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课程结构
(一)设计依据
1.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求,体现物理课程的育人功能
注重物理课程对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切实将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贯穿在物理课程的设计和实施中。基于学生在“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科学态度与责任”等方面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水平,分层设计高中物理课程中各模块的教学目标及学业要求,体现物理课程的育人功能。
2.依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合理设置高中物理课程结构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物理课程开始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课程。物理必修课程是全体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是高中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共同基础;选择性必修课程由学生根据个人需求与升学考试要求选择学习;选修课程由学生自主选择学习。
3.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及学科特点,设计循环渐进的课程内容
遵循高中生的认知规律及物理学科特点,设计循环渐进的必修与选择性必修课程内容。在必修课程中,纳入物理学的基本学习内容;在选择性必修和选修课程中,进一步深化和拓展力学、电磁学、热学、光学和原子物理学等学习内容。这样既关注全体学生的共同基础,又兼顾部分学生进一步学习的需求。
4.关注学生多元发展,设计具有基础性和选择性的课程
在必修课程设计中,关注全体学生的共同基础和现代公民对物理学的基本需求。在此基础上,考虑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设计选择性必修和选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的三个模块有递进关系,注重物理内容的系统性;选择课程的三个模块是并列关系,分别从物理学与社会发展、物理学与技术应用及近代物理学初步等不同方面构建课程,为学生多元发展提供空间。
5.融入理论和实践新成果,设计先进并具有操作性的课程
高中物理课程的设计参考了国内外物理课程研究的成果,强调课程的基础性、选择性与时代性,注重将现代物理内容、物理学研究方法、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等纳入课程。同时,课程设计还吸收了课程改革的成功经验,加强了课程的可操作性与可评价性。
(二)结构
图1展示了高中物理课程结构。必修课程是全体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是高中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共同基础,由必修1、必修2和必修3三个模块。选修性必修课程是学生根据个人需求与升学要求选择学习的课程,由选择性必修1、选择性必修2和选择性必修3三个模块构成。选修课程是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课程,由选修1、选修2和选修3三个模块构成。无论是必修课程还是选修课程都应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注重发展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三)学分与选课
必修课程:每模块2学分,共计6学分。必修课程学完后,学生可参加用于高中毕业的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
选择性必修课程:每模块2学分,共计6学分。选择性必修课程学完后,学生可参加用于高等院校招生录取的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
选修课程:每模块2学分,共计6学分。学生可根据兴趣爱好、学业发展、职业倾向等自主选择学习。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开设选修课程,自主考核。
学生学完必修课程后,可先选学选择性必修课程,再选学选修课程,也可直接选学选修课程的部分模块。对于选择性必修课程,建议按模块顺序学习,确保所学内容之间的前后衔接。
发布时间:2018/4/10 上午7:47:51 阅读次数:7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