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四、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
洛伦兹力
我们知道,电流是由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的。在示波器、电视机、X射线机、电子显微镜等仪器中,都有一个真空玻璃管。在这个玻璃管内,电子束由阴极出发,穿过真空到达阳极,实际上也是一种电流。既然磁场对通电导线有力的作用,我们可以猜测,磁场对运动的电荷也有力的作用,而作用在导线上的安培力则是作用在运动电荷上的力的宏观表现。
为了检验这种猜测,我们看一个实验。
演示
电子束在磁场中的偏转
在真空玻璃管内安装一个阴极、一个阳极。阴极接高电压的负极、阳极接正极。阴极能够发射电子,电子束在两极之间的电场力的作用下从阴极飞向阳极。这个管子叫做电子射线管(图2.4.1)。为了显示电子束运动的情况,管内装有长条形的荧光屏,屏上的物质受到电子的撞击时能够发光。
(1)没有磁场时,观察电子束的径迹(图甲)。
(2)把电子射线管放在蹄形磁铁的两极之间,观察电子束的径迹(图乙)。
(3)调换磁铁南北极的位置,再次观察电子束的径迹。
荷兰物理学家洛伦兹首先提出,磁场对运动电荷有力的作用。为了纪念他,人们称这种力为洛伦兹力(Lorentz force)。
洛伦兹力的方向
电流是导线中带电粒子的定向运动,带电粒子在运劫时受到洛伦兹力,在宏观上表现为导线受到了安培力。
思考与讨论
假设某种导体中自由移动的电荷是正电荷,按照这个图景,仿照判断安培力方向时用的左手定则,说出判断洛伦兹力方向的方法。
在前面的演示中,实际上是电子在运动。电子带负电荷,它所受的洛伦兹力的方向应该与正电荷所受的洛伦兹力的方向相反。按照你得出的方法,判断图2.4-1乙中电子束的偏转方向。这个图中画的方向正确吗?
电子束的磁偏转
图2.4-2所示的实验装置叫做洛伦兹力演示仪,可以演示洛伦兹力的方向和大小。它由一个球形电子射线管和一组线圈组成。通过改变电子枪两极间的电压可以改变电子的速度;通过改变线圈中电流的强弱可以改变磁感应强度的大小。
在演示仪中可以观察到,没有磁场时,电子束是直进的,外加磁场以后,电子束的径迹变成圆形。磁场的强弱和电子的速度都能影响圆的半径。
显像管的工作原理
电视机显像管也用到了电子束磁偏转的原理。
显像管中有一个阴极,工作时它能发射电子,荧光屏被电子束撞击就能发光。可是,很细的一束电子打在荧光屏上只能使一个点发光,而实际上要使整个荧光屏发光,这就要靠磁场来使电子束偏转了。
思考与讨论
显像管基本原理
从图2.4-3可以看出,没有磁场时电子束打在荧光屏正中的O点。为使电子束偏转,在管颈区域加有偏转磁场(由偏转线圈产生)。
1.要使电子束在竖直方向偏离中心,打在荧光屏上的A点,偏转磁场应该沿什么方向?
2.要使电子束打在图2.4-3的B点,偏转磁场应该沿什么方向?
3.要使电子束打在荧光屏上的位置由中心O逐渐向A点移动,偏转磁场的强弱应该怎样变化?
实际上,水平偏转磁场和竖直偏转磁场的强弱都在不断变化,因此电子束打在荧光屏上的光点就像图2.4-4那样不断移动,这在电视技术中叫做扫描(scan)。电子束从最上一行到最下一行扫描一遍叫做一场,电视机中每秒要进行50场扫描,所以我们感到整个荧光屏都在发光。
科学足迹
正电子的发现
在粒子物理研究中,带电粒子在云雾室等探测装置中的径迹是非常重要的实验依据。根据粒子的径迹和不同粒子径迹的比较,科学家可以得到粒子的带电情况、运动情况等许多信息,甚至可以发现新粒子。
1930年,狄拉克(P.A.M.Dirac,1902-1984)从理论上预言了正电子的存在。正电子与电子质量相同,但是电荷相反,也可以说,它是带正电荷的电子。
1932年,美国物理学家安德森(C.D.Anderson,1905-1991)在宇宙射线实验中发现了正电子。他利用放在强磁场中的云室来记录宇宙射线粒子,并在云室中加入一块厚6 mm的铅板,借以减慢粒子的速度。当宇宙射线粒子通过云室内的强磁场时,拍下粒子径迹的照片,如图2.4-6所示。由于所加铅板降低了粒子的运动速率,粒子在磁场中偏转的轨道半径就会变小,所以根据铅板上下粒子径迹的偏转情况,可以判定粒子的运动方向(图中的粒子是由下向上运动的)。这个粒子的径迹与电子的径迹十分相似,只是偏转方向相反。由此,安德森发现了正电子,并由于这一发现,获得了1936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在安德森之前不久,约里奥-居里夫妇也在云室照片中发现了与电子偏转方向相反的粒子径迹。如果他们意识到,这个粒子所带电荷与电子相反,就会把研究工作引向正电子的发现。但遗憾的是他们没有认真研究这一现象,只是提出了一个经不住推敲的解释,就把这一特殊现象放走了。他们认为,这是向放射源移动的电子的径迹,而不是从放射源发出的正电子的径迹。他们没有思考,向放射源移动的电子来自何处,也没有设法判断这个粒子的运动方向。得知安德森的发现后,约里奥-居里夫妇证实,他们使用的钋加铍源发射的射线能够产生正负电子对。后来也记录到了单个正电子的径迹。
正电子的发现证明了反物质的存在,对反物质世界的探索现在仍是物理学的前沿之一。
讨论:约里奥-居里夫妇为什么错失发现正电子的机遇?
科学漫步
阿尔法磁谱仪
阿尔法磁谱仪是1998年人类送入宇宙空间的第一个大型磁谱仪,是当代宇宙磁学中的一项重要成果。美籍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教授领导了这个国际合作项目,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科研机构参加,主要目的是寻找太空中的反物质和暗物质,研究粒子物理学和宇宙演化的一些重大问题。物质和反物质一个重要的不同点是电荷相反,将两者放置在同一磁场里,如果正电荷向左转,负电荷就向右转。如果探测器传回地球的信息中出现了不同的物质轨迹,就达到了试验的目的。
这套仪器主要由磁系统和灵敏探测器等构成,核心部件——稀土永磁体系统由中国科学家研制。太空实验中对磁体要求极为严格,要求磁场强、重量轻,而且能经受航天飞机起飞和着陆时的加速度和剧烈震动。这个永磁体的主结构为双层薄壳,自重300 kg.磁体中心磁场达到0.134 T,相当于地球磁场的2 800多倍。
问题和练习
1.某种物质发射的射线在磁场中分裂为3束(图2.4-8),为什么?
2.试判断图2.4-9所示的带电粒子刚进入磁场时所受的洛伦兹力的方向。
3.图2.4-10是在液氢气泡室中拍摄的带电粒子的径迹。当带电粒子通过液氢时,在液氢中产生的气泡形成了可见的踪迹。如果有磁场存在,电子的径迹弯曲,成螺旋形。你有什么根据判断一对紧绕的螺线是两个具有相反电荷的粒子?
文件下载(已下载 350 次)发布时间:2017/9/26 上午8:54:06 阅读次数:1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