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功和机械能 第 3 节 动能和动能定理

运动的物体可以做功,说明物体运动时具有能量。例如,台风、龙卷风(图 1-10)等强烈的空气流动具有巨大的能量,可以拔起大树、掀翻汽车甚至摧毁房屋。运动的物体具有的能量与哪些因素有关?其变化与功有着怎样的关系?本节将深入学习动能和动能定理。

 

图 1-10 龙卷风

1.动能

物理学中把物体因运动而具有的能量称为动能(kinetic energy)。人类利用动能已有很长的历史。例如,在船上加挂风帆,利用气流的动能推动帆船前进;制造风车和水车,利用气流和水流的动能从事各种生产活动。现在,我们能更广泛、更有效地利用气流和水流的动能来进行发电等活动。

那么,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让我们通过一个小实验来回顾初中物理介绍过的内容。

迷你实验室

影响小车动能大小的因素

如图 1-11 所示,同一小车从斜面的不同高度处由静止开始下滑,撞击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块。可以发现,小车开始下滑时的高度越高,木块被撞击后运动的距离越大。

质量不同的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处由静止开始下滑,撞击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块。可以发现,小车的质量越大,木块被撞击后运动的距离越大。

 

 

图 1-11 实验装置


由以上实验可以看出,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运动速度有关。物体的质量 m 越大,速度 v 越大,其动能就越大。在物理学中,物体的动能 Ek 表示为

Ek = \(\frac{1}{2}\)mv2

动能是标量。它的单位与功的单位相同,在国际单位制中都是焦耳,符号为 J。从上式也可以看出

1 kg·(m/s)2 = 1 kg·(m/s2)·m = 1 N·m = 1 J

2.恒力做功与动能改变的关系

在“迷你实验室”中,小车通过撞击对木块做功,使木块从静止开始运动,木块的动能从无到有。滚动的保龄球具有动能,当其克服球瓶阻力做功时,动能减小(图 1-12)。那么,若外力对物体做功,该物体的动能总会增大吗?若物体克服外力做功,该物体的动能总会减小吗?做功与动能的改变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

 

图 1-12 保龄球撞击球瓶

我们从简单的情况入手,通过实验来探究恒力做功与动能改变的关系。

实验与探究

恒力做功与动能改变的关系

要研究恒力做功与动能改变的关系,需要测出作用于物体的力、物体的位移,以及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求出恒力所做的功和物体的动能,然后进行比较。

用打点计时器测小车的位移和速度,用天平测小车的质量,用钩码给小车提供作用力。此实验的装置与“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基本相同。思考实验中如何平衡摩擦力?如何让小车所受的合力近似等于钩码的重力?为什么?

如图 1-13 所示,用细线通过定滑轮连接小车与钩码,纸带通过打点计时器与小车相连。实验中,通过改变钩码数量来改变小车所受拉力的大小,测出需要测的物理量,然后算出每次拉力做的功及相应的小车动能的改变量。比较二者之间的关系,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图 1-13实验装置示意图

3.动能定理

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可推导出恒力对物体做功与物体动能改变的关系。

设一个物体的质量为 m,初速度为 v1 ,在与其运动方向相同的合外力 F 的作用下经过一段位移 s 后,速度增加到 v2 (图 1-14)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图 1-14 物体在恒力作用下速度变化的示意图

F = ma

s = \(\frac{{v_2^2 - v_1^2}}{{2a}}\)

可得 Fs = \(\frac{1}{2}\)mv22 − \(\frac{1}{2}\)mv12

W 表示合外力 F 在这一过程中所做的功,用 Ek1 表示物体的初动能 \(\frac{1}{2}\)mv12Ek2 表示物体的末动能 \(\frac{1}{2}\)mv22,于是有图 1-14 物体在恒力作用下速度变化的示意图

W = Ek2Ek1

上式表明,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量。这个结论称为动能定理(theorem of kinetic energy)。从上式可以看出,当合外力对物体做正功时,物体的末动能大于初动能,动能增大。例如,在汽车加速的过程中,牵引力和阻力的合力对汽车做正功,汽车的动能增大。当合外力对物体做负功,或者物体克服合外力做功时,物体的末动能小于初动能,动能减小。例如,在汽车刹车的过程中,阻力对汽车做负功,汽车的动能减小。我们可用合外力做功的多少来量度物体动能的变化量。

可以证明,动能定理在物体受到变力作用或做曲线运动的情况下也是成立的。动能定理是物理学的重要规律。通过它,我们既可用做功的多少来量度动能的变化量,也可用动能的变化量来确定做功的多少,这为分析力学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例题

如图 1-15 所示,一辆汽车正以 v1 = 72 km/h 的速度匀速直线行驶,司机发现在前方 150 m 处停有一故障车辆,马上进行刹车操作。设司机的反应时间 t1 = 0.75 s,刹车时汽车受到的阻力为重力的 \(\frac{1}{2}\)。取重力加速度 g = 10 m/s2 。请计算从发现故障车至停下,汽车在这段时间内发生的位移,据此判断这两辆车是否会相撞。

