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单元教学目标设计

一、概述

(一)界定

教学目标既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归宿。或者说,它是教学的灵魂,支配着教学的全过程,并规定教与学的方向。[1]

单元教学目标是学生通过单元学习后要达到的预期效果。单元教学目标既不是课程目标,它较课程目标更为具体;同时它也不是课时目标,它较课时目标更为系统。单元教学目标设计强调从单元整体内容结构上把握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设计。确定单元教学目标将有助于教师对整个教学单元形成一个整体的目标意识,这个目标意识将指导单元教学的全过程,有了单元教学目标,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就可以统筹安排。[2]

课标、教材内容和教学对象是单元教学目标设计的三个必须考虑的因素2。教师应当在完成单元教材教法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考虑学生的学情,确定单元教学目标。

(二)原则

1.系统性

单元教学目标设计应该遵循系统性原则,以系统的角度与方法设计教学目标。在教学目标设计时,不能孤立地就某一课时进行设计,而应注重系统性。同时,系统性原则还应体现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应充分考虑学科课标、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情况等因素。

2.主体性[3]

单元教学目标设计应该遵循主体性原则,这里主要指的是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中,我们评价一节课的好坏主要是看目标设置得是否合理、目标的实现过程是否符合学习规律、目标的实现是否引起了学生身心的发展和变化。[4]泰勒认为:既然真正的教育目标并不是要教师从事某些活动,而是让学生的行为模式发生显著的改变,那么,意识到任何对教育目标的陈述应该都是对学生应发生改变的陈述,这就显得很重要了。[5]因此,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应该是学生而非教师,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相应的教学目标的行为动词的主语都默认为学生,如:“通过……(学生)能……”,体现学生的主动性与能动性。

3.针对性

单元教学目标设计的针对性体现在针对教学重点、难点进行设计。单元教学目标不是课时目标的简单罗列,应当是针对单元教学重、难点所设计的,围绕该单元核心内容的目标集中体现,因此单元教学目标要围绕教学重难点来撰写,在撰写时应注意三维目标的融合,同时体现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发展。

(三)要素

按照中学物理单元教学目标设计的三项基本原则的要求,单元教学目标设计应在单元教材教法分析的基础上,增加学情分析、重难点解析、目标撰写和课时规划等四项基本要素。单元教学目标设计要素定义如表3-1所示。

表3-1

要素

定义

学情分析

分析内容应包括学生学习本单元前的已有基础,即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在此基础上提出学习的难点。

重难点解析

对通过教材教法分析和学情分析确定的重、难点,要从基本要求、方法能力以及育人价值三个方面进行解析,以求对重、难点作更深入地理解,并在教学中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目标撰写

在三维教学目标的框架下,对单元教学目标要进行完整叙述。在撰写的过程中要注意三维目标的统一与交融性,不应将其生硬地分解为三个分离的部分。

课时规划

依据所撰写的目标及相应知识之间的建构逻辑,按规定课时对单元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地安排。

二、规格及说明

(一)流程

单元教学目标设计是在单元教材教法分析的基础上,制订中学物理单元教学目标的过程。一般包括四个步骤,具体流程如图3-1所示。

图3-1
图3-1

说明:

1.单元教学目标设计的起点是教材教法分析和学情分析,因此教材教法分析的结果(单元学习价值、单元学习重点等)以及学情分析的结果(已有基础、认知水平、单元学习难点等)是撰写单元教学目标的基础。

2.解析重点、难点知识时,选择了三个视角(基本要求、方法能力、育人价值),其中基本要求可以参考2017年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上海市初中物理学科教学基本要求》和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上海市高中物理学科教学基本要求》(以下简称“教学基本要求”);方法能力、育人价值可以参考单元教材教法分析中的单元学习价值的分析。

3.撰写目标时,应围绕重、难点知识,将解析的三个视角融合起来表述。

4.规划课时要依据目标及知识建构的逻辑,既要符合学生建构知识的过程,又要体现物理现象、概念、规律、方法等内容之间的内在逻辑。

(二)属性表

单元教学目标设计属性表如表3-2所示。

表3-2

单元名称

单元课时数

 

 

分析学情

已有基础

 

认知水平

 

学习难点

 

解析重、难点

重、难点

基本要求

方法能力

育人价值

重点1

 

 

 

重点2

 

 

 

难点1

 

 

 

……

 

 

 

撰写目标

 

规划课时

 

(三)问题链

1.分析学情

3-1-1已有基础分析中是否关注了学生生活经验等?

3-1-2学生的认知水平分析是否针对学习内容?

3-1-3学习难点的分析是否指出了难点中的思维障碍?

2.解析重、难点

3-2-1是否关注了新授课学习要求与学段终结要求的差异?

