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 章 第 3 节 牛顿第二运动定律

由上节实验探究可知,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不仅与其受到的合外力有关,还与物体的质量有关。怎样定量描述这种关系?本节将在前面实验探究的基础上,学习牛顿第二运动定律

1.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及其意义

大量实验证明,在我们常见的环境中,当物体的质量不变时,其加速度与所受合外力 成正比,即

\(\frac{{{F_1}}}{{{a_1}}}\) = \(\frac{{{F_2}}}{{{a_2}}}\) = \(\frac{{{F_3}}}{{{a_3}}}\) = …     或 aF

不同物体所受合外力不变时,其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即

m1a1 = m2a2 = m3a3 = …       或 a ∝ \(\frac{1}{m}\)

综合以上两个结论,可得

a ∝ \(\frac{F}{m}\) 或 Fma

用文字可表述为:物体加速度的大小与所受合外力的大小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加速度方向与合外力方向相同。这就是牛顿第二运动定律(Newton’s second law of motion),简称牛顿第二定律。

我们可把上述结论综合写成等式 F = kma,式中 k 是比例常数。力的单位牛顿(N) 就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规定的:使质量为 1 kg 的物体产生 1 m/s2 的加速度所用的力为 1 kg·m/s2 。后人为了纪念牛顿,将 kg·m/s2 称为牛顿,简称牛,用符号 N 表示。

1 N = 1 kg·m/s2

当公式 F = kma 中力、质量、长度及时间的单位分别为牛顿(N)、千克(kg)、米(m) 和秒(s)时,k = 1,公式可简化为

F = ma

当物体同时受到几个外力的作用时,F 代表的是合外力。

牛顿第二定律表明,力与加速度总是同时出现,同时消失;力不变则加速度也不变,力随时间改变,加速度也随时间改变;合外力为 0 则加速度为 0,这时物体将保持静止或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要使物体获得较大的加速度,除了对物体施加较大的作用力外,还要使物体的质量尽可能小。例如,赛车要求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达到最大速度,即要有尽可能大的加速度,除了装备功率很大的发动机外,在设计时还要考虑选用轻型材料,以使赛车的质量尽可能小(图 5-7)。

图 5-7 赛车

物理聊吧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无论多小的力皆能使物体产生加速度,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但是,当我们推静止的柜子时(图 5-8),有 时即使用了很大的力也无法推动,柜子仍处于静止状态。这与牛顿第二定律矛盾吗?为什么?

图 5-8 用力推柜子

解答:人未推动柜子是因为柜子还受到地面施加的摩擦力,柜子所受的合力为 0,物体的加速度由合力产生,而不是由推力产生,这与牛顿第二定律并不矛盾。

例题

某高速列车(图 5-9)起动后的初始阶段,可视为在恒定的牵引力作用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若在该阶段列车组的牵引力为 3.04×105 N,列车 所受阻力为 7.9×104 N,列车质量为 4.5×105 kg, 则列车从起动至速度达到 60 km/h 需要多长时间?

图5-9 高速列车

分析

已知牵引力 F、阻力 f 和列车质量 m,由牛顿第二定 律可求出列车运动的加速度 a。列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起动时的初速度为 0 和末速度 vt 的大小,结合求出的加速度 a,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可求出所需要的时间。

以列车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 5-10 所示。

图 5-10 列车受力分析示意图

由题意可知,m = 4.5×105 kg,F = 3.04×105 N, f = 7.9×104 N,v0 = 0,vt = 60 km/h = 16.7 m/s。

选定列车运动方向为正方向。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f = ma

a = \(\frac{{F - f}}{m}\)

= \(\frac{{3.04 \times {{10}^5}{\rm{N}} - 7.9 \times {{10}^4}{\rm{N}}}}{{4.5 \times {{10}^3}{\rm{kg}}}}\)

= 0.50 m/s2

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 vt = v0 + at,得

t = \(\frac{{{v_t} - {v_0}}}{a}\) = \(\frac{{16.7{\rm{m/s}} - 0}}{{0.50{\rm{m/}}{{\rm{s}}^{\rm{2}}}}}\) = 33.4 s

所以,列车从起动至速度达到 60 km/h 需要的时间为 33.4 s。

讨论

一般高速列车起动时的加速度比轿车起动时的加速度小,加速到相同速度(在汽车能达到的速度范围内)需要的时间更长。查阅资料,了解高速列车的加速情况,判断本题的计算结果是否在合理范围内。

策略提炼

运动与力的问题一般有两大类型:第一,已知物体受力,由此确定其运动情况;第二,已知物体运动情况,由此确定其所受外力。

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动力学问题时,通常需明确研究对象,分析其受力及运动情况,再 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列出方程求解。其中加速度通常是联系力和运动情况的桥梁。

迁移

上题是已知列车的受力情况确定其运动情况。若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又如何确定其受力情况?请解答下面的题目。

某高速列车总质量为 4.5×105 kg,在以 216 km/h 的速度直线行驶时紧急制动,要求从开始制动到完全停止的行驶距离不超过 2 000 m 该高速列车在制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至少为多大?

