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原子核本章概述

一、本章概述

在基础型课程第十二章“物质的微观结构”中,学生对天然放射现象、原子核的组成、重核裂变产生核能以及核能的和平利用已有了初步认识,本章教材将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讨论原子核的天然衰变、人工转变的规律,引入原子核的结合能概念,让学生了解核能是怎样释放出来的,介绍除了重核裂变外,获取核能的另一种途径——轻核聚变,最后总结性地阐述了人类探索微观世界奥秘的艰辛历程,并指出了人们对物质结构链的认识还有不少谜,还须有立志为科学献身的志士努力地去探索,去发现。

本章知识点的学习水平,只有原子核的天然衰变、人工转变的规律是B级,其余都属A级.在教学中要注意以下三点:

(1)在了解描述衰变速度的物理量——半衰期时,不涉及衰变定律。

(2)“重核裂变”这个知识点在基础型课程中已有较详细的介绍,本教材不再重述,在讲述结合能时,可作为实例略作介绍。

(3)关于结合能的问题,只要求了解它的含义,并知道用质量亏损、质能方程计算结合能的大小。不涉及平均结合能的概念。

二、本章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识点 学习水平 说明
放射性元素的衰变
*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
B 理解放射性元素的衰变规律。学会写α、β衰变方程。了解半衰期,但不涉及衰变定律。理解放射性同位素的广泛应用(放射医疗法、示踪原子等)
原子核的人工转变 B 理解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在发现质子、中子过程中的作用
*结合能 *质能方程 A 知道结合能概念。知道质能方程。知道有关核力的简单知识。但不涉及平均结合能概念
*核聚变 A 知道核聚变。知道发生核聚变的条件
*人类对物质微观世界的探索 A 知道人类对物质微观世界的探索历程

本章的核心概念是结合能,核心规律是天然放射现象、人工转变过程中核转变的规律性(即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和质能方程。

2.过程与方法

(1)了解人类在对原子、原子核结构的探索历程中应用的重要的思想方法,感受人类对于不能直接感知的事物的认识方法。

(2)通过发现质子和中子的过程和方法的学习,感悟理论预见对实践的指导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人类在探索物质微观结构的曲折历程中,科学家们的感人事迹的学习,领略科学家表现出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和治学态度。

三、本章重点和难点

本章重点是原子核转变规律及核转变过程中的电荷数守恒、质量数守恒。

本章难点是结合能概念以及结合能大小与原子核稳定程度关系的理解。

四、课时安排建议

本章建议安排5课时,其中A、B、*C、*D、*E各节均为1课时。

文件下载(已下载 473 次)

发布时间:2011/3/25 下午5:11:13  阅读次数:3037

2006 - 2025,推荐分辨率 1024*768 以上,推荐浏览器 Chrome、Edge 等现代浏览器,截止 2021 年 12 月 5 日的访问次数:1872 万 9823 站长邮箱

沪 ICP 备 18037240 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2865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