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D 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教学建议
(一)学习目标
1.知道理想气体模型。掌握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即气态方程)。学会用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进行相关的计算。
2.运用理想化方法、科学推理的方法、图象的方法等物理学研究方法,得出气态方程。
3.通过气态方程与实际现象的联系,感悟物理学与技术、社会的紧密关联。
(二)重点和难点
本节重点是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本节难点是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实际应用。
(三)教学建议
1.关于“理想气体模型”的教学建议
首先要指出“理想气体”的微观模型的要点(详见“本章参考资料”)。第二,要强调“理想气体”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是研究气体性质的一种方法。
2.关于“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的教学建议
(1)在基础型课程中已经讲了气体的三个实验定律,在教学中,要注重让学生自主探索,创设一定的情景,推导出当p、V、T三个状态参量均发生变化时的变化规律,即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2)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处理实际问题时,通过例题分析,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解题的步骤、应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条件及物理量单位的统一。
(3)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的应用,仅限于作为研究对象的气体质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不涉及变质量问题。
(四)作业说明
本节共有13道习题,A组题中一部分可作为第一课时的课堂讨论题,其余留作课外作业。B组题作为第二课时的课内练习题和课外作业。
参考答案
A组
1.AD
2.BC
3.AC
4.A
5.BCD
6.3∶4∶3
7.0.3×105Pa
8.265℃
9.(1)27℃(2)如图所示
(3)127℃
B组
10.高空空气稀薄,压强减小,体积膨胀,最后发生爆炸。
11.1.53倍
12.3位
13.14.7m/s2
文件下载(已下载 170 次)发布时间:2014/1/13 上午8:46:48 阅读次数:1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