3-2-2是否关注了学习内容本身蕴含的育人价值?

3.撰写目标

3-3-1是否做到三维目标的融合?

3-3-2目标主体是否是学生?

4.规划课时

3-4-1每一课时的容量是否合理?

3-4-2课时规划是否符合学生知识建构的过程?

三、案例

案例1 初中“光”单元教学目标设计

单元来源: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课本(上海教育出版社)

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第二章 光

案例提供:上海音乐学院实验学校 贾晓岚 陶晓明

上海市鞍山初级中学 陈敏媛

单元名称

单元课时数

9

分析学情

已有基础

光现象在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光已经有非常丰富的感性认识。在七年级的《科学》的学习中,他们已经接触了光的直线传播的初步知识,知道了光的反射、折射现象以及眼睛的构造。同时,对于这一单元中要用到的数学基础学科的相关知识,如轴对称图形、对称轴的概念、简单的几何作图等,学生已经有了知识储备。

认知水平

虽然八年级昀学生还不擅长用物理的视角观察周围的现象,但是他们好奇心强,有一定的动手能力,还有较强烈的求知欲望。这一单元的学习旨在让学生将对光的初步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知,从光的形成到传播规律、成像特点及其应用,初步建构知识体系。

学习难点

本单元学习的难点是“光的反射定律中法线的引入”“平面镜成的虚像”“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过程中的数据分析”等。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需要在空间确定反射光线的位置。对初中学生来讲,他们没有立体几何的知识,可以通过法线的引入,将反射光线放入入射光线与法线所确定的平面上进行研究。

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要第一次接触虚像的概念。

在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中,需要分析大量数据,从而得出焦距和两倍焦距处是讨论成像规律的关键点。

解析重、难点

重、难点

基本要求

方法能力

育人价值

光的反射定律

知道光的反射现象。知道光反射时遵循的规律,能解释生活中光的反射现象。

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过程中,经历猜想、验证猜想的过程。

运用光的反射定律,解释生活中相关的光现象。

体会物理学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和解释。

平面镜成像特点

理解平面镜成像特点: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确定像(物)的位置,解释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会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能根据生活经验、实验观察,就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位置等作出假设。会辨认平面镜所成虚像并确认位置,能根据实验现象及数据,分析归纳得出平面镜成僚的特点。

在探究活动中养成善于观察、敢于提问、乐于探究的学习习惯。

光的折射

知道光的折射现象,知道光折射时遵循的规律,知道不同介质对光的折射本领不同。

通过对比不同介质对光的折射本领的不同,感受观察、对比的科学方法。通过经历探究折射角与入射角关系的过程,感受归纳的方法。

领略大自然中折射现象的美妙,获得热爱、亲近大自然的感情。

凸透镜成像规律

知道凸透镜成像规律,会用凸透镜成像规律解释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的成像原理,用凸透镜成像规律分析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能依据生活经验、实验观察,提出探究的问题;能对搜集的实验信息做出归类与比较,得到凸透镜成像的初步规律。通过经历数据共享后呈现规律,得出结论的的过程,理解探究中交流与分享的作用。

感悟生活中的物理,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撰写目标

本单元的主要学习活动是科学探究活动,通过经历四次重要的探究活动,逐步体会“观察、比较、猜想、验证、归纳、推理”等科学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大组交流共享实验数据的过程,感悟与人合作的重要性。

理解光的反射定律:通过经历猜想和验证猜想的过程,探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位置关系,知道引入法线的作用,得到光反射时遵循的规律;会用图示的方法表汞光的反射定律;能用光的反射定律解释生活中相关的光现象,体会物理学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和解释。

理解平面镜成像特点:通过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过程,经历形成猜想与假设、收集证据、验证猜想的过程,根据实验现象及数据,分析归纳得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并能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解释生活中相关的光现象,逐步养成善于观察、敢于提问、乐于探究、学以致用的学习习惯。

知道光的折射规律:通过经历探究折射角与入射角关系的过程,感受归纳的方法,知道光折射时遵循的初步规律。经历对比不同介质对光折射本领的不同,感受观察、对比的科学方法,领略大自然中折射现象的美妙,获得对大自然热爱、亲近的体验。

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通过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经历依据生活经验、实验观察提出探究的问题,对收集的实验信息作出归纳、比较的科学方法,得到凸透镜成像的初步规律。通过将生活中的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的成像原理与凸透镜成像规律建立联系,感悟生活中的物理,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规划课时

第一课时  光的反射定律

第二课时  学生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第三课时  平面镜成像特点

第四课时  光的折射

第五课时  透镜

第六、七课时  学生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第八课时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第九课时  光的色散

案例2  高中“力和力的平衡”单元教学目标设计

单元来源:上海市高级中学课本(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物理(高中一年级第一学期)第二章力和力的平衡

