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C 多用电表的使用教学建议

(一)学习目标

1.知道多用电表的简单构造及各部件的作用;学会合理选择多用电表的量程,正确读出电阻、电流和电压的测量值。

2.通过运用多用电表相关功能进行简单的短路或开路故障的探究活动。

3.通过比较指针式、数字式多用电表和DIS测量的方法,体验现代测量技术的进步。在实验中养成认真、仔细、规范的科学态度,对交流电压的测量要注意人身安全。

(二)重点和难点

本节重点是要求学生学会使用多用电表。

本节难点是理解多用电表测电阻的原理。

(三)教学建议

本节以指针式多用电表为例,介绍了它的基本结构。通过练习使用多用电表测量电压和电流,让学生了解和熟悉多用电表的基本操作步骤和读数的基本要领。接着让学生通过测量电路中不同电阻对应的电流值,利用实验探究在电路中对应不同的电阻有不同的电流,从而了解多用电表测电阻的基本原理。然后进行学生实验,练习使用多用电表测电阻的基本方法。本节的训练和应用是学生练习使用多用电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学会使用多用电表。

本节运用了DIS实验来测量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了解数字式电表的基本原理,另一方面是拓展对导体材料的电阻特性的认识。

1.关于多用电表原理的教学建议

本节的教学重点不是多用电表的原理和结构,向学生介绍多用电表原理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使用多用电表的步骤。在教学中要始终贯彻以用为主的精神,重点要放在如何选择测量类型和量程,如何正确读数以及测量电阻的正确步骤等方面。教材中给出了多用电表测电阻时的内部电路,不是为了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来说明测量原理,而是为了配合“探索研究”来说明多用电表测电阻的原理。

用多用电表测量电阻,要引导学生注意测量时必须使电阻与电路断开。通过比较不同电阻的测量结果,知道一般电阻值(标记的值)与测量值会有微小的差异,而且不同的多用电表,测量结果也会有微小差异。

2.关于“探索研究”的建议

本节的“探索研究”是为了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做实验来领会多用电表测电阻的原理。实验电路中的电流表用多用电表的电流挡来替代,教师在指导学生完成表格填空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指针所在位置上对应的电阻示数与电路中的电阻值的关系。当选择合适的元件构成电路时,可以使电表指针指示的电阻值与电阻箱的电阻值相等或成一定的倍数关系,借此可以说明多用电表测电阻的原理。

3.关于“DIS实验”的说明

本节引入“DIS实验”一方面是提供一个载体,以此向学生介绍数字化电表;另一方面是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温度对导体电阻的影响。

4.关于“基本训练”的说明

本节的“基本训练”以实验为主,教师要尽可能为学生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其中第4题看似一个电路“黑匣子”问题,但它的目的不是要教师去训练学生用计算或理沦推导去解决一系列的“黑匣子”问题,本题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用测量的方法判断和分析电路的兴趣。

5.“自主活动”的参考答案

(a)10V(b)20mA

(四)作业说明

本节共有练习题13道,第一课时布置A组题,第二课时布置B组题。

参考答案如下:

A组

1.D

2.D

3.C

4.欧姆 电压 电流 倍率 量程

5.闭合电路中电阻与电流的对应关系 电源 调零电阻 刻度不均匀 ∞ 0Ω

6.中央 倍率 调零

7.D,A,F,E

B组

8.该同学在使用多用电表测量电阻时,由于变换了倍率,没有重新调零,这是错误的

9.为了安全,建议选择直流低电压的收音机。测量电压和电流时,要从最大量程开始测量,并逐渐调整量程,直至可以较好地读取数据

10.元件和导线损坏、连接处接触不良等因素,都会造成电路不同的故障。所以造成电流表没有示数有多种原因。检测故障的一般步骤是先选取电压档,从电源两端开始,测量各点与电源负极之间的电压值,与正常情况比照,确定可能的故障,再针对故障,利用多用电表的电阻档,进一步确认

11.提示:利用单刀双掷开关倒向不同位置,将待测电阻与电阻箱先后接入电路,利用等效替代方法测出待测电阻值

12.提示:可以利用多用电表分别测量结构完好、灯丝已损坏的小灯泡电阻,比较它们的差异、解释小灯泡结构的作用

文件下载(已下载 665 次)

发布时间:2010/9/21 上午7:04:25  阅读次数:3653

2006 - 2025,推荐分辨率 1024*768 以上,推荐浏览器 Chrome、Edge 等现代浏览器,截止 2021 年 12 月 5 日的访问次数:1872 万 9823 站长邮箱

沪 ICP 备 18037240 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2865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