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固体、液体和气体的性质本章概述

一、本章概述

在初中物理课程中已经学过了分子动理论的要点,在高中基础型教材中又介绍了有关气体分子速率分布的统计规律,在此基础上本教材进一步分析了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微观结构的特点,从而使学生对物质的基本性质有初步的了解。

关于“固体的微观结构”和“液体的微观结构”的学习,只要求初步了解,不作深入讨论。学生实验“观察液体的表面张力现象和毛细现象”虽标有“*”号,但要求学会利用给定的器材,通过实验观察、收集证据、交流讨论,然后归纳出液体表面具有收缩趋势的结论,并从浸润、不浸润现象出发,解释毛细现象产生的原因。

高中物理基础型课程较详细地介绍了气体的三个实验定律,本章教材在此基础上,拓展到用理论推导方法得出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关于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这个知识点的要求较高,不仅要掌握从气体实验定律推导出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过程,会用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进行相关的计算,还要能解决一些以自然和生活中的物理素材为背景,创设集物理知识、方法和实践于一体的综合问题。

二、本章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识点 学习水平 说明
固体的微观结构 A 知道固体从结构上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大类。知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为跟分子间的距离有关,知道固体的微观结构。
*晶体 *非晶体 A 知道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知道组成晶体的微粒构成“空间点阵”。
液体的微观结构 A 知道液体的微观结构,初步认识固体和液体微观结构的区别。
*表面张力 *毛细现象 A 知道表面张力现象及其产生原因,知道浸润和不浸润现象及其产生原因。
*新材料简介 A 知道纳米材料、液晶等新材料的特性及其他新材料的有关知识和应用。
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C 知道理想气体;掌握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学会用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进行相关计算,在用气态方程解题时,仅限于气体质量保持不变的情况。
*学生实验“观察液体的表而张力现象和毛细现象” B 学会利用给定器材进行实验、观察,完成探究液体表面性质的任务。

本章的核心概念是固体和液体的微观结构特点;核心规律是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由于物质的性质决定于它的微观结构,因此本章的核心概念就是固体、液体的微观结构的特点。对于气体则主要是压强、体积、温度三者之间的关系,即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晶体和非晶体的性质”、“观察液体的表面张力现象和毛细现象”等实验,间接地推断固体、液体的性质与微观结构的关系,感受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过程。

从气体的三个实验定律出发,经历用理论推导的方法得出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将已知的物质性质用于分析、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感悟物理学与技术、社会的联系,增强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通过新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的学习,增强时代感,感悟创新在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三、本章重点和难点

本章重点是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本章难点是液体表面张力现象和毛细现象的成因。对宏观实验现象进行微观解释有一定难度。

四、课时安排建议

本章建议安排6课时,其中A节1课时,B节1课时,C节1课时,D节2课时,复习课1课时。

文件下载(已下载 166 次)

发布时间:2014/1/9 下午2:24:39  阅读次数:2282

2006 - 2025,推荐分辨率 1024*768 以上,推荐浏览器 Chrome、Edge 等现代浏览器,截止 2021 年 12 月 5 日的访问次数:1872 万 9823 站长邮箱

沪 ICP 备 18037240 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2865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