解答:4.05×105 N

物理聊吧

第 2 节的探究实验曾要求:垫高木板一端,用小车重力沿斜面的分力来抵消其所受摩擦力及其他阻力,使小车不挂重物时能匀速运动;同时,挂上重物的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在此条件下对应的重物重力便可近似认为等于作用于小车的合外力。学习了牛顿第二定律后,请与同学讨论这些做法的道理。

迷你实验室

自制简易加速度计

我们可用轻杆、小球和硬纸板等制作一个简易加速度计,粗略测量运动物体的加速度。如图 5-11 所示,在轻杆上端装上转轴,固定于竖直放置的画有角度的纸板上的 O 点,轻杆下端固定一小球,杆可在竖直平面内自由转动。将此装置固定于运动物体上,当物体向右加速(减速)运动时,杆便向左(向右)摆动。根据摆动后稳定的角度,便可知道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你能解释这个加速度计的工作原理吗?

图 5-11 简易加速度计示意图

2.国际单位制

物理学中,有些物理量的单位是基本的,而有些则是导出的。例如,位移的单位是米(m),时间的单位是秒(s),由速度定义式导出的速度单位是米每秒(m/s),由加速度定义式导出的加速度单位是米每二次方秒(m/s2)。再如,在牛顿第二定律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kg),由 F = ma 导出的力单位是千克米每二次方秒(kg·m/s2),即牛顿(N)。人们选定了几个物理量为基本量,其单位为基本单位,根据物理学关系式由基本量推导出的其他物理量的单位为导出单位。基本单位与导出单位一起组成单位制(system of units)。

为了促进科技交流与贸易往来等,不同地域的人们逐渐将各自的单位规定进行统一。1960 年,第 11 届国际计量大会通过了国际单位制(简称 SI),并很快被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采用。在国际单位制中,与力学有关的基本单位有米(m)、千克(kg)和秒(s),而速度、加速度、力等物理量的单位皆为导出单位。

科学书屋

表5-3  国际单位制(SI)基本单位

物理量名称

单位名称

单位符号

长度

m

质量

千克(公斤)

kg

时间

s

电流

安[培]

A

物质的量

摩[尔]

mol

热力学温度

开[尔文]

K

发光强度

坎[德拉]

cd


本套教科书统一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在用公式进行计算的时候,如果已知量都采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计算的结果也必然是国际单位制单位。因此,在计算时所列的等式中,就不必一一写出每个物理量的单位,只要在计算结果的数据后面正确写出所求量的单位即可。

例题

如图 5-12 所示,一载有小孩的雪橇总质量为 30 kg,在拉力 F 的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向右做直线运动,该拉力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30°。经过 50 cm,速度由 0.6 m/s 均匀减至 0.4 m/s。已知雪橇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2,求作用力 F 的大小。

图5-12 拉雪橇

分析

由题意可知,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已知初速度、末速度和位移,由运动学公式可求加速度,再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未知力。

以小孩和雪橇整体为研究对象,建立直角坐标系,受力分析如图 5-13 所示。由题意可知,v0 = 0.6 m/s,vt = 0.4 m/s,s = 50 cm = 0.5 m,m = 30 kg,μ = 0.2,θ = 30°。

5-13 受力分析示意图

由公式 vt2v02 = 2as,得

a = \(\frac{{v_t^2 - v_0^2}}{{2s}}\) = \(\frac{{{{0.4}^2} - {{0.6}^2}}}{{2 \times 0.5}}\) m/s2 = − 0.2 m/s2

加速度方向沿 x 轴负方向。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沿水平方向,有

Fcosθf = ma

沿竖直方向,有

N + Fsinθmg = 0

又因为 f = μN,所以联立以上各式,得

F = \(\frac{{m(\mu g + a)}}{{\cos \theta  + \mu \sin \theta }}\)

= \(\frac{{30 \times (0.2 \times 9.8 - 0.2)}}{{0.866 + 0.2 \times 0.5}}\) N

= 54.7 N

所以拉力 F 的大小为 54.7 N。

讨论

从本题分析可知,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不等于重力。为什么?

