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讲 电磁感应定律本讲概述
一、本讲概述
在高中物理课程中,关于电磁感应的内容的阐述,按照由浅入深、从定性到定量的原则,共分为三个阶段。在基础型课程第十一章中,初步介绍了电磁感应现象及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以及判别导体切割磁感线时产生感应电流方向的方法——右手定则。在拓展型课程Ⅰ第十二章中,在了解电磁感应现象及感应电流产生条件的基础上,介绍了楞次定律,进一步学习感应电流方向的判别方法;并对导体切割磁感线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情况,在学习了右手定则的基础上再作定量讨论,介绍计算的方法(E=BLv)。最后在拓展型课程Ⅱ中,第三次涉及电磁感应问题,本讲将深入地讨论电磁感应现象中感应电动势与磁通量变化之间的定量关系,介绍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及其应用。
本讲从学生实验“用DIS研究回路中感应电动势大小与磁通量变化快慢的关系”开始,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探索影响感应电动势大小的有关因素。通过实验,可以基本上得出“感应电动势大小与穿过回路的磁通量的变化率有关”的结论,接着,教材给出了精确的定量关系,即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然后从能量角度分析,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也反映了能的转化和守恒规律。因此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也可似推导出导体切割磁感线时产生的感应电流大小的计算式(拓展型课程Ⅰ中是从能量角度分析得到的。)
二、本讲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识点 | 学习水平 | 说明 |
---|---|---|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及其应用 | D | 掌握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并综合其他相关内容,解决新情景下的电磁感应问题。 |
学生实验:用DIS研究回路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磁通量变化快慢的关系 | B | 学会用控制变量法,根据实验目的,参照简要的实验步骤,合理选择实验器材,完成探究任务。 |
本讲核心知识是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学习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不仅要求掌握数学表达式,还要会应用它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在学生实验“用DIS研究回路中感应电动势大小与磁通量变化快慢的关系”中,运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进行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法拉第的发现到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历程,感悟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树立投身科学事业的志向。
三、本讲重点和难点
本讲重点是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本讲难点是学生实验“用DIS研究回路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磁通量变化快慢的关系”。
四、课时安排
建议本讲只有一节内容,建议安排4课时。
文件下载(已下载 155 次)发布时间:2013/12/3 上午9:50:55 阅读次数: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