图 1-15 急刹车情境的示意图

分析

在司机的反应时间内,后车做匀速直线运动,位移 s1v1t1 。后车刹车后,在水平方向只受到阻力 F 的作用,发生的位移为 s2 。根据已知条件,运用动能定理即可求出 s2 ,若 s1 + s2 < 150 m ,则两车不会相撞。

设后车刹车时所受阻力为 F ;司机反应时间内后车的位移为 s1 ;从开始刹车到停止,后车的位移为 s2 。后车受力分析如图 1-16 所示。

图 1-16 受力分析示意图

由题意可知 v1 = 72 km/h = 20 m/s,F = \(\frac{1}{2}\)mg

由匀速直线运动公式可得

s1v1t1 = 20×0.75 m = 15 m

由动能定理得

Fs2 = 0 − \(\frac{1}{2}\)mv12

整理得

s2 = \(\frac{{mv_1^2}}{{2{F_阻}}}\) = \(\frac{{v_1^2}}{g}\) =\(\frac{{{{20}^2}}}{{10}}\) m = 40 m

发现故障车至停下汽车发生的位移为

ss1 + s2 = 55 m

s < 150 m,故两车不会相撞。

讨论

从计算结果看,后车不会与前车发生追尾。为避免交通事故,汽车在行驶中保持一定安全距离是很重要的。通常车速越大,需要保持的安全距离也越大。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机动车在道路上行驶,不得超过限速标志标明的最高时速。你能从物理学的角度说明该规定的理由吗?

策略提炼

若研究的问题只涉及力、位移与物体运动的初、末状态,用动能定理求解通常比用牛顿运动定律求解简便得多。

对于一些变力做功问题,利用功的计算公式很难求解,通常可利用动能定理求解。

迁移

运用动能定理不仅可以较简便地求解一些恒力做功问题,还可求解一些特殊情况下的变力做功问题。请你解答下面的问题。

雨滴在空中下落时会受到空气阻力,空气阻力 f 的大小与雨滴下落速率 v 的二次方成正比,即fkv2,其中 k 为常数。若质量为 m 的雨滴,从高h处以初速度 v0 竖直加速下落,接近落地前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重力加速度为 g,求该雨滴从高处下落到地面的过程中,空气阻力对其所做的功。

节练习

1.若汽车行驶速度增加为原来的 2 倍,则该车从开始刹车到停下的距离约将增大为原来的 4 倍。请你从动能定理的角度加以解释。

【答案】设刹车时汽车受到的阻力为 f,刹车前的行驶速度为 v,从刹车到停下的距离为 s。根据动能定律可知,− fs = 0 − \(\frac{1}{2}\)mv2,可得 s = \(\frac{{m{v^2}}}{{2f}}\),所以当汽车行驶速度增加为原来的 2 倍时,该车的刹车距离约将增大为原来的 4 倍。

 

2.2017 年 5 月 5 日,我国自行研制的大型喷气式客机 C919 首飞成功,标志着我国大型客机项目取得重大突破。假设飞机在水平跑道上的滑跑是初速度为 0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当位移 s = 1.6×103 m 时才能达到起飞所要求的速度 v = 80 m/s。已知飞机质量 m = 7.0×104 kg,滑跑时受到的阻力为自身重力的 0.1,取重力加速度 g = 10 m/s2 ,求:

(1)飞机起飞时的动能;

(2)飞机滑跑过程中受到的牵引力。

【答案】(1)Ek = 2.24×108 J

(2)F = 2.1×105 N

 

3.质量为 m 的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发动机的功率 P 和汽车受到的阻力 f 均恒定不变。在时间 t 内,汽车的速度由 v0 增加到最大速度 vmax ,则此段时间内汽车沿直线运动的距离为多少?

【答案】s = vmaxt − \(\frac{{mv_{\max }^3 - mv_0^2{v_{\max }}}}{{2P}}\)

 

4.拖把是由拖杆和拖把头构成的清洁工具,如图所示。若某同学保持拖杆与竖直方向的夹角 θ = 37°,并用沿拖杆方向的恒力 F = 30 N 推动拖把头,使其由静止开始在水平地面沿直线运动,位移 s = 1 m。已知拖把头的质量 m = 1.6 kg,不计拖杆质量,拖把头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μ = 0.3,取重力加速度 g = 10 m/s2, sin 37° = 0.6, cos 37° = 0.8,求:

(1)摩擦力对拖把头做的功;

(2)拖把获得的动能。

【答案】(1)Wf = − 12 J

(2)Ek = 6 J

 

5.如图所示,木块放在光滑水平面上,一颗子弹水平射入木块。已知子弹受到的平均阻力为 F ,射入深度为 d,在此过程中木块的位移为 s,求子弹动能的减少量和木块动能的增加量。

【答案】F(s + d),Fs

 

*6。假设某地强风的风速为 v,空气密度为ρ。如果把通过横截面积 S 的风的动能转化为电能,转化效率为 η,请写出电功率的表达式。

【答案】P = \(\frac{1}{2}\)ηρSv3


发布时间:2022/1/13 上午9:35:44  阅读次数:4113

2006 - 2024,推荐分辨率 1024*768 以上,推荐浏览器 Chrome、Edge 等现代浏览器,截止 2021 年 12 月 5 日的访问次数:1872 万 9823 站长邮箱

沪 ICP 备 18037240 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2865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