策略提炼

物体在受到多个力的情况下运用牛顿第二定律时,可用正交分解法列方程组求解。通常,先建立直角坐标系,将力和加速度分解在两个坐标轴上,一般以物体运动的方向为 x 轴的正方向,列方程组 \(\left\{ \begin{array}{l}{F_{x合}} = m{a_x}\\{F_{y合}} = m{a_y}\end{array} \right.\) ,再求解方程组即可。

迁移

恰当建立直角坐标系会更加简便地解决问题。

一名滑雪者以 1 m/s 的初速度沿山坡匀加速直线滑下(图 5-14),山坡的倾角为 30°。若人与滑板的总质量为 60 kg,滑板受到的阻力为 100 N,不计空气阻力,取重力加速度 g = 10 m/s2,请计算 3 s 内滑雪者下滑的位移。

5-14 滑雪

解答:18 m

例题

气球上系一重物,自地面上升。当上升到离地面 9 m 时,速度为 4 m/s,此时绳子突然断开。不计空气阻力,取重力加速度 g = 10 m/s2

(1)重物从离开气球至上升到最高点,经历的时间和上升的高度各为多少?

(2)重物离开气球后经多长时间才能落地?落地时的速度是多大?

分析

绳子突然断开时,重物与气球具有相同的速度。由于惯性,重物将继续向上运动。重物在空中运动只受到重力作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重物加速度大小为 g,方向始终竖直向下。因此,绳子断开后重物先竖直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上升一段距离到达最高点时速度为 0,然后向下做自由落体运动直到落地,如图 5-15 所示。

图 5-15 分析重物运动过程的示意图

可将运动分为上升和下降两个阶段,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求解。

由题意可知,v0 = 4 m/s,h = 9 m,上升到最高点时速度 vt = 0。

(1)重物离开气球后将先竖直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 达最高点。重物运动过程中只受重力,因此

mg = ma

a = g = 10 m/s2

重物从离开气球到上升到最高点,经历时间为 t,上升高度为 H。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有

vt = v0at

vt2v02 = − 2aH

解得

t = \(\frac{{{v_0}}}{a}\) = \(\frac{4}{10}\) s = 0.4 s

H = \(\frac{{v_0^2}}{{2a}}\) = \(\frac{{{4^2}}}{{2 \times 10}}\) m = 0.8 m

(2)重物做自由落体运动过程中,下降总高度为 H,下落时间为 t。由匀变速直线 运动公式,有

H = \(\frac{1}{2}\)gt2

又因为 H = H + h = (0.8 + 9)m = 9.8 m,所以

t = \(\sqrt {\frac{{2H}}{g}} \) = \(\sqrt {\frac{{2 \times 9.8}}{{10}}} \) s = 1.4 s

重物从绳断到落地经历的时间

t = t + t = (0.4 + 1.4)s = 1.8 s

重物落地时的速度

v = gt = 10×1.4 m/s = 14 m/s

所以,绳断后重物经 0.4 s 到达最高点,上升高度为 0.8 m;经过 1.8 s 才能落到地面, 落地时的速度为 14 m/s,方向竖直向下。

讨论

物理学中把物体以某一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所做的运动,称为竖直上抛运动。竖直上抛运动可分为上升和下降两个过程,上升过程为初速度为 v0、加速度大小为 g 的匀减速直线运动,下降过程为自由落体运动。你能写出上升和下降过程 涉及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吗?

策略提炼

求解竖直上抛运动,可看成已知力求运动的特例。由于物体只受重力,其加速度恒为 g。 竖直上抛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可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求解。运用公式时,可对上升和下降过程分别列方程,也可对整个过程列出方程。注意公式中加速度、位移等矢量的正负。

拓展一步

谁“推动”了苹果

生活中常会出现这样的情景:在匀速行驶的火车上,较光滑桌面上的苹果保持静止,但当火车加速时,桌面上的苹果却动起来了(图 5-16)。牛顿运动定律告诉我们: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此时苹果在水平方向的合外力为 0,为什么苹果获得加 速度动起来了呢?这与牛顿运动定律似乎矛盾了。

