过程的示意图。质点 1 在外力作用下沿竖直方向做简谐运动,带动 2,3,4,…各个质点依次上下振动,把振动从绳的左端传到右端。已知 t = 0 时,质点 1 开始向上运动; t = \(\frac{1}{4}\)T时,1 到达最上方,5 开始向上运动。
(1)t = \(\frac{1}{2}\)T 时,质点 8、12、16 的运动状态如何?
(2)t = \(\frac{3}{4}\)T 时,质点 8、12、16 的运动状态如何?
(3)t = T 时 , 质点 8、12、16 的运动状态如何?
参考解答:(1)质点 8 向上运动,质点 12、16 还没运动。
(2)质点 8 向下运动,质点 12 向上运动、质点 16 还没运动。
(3)质点 8 向下运动,质点 12 向下运动、质点 16 向上运动。
[1] 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 1452—1519),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科学家,研究领域涉及数学、物理学、天文学等。
发布时间:2020/8/28 下午9:12:19 阅读次数:3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