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C 离心现象教学建议
(一)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离心现象,知道发生离心现象的条件,知道离心现象的防范和应用。
2.通过利用和防范离心现象的实例,认识运用物理知识分析离心机械原理的方法。
3.通过对离心力概念的剖析,感悟生活语言和科学语言的区别,提高科学用语的自觉性,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重点和难点
本节重点是发生离心现象的条件,难点是对常用的“离心力”说法的反思。
(三)教学建议
本节以超载超速转弯车辆的交通事故作为情景,这是生活中常见的事例,而且是典型的离心现象。接着以制作棉花糖为例再介绍一种离心现象,制作棉花糖时,同学可以看到高速转动的部件,与圆周运动的联系更紧密。本节的要点是知道发生离心现象的条件,教材抓住了物体所受外力与所需向心力的关系,两者相等做圆周运动,物体所受外力小于所需向心力,则发生离心现象。然后用一些实例进一步加深和巩固有关向心力的知识。
1.关于发生离心现象条件的教学建议
物体所受的指向圆心的力F与所需向心力mrω2的关系可以是小于、等于或大于。当F=mrω2时物体当然做圆周运动;F<mrω2,包括F=0时,发生离心现象;F>mrω2,建议暂不讨论,以免使问题复杂化。这里不说发生离心现象的“原因”,而说发生离心现象的“条件”是要避免误解为离心现象是某“离心力”引起的。
2.关于课本第61页“拓展联想”的教学建议
通过学习离心现象,要纠正生活中关于“离心力”的说法,建议在教学中说明,通常认为作用在发生离心现象物体上的“离心力”是不存在的,我们永远找不到所谓“离心力”的施力物,也找不到“离心力”的反作用力,只是使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外力小于所需的向心力,才能发生离心现象。
3.关于离心现象的应用与防范的教学建议
课本在应用方面列举了离心干燥器、医用离心机和离心节速器。离心干燥器原理比较简单,可以在大家谈中由学生自主讨论;讲医用离心机时建议先复习体温计的构造,其中内径特细处是一个关键;介绍离心节速器时建议用课件或幻灯把有关结构放大讲解。关于离心现象的防范课本只用了车辆转弯太快发生事故以及飞轮破裂伤人的例子,其实还可以由学生讨论,结合珍爱生命的教育举出其他例子。
4.关于课本第62页“自主活动”中观察挡泥板的说明
这也是防范离心现象的实例,雨雪天车轮转动会甩出泥水影响市容,妨碍他人,因此一般的车轮都装有挡泥板,建议讨论车速大小与挡泥板位置的关系。
(四)作业说明
本节共有14道练习题,第1、4题可在课内讨论完成,第9、11题不要求全体学生完成。
参考答案
A组
1.ABC
2.B
3.AD
4.做圆周运动所需的力是圆筒壁对游客的压力,沿半径方向指向圆筒轴线。游客自身重力是被圆筒对游客的摩擦力平衡,该摩擦力的方向竖直向上,只要圆筒转速足够高,圆筒对游客提供的向心力即正压力就足够大,摩擦力也足以平衡游客的重力。
5.3∶1,3∶2
6.C
7.BD
B组
8.AB
9.题中座位的压力就是坐垫对飞行员的压力,其方向与水平方向成30°,由矢量图可知F=G/sin30° =2G
10.0.1m/s,4m/s2
11.在竖直方向,有mg-μFN=ma;在半径方向,有FN=mω2R,得ω=
12.
13.(1)0.6m(2)指向圆盘中心(3)0.8N
14.(1)9.4N(2)19.8rad/s
文件下载(已下载 436 次)发布时间:2014/1/2 上午7:58:54 阅读次数: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