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质点 参考系和坐标
不了解运动,就不了解自然。——亚里士多德

在我们周围,到处可以看到物体在运动:汽车在公路上飞驰,江水在咆哮着奔向远方,鸟儿在飞翔,树叶在摇动……连我们脚下的地球,也在不停地自转、公转。物体的空间位置随时间的变化,是自然界中最简单、最基本的运动形态,称为机械运动(mechanical motion)。在物理学中,研究物体机械运动规律的分支叫做力学(mechanics)。人们在力学的研究中,不仅了解了物体做机械运动的规律,而且还创造了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所以霍尔顿(G.Holton)说:“无论从逻辑上还是从历史上讲,力学都是物理学的基础,也是物理学及其他科学研究的典范……力学之于物理学如同骨骼之于人体。”在这一章,我们研究怎样描述物体的运动。

对于机械运动,你一定十分熟悉了。怎样描述机械运动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视角。诗人可以用“气势磅礴”这样的词语描述大河中的水流,用“矫捷如燕”描述滑冰运动员轻盈的舞姿;画家可以用汽车后面的几个线条表示“风”,用来描述车辆的飞驰。科学家应该怎样描述物体的机械运动?
物体和质点
雄鹰拍打着翅膀在空中翱翔,足球在绿茵场上飞滚……在这些司空见惯的现象中,雄鹰、足球都在做机械运动。但是,谁又能准确地描述其上各点的位置及其随时间的变化呢?雄鹰的身体在向前运动,但它的翅膀在向前运动的同时还在上下运动,足球在向前运动的同时还在滚动……可见要准确地描述物体的运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困难和麻烦出在哪里?稍加分析就可以知道,这是因为任何物体都有一定的大小和形状,物体各部分的运动情况一般说来并不一样。
你可能会想,要是物体都是一个个没有大小和形状的“点”的话,这些困难和麻烦不就自然地消失了吗?然而,如果自然界中的物体,包括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些没有大小和形状的“点”,这样的世界岂不过于单调乏味了吗?
尽管这种想法与真实的自然界并不相符,但也不要因此而折断想像的翅膀。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在现实的自然界中,在某些情况下,根据所要研究问题的性质,是否可以忽略某些物体的大小和形状,而把它们看作“点”呢?让我们考察以下几种情况。
人类居住的地球在绕太阳公转,同时又在自转。因此,地球的各部分离太阳的远近在不断变化。但是,如果考虑到地球到太阳的距离长达1.5×108km,而地球的直径只有1.3×104km,还不到它与太阳距离的万分之一,那么,在研究地球公转的时候,由地球的大小而引起的地球上各部分的运动差异就可以忽略不计了。也就是说,研究地球公转时可以忽略地球的大小和形状而把它看做“点”。同样,在研究航天器的运行轨道时,也不必考虑它的形状、姿态,而把它看做一个“点”。
一列火车在铁轨上行驶,它的发动机、传动机构及车轮的运动是很复杂的。但是当我们只关心列车整体的运动时,可以认为列车上各点的运动情况完全相同,因而可以用它上面一个“点”的运动表示列车这个庞然大物的运动。

看来,在某些情况下,我们可以忽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而突出“物体具有质量”这个要素,把它简化为一个有质量的物质点,这样的点称为质点(mass point);在另外一些情况下,我们虽然不能忽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但是可以用其上任意一点的运动来代替整个物体的运动,于是整个物体的运动也可以简化为一个点的运动,把物体的质量赋予这个点,它也就成了一个质点。
在物理学中,突出问题的主要方面,忽略次要因素,建立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并将其作为研究对象,是经常采用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质点就是这种物理模型之一。
(在高中物理共同必修课中,我们只研究那些能够简化为质点的物体的运动,因此今后对于“物体”和“质点”两个词往往不加区分。)
从前面的讨论可以看出,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是由问题的性质决定的。在研究地球的自转和调整飞船的飞行姿态时,或是研究火车车轮的运动时,如果再把地球、飞船和火车当做质点,那就荒唐可笑了。你能说出这是为什么吗?
参考系

我们说房屋、树木是静止的,这大概是不会错的,但是,地球以外的人看到房屋、树木在随着地球一起运动。铁路边的人看到火车中的乘客在飞快离去,而乘客却认为自己是静止的,他甚至可以靠在坐椅上睡觉!为什么人们的看法会不一样?
自然界的一切物体都处于永恒的运动中,绝对静止的物体是不存在的。就此意义而言,我们说运动是绝对的。但是,描述某一个物体的位置及其随时间的变化,却又总是相对于其他物体而言的。这便是运动的相对性。
可见,要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首先要选定某个其他物体做参考,观察物体相对于这个“其他物体”的位置是否随时间变化,以及怎样变化。这种用来做参考的物体称为参考系(reference frame)。

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参考系可以任意选择。但是,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的运动,其结果会有所不同。例如,在沿直线匀速飞行的飞机上,人们以飞机做参考系,看到从飞机上落下的重物几乎是沿直线竖直下落的,而地面上的人以地面做参考系,看到物体是沿着曲线下落的(图1.1-4)。
由于运动描述的相对性,凡是提到运动,都应该弄清楚它是相对哪个参考系而言的。参考系的选择是个重要的问题,选取得当,会使问题的研究变得简洁、方便。
坐标系
为了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的变化,需要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coordinate system)。例如,当物体沿直线运动时,往往以这条直线为x轴,在直线上规定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建立直线坐标系。如图1.1-5所示,某一物体运动到A点,此时它的位置坐标xA=3m,若它运动到B点,则此刻它的坐标xB=-2m。

说一说
(本书中,“说一说”和“做一做”栏目中的内容是扩展性的,不是基本教学内容。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在老师的指导下选学。)
对于在平面上运动的物体,例如冰场上的花样滑冰运动员,要描述他们的位置,你认为应该怎样建立坐标系?
科学漫步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

我们在地图上看到的经纬线,实际上就是在地球表面建立的坐标系,地面任何一点的位置都可以用这点的坐标(也就是经度和纬度)来确定。
向空中发射几颗人造卫星,它们不停地向地面发射信号,表明自己此刻所处的位置。地面的接收器收到这些信号后进行分析,就显示出接收器自身所在地的坐标(经度、纬度和海拔高度)。
目前普及型GPS定位器可以做得很小,精确度能达到几米,价格也比较便宜,已经广泛应用在各种野外活动中。许多汽车上也安装了GPS定位器。
我国独立自主研制的北斗导航卫星系统已经开始工作,并将最终具有全球定位的功能。俄罗斯和欧盟也在开发自己的卫星定位系统。
问题与练习
1.平常说的“一江春水向东流”“地球的公转”“钟表的时针在转动”“太阳东升西落”等等,分别是说什么物体相对什么参考系在运动?

2.将近1000年前,宋代诗人陈与义乘着小船在风和日丽的春日出游时曾经写了一首诗。在这首诗中,诗人艺术性地表达了他对运动相对性的理解。诗中描述了什么物体的运动?它是以什么物体为参考系的?你对诗人关于“榆堤”“云”“我”的运动与静止的说法有没有不同的认识?
3.桌面离地面的高度是0.8m,坐标系原点定在桌面上,向下方向为坐标轴的正方向,如图1.1-7所示。通过测量,确定图中A、B的坐标。

发布时间:2015/9/14 下午9:45:14 阅读次数:2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