图 5-16 苹果动起来了

原来,牛顿运动定律是否成立,还与参考系的选择有关。人们将牛顿运动定律在其中成立的参考系称为惯性参考系,简称惯性系;牛顿运动定律在其中不成立的参考系则称为非惯性系。在研究地面物体的运动时,一般将地面视为惯性系,相对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其他参考系也可视为惯性系。若选车厢为参考系,当火车匀速行驶时,车厢是惯性系,所以苹果保持静止;当火车加速时,车厢则是非惯性系,此时牛顿运动定律不成立。其实,在非惯性系中,需要引入“惯性力”来修正牛顿运动定律,修正后的牛顿运动定律既适用于惯性系,也适用于非惯性系。火车加速时,车厢中的苹果从非惯性系车厢中看就是被惯性力“推动”的。

节练习

1.跳伞运动员从飞机上跳下,在下落一段时间后打开降落伞。在打开降落伞的瞬间,伞突然受到巨大的向上阻力,运动员此时的瞬时速度方向是向上还是向下?速度是增大还是减小?请说明理由。

参考解答:运动员此时的瞬时速度方向向下,速度减小。打开伞时,运动员由于受到巨大的向上阻力,使运动员受到重力和阻力的合力方向向上。根据牛顿第二运动定律,运动员的加速度方向也向上,但此时速度仍然向下,故运动员做减速运动,速度大小逐渐减小。

 

2.物理学中有些问题的结论不一定必须通过计算才能验证,有时只需要通过对单位的分析就可以判断。声音在某种气体中的速度表达式可以只用气体的压强 p、气体的密度 ρ 和没有单位的比例常数 k 来表示。根据上述情况,判断声音在该气体中的速度表达式可能是

A.v = k\(\sqrt {\frac{p}{\rho }} \)             B.v = k\(\sqrt {\frac{\rho }{p}} \)              C.v = kρp            D.v = k\(\sqrt {\rho p} \)

参考解答:A

 

3.火箭起飞时需要极大的推力,如图所示。已知某火箭总长度为 49.7 m,直径为 3.35 m;每个液体助推器长为 15.3 m,直径为 2.25 m;火箭的总起飞质量为 460 t,起飞推力为 6.0×106 N。取重力加速度 g = 10 m/s2,试 选择数据计算火箭起飞时的加速度。

参考解答a = 3.04 m/s2,方向竖直向上。

 

4.一辆总质量为 1 800 kg 的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10 s 内速 度达到 26 m/s。已知驾驶员质量为 68 kg,求:

(1)汽车受到的合外力大小;

(2)座椅给驾驶员的水平推力。

参考解答:(1)F = 4 680 N

(2)F′ = 176.8 N

 

5.如图所示,火车在平直轨道上运动,车厢中的光滑水平桌面上用轻弹簧拴着一个小球,弹簧处于自然长度。当乘客看到弹簧的长度变长时,火车可能的运动情况是

A.火车向右方运动,速度在增大            B.火车向右方运动,速度在减小

C.火车向左方运动,速度在增大            D.火车向左方运动,速度在减小

参考解答:BC

 

6.质量为 2 kg 的物体置于水平地面上,用 10 N 的水平拉力使它从静止开始运动,第 3 s 末物体的速度达到 6 m/s。此时撤去拉力,求:

(1)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

(2)撤去拉力后物体能继续滑行的距离。

参考解答:(1)f = 6 N

(2)s = 6 m

 

7.滑雪是常见的体育运动项目。某一山坡滑道可视为倾角 θ = 14° 的斜面,一滑雪者从静止开始匀加速自由下滑,在时间 t = 8 s 内沿山坡滑道滑下的位移 s = 40 m,后又进入水平滑道。设水平滑道足够长,不计空气阻力,取 sin14° = 0.24,cos14° = 0.97,重力加速度 g = 10 m/s2

(1)求滑雪板与斜面滑道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μ

(2)若水平滑道与山坡滑道的动摩擦因数相同,求该滑雪者在水平滑道上滑行的最大距离。

参考解答:(1)μ = 0.12

(2)s2 = 41.7 m

 

8.在一高台上以 6 m/s 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一石子,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为 9 m。不计空气阻力,取重力加速度 g = 10 m/s2

(1)石子经多长时间落回抛出点?落回抛出点的速度为多大?

(2)石子抛出 2 s 时离地面的高度为多少?

参考解答:(1)t1 = 1.2 s,v = − 6 m/s,方向竖直向下

(2)H = 7 m

文件下载(已下载 29 次)

发布时间:2022/4/3 下午3:29:21  阅读次数:4358

2006 - 2024,推荐分辨率 1024*768 以上,推荐浏览器 Chrome、Edge 等现代浏览器,截止 2021 年 12 月 5 日的访问次数:1872 万 9823 站长邮箱

沪 ICP 备 18037240 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2865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