案例提供:上海市奉贤中学 周世平

单元名称

单元课时数

力和力的平衡

8

分析学情

已有基础

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了重力、摩擦力等力的概念,会使用弹簧测力计,会用力的图示表示力。理解二力平衡状态及条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认知水平

在“匀变速直线运动”单元中,学生已掌握矢量概念及同一直线上矢量的运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具备了进一步实验探究的能力。学生通过初中二力平衡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分析、归纳和综合推理能力。

学生是远郊一所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高一学生,具有较扎实的知识基础和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但学生在实验操作、规范作图方面的能力较弱,规范表达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较弱。

学习难点

1.弹力的方向判断:学生对微小形变的判断较难,产生弹力的情景类型较多,需要建模和归纳。

2.研究共点力的合成(学生实验):实验中进行合理猜想较难,实验步骤需要两人合作完成操作较难,注意事项较多,数据处理过程对作图要求较高。

3.理解力的分解: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分解较难,学生不会寻找力的作用效果。

4.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学生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建模的方法较难掌握,问题解决过程的规范表达也较难。

解析重、难点

重、难点

基本要求

方法能力

育人价值

弹力的方向

理解弹力方向的判断原理,会根据情景特征画出弹力方向。

通过情景分析,感受形变所产生的作用效果,从原理及操作定义上理解弹力的方向,促进实验观察、推理分析和分类归纳等思维能力的提升。

在学习弹力的过程中,促进物体间相互作用观念的形成。

力的合成

知道分力与合力的概念。理解分力与合力的等效替代关系。学会实验研究共点力的合成,理解平行四边形定则。会用作图法和计算法求合力。

通过现象分析建立分力、合力的概念,感悟力的合成是一种等效替代的方法。

通过基于真实问题的示例分析,引导学生掌握用作图和计算的方法求合力,提升问题解决能力。

在实验探究中,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和能力,促进严谨认真、合作、实事求是等科学态度的形成。

力的分解

理解力的分解方法是平行四边形定则。会根据力的作用效果进行分解。

通过力的分解实例,经历在实际问题中建模、推理、论证等过程,领悟等效替代的思想方法。

 

通过对赵州桥力学结构的分析,领略我国古代人们利用力学原理的伟大创造。感悟物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共点力的平衡

理解共点力平衡的概念和条件。会用力的合成或分解求解简单的共点力平衡问题。

学会运用“理论推导”和“实验验证”推导共点力平衡条件的方法。

通过共点力平衡问题的解决过程,学会建立直角坐标系,并用三角函数关系等知识解决共点力平衡问题。

通过实例分析,感悟共点力平衡的实际应用价值,感悟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

撰写目标

通过本单元学习,进一步认识物体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平衡状态与力的关系,能运用力的观念分析、解释平衡现象,解决简单的平衡问题。在学习过程中,促进“模型建构、等效替代、推理论证”等科学思维能力的提升。在探究共点力的合成实验中,促进科学探究能力的提升和科学态度的形成。在应用平衡条件解释现象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物理学的应用价值,促进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的形成。

理解弹力的方向。通过感受形变,从原理及特征上理解弹力的方向,促进观察、分析和分类归纳等思维能力的提升和物体间相互作用观的形成。

理解两个互成角度共点力的合成。通过用实验研究共点力的合成,理解平行四边形定则,理解力的合成,感悟力的合成是一种等效替代方法;在实验中提升探究意识和能力,促进严谨、合作、实事求是等科学态度的形成。

理解力的分解。通过实例分析,学会根据力的作用效果进行分解,从而提升建模、推理、论证等思维能力;通过对赵州桥力学结构的分析,领略我国古代人民伟大创造,感悟物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理解共点力的平衡:能通过“理论推导”和“实验验证”理解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学会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与力的平衡相关的实际问题,感悟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

规划课时

第一、二课时  生活中常见的力

第三、四课时  力的合成

第五、六课时  力的分解

第七、八课时  共点力的平衡

 

[1] 崔允都.有效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0.

[2] 马兰,盛群力.课堂教学设计——整体化取向[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1:219.

[3] 陆佳.新课标理念下教学目标设计的原则与陈述方法[J].教育参考:2015(5):99-104.

[4] 黄梅,宋乃庆.基于三维目标的教学目标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09(5).

[5] 拉尔夫·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M].罗康,张阅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


发布时间:2018/10/13 下午8:01:44  阅读次数:5299

2006 - 2024,推荐分辨率 1024*768 以上,推荐浏览器 Chrome、Edge 等现代浏览器,截止 2021 年 12 月 5 日的访问次数:1872 万 9823 站长邮箱

沪 ICP 备 18037240 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2865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