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 复习与提高
A 组
1.一个弹性很好的橡胶球被竖直抛下,落到坚硬的水平地面上被弹回,回跳的高度比抛出点高 2 m,那么,在抛出点必须以多大的速度将球向下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和球与地面碰撞时的能量损失。
2.一台起重机,匀加速地将质量 m 为 1.0×103 kg 的货物从静止开始竖直吊起,在 2 s 末货物的速度 v 为 4.0 m/s ,不计空气阻力,g 取 10 m/s2 。
(1)求起重机在这 2 s 内的输出功率。
(2)求起重机在 2 s 末的输出功率。
3.沿倾角为 θ 的斜面向上推一个质量为 m 的木箱,推力 F 与斜面平行,推上的距离为 x,木箱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μ,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请完成下述要求。
(1)画出题中物理情境的示意图,并画出木箱所受的各个力,用字母标明力的名称。
(2)写出各力做功的表达式。
(3)写出各力做功的代数和,即总功的表达式。
(4)写出合力的表达式。
(5)写出合力做功的表达式,并与总功的表达式加以比较。
4.质量为 m 的汽车,启动后沿平直路面行驶,如果发动机的输出功率恒为 P,且行驶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大小一定,汽车能够达到的最大速度为 v。
(1)求行驶过程中汽车受到的阻力大小。
(2)当汽车的车速为
5.从地面以 v0 的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 g,以地面为重力势能的零势能面。
(1)求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 h。
(2)物体的重力势能为动能的一半时,求物体离地面的高度 h1。
(3)物体的重力势能和动能相等时,求物体离地面的高度 h2。
(4)物体的动能是重力势能的一半时,求物体离地面的高度 h3。
(5)物体的速率为
6.如图 8–1,光滑水平面 AB 与竖直面内的粗糙半圆形导轨在 B 点相接,导轨半径为 R。一个质量为 m 的物体将弹簧压缩至 A 点后由静止释放,在弹力作用下物体获得某一向右速度后脱离弹簧,它经过 B 点的速度为 v1 ,之后沿半圆形导轨运动,到达 C 点的速度为 v2 。重力加速度为 g。

(1)求弹簧压缩至 A 点时的弹性势能。
(2)求物体沿半圆形导轨运动过程中阻力所做的功。
B 组
1.如图 8–2 所示,一质量为 m 的小球,用长为 l 的轻绳悬挂于 O 点的正下方 P 点。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

(1)小球在水平拉力的作用下,从 P 点缓慢地移动到 Q 点,求水平拉力 F 做的功。
(2)小球在水平恒力 F = mg 的作用下,从 P 点运动到 Q 点, 求小球在 Q 点的速度大小。
2.A、B 两物体的质量之比 mA∶mB = 2∶1,它们以相同的初速度 v0 在水平面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其 v–t 图像如图 8–3 所示。此过程中,A、B 两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做的功之比 WA∶WB 是多少? A、B 两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之比 FA∶FB 是多少?
3.某地有一风力发电机(图 8–4),它的叶片转动时可形成半径为 20 m 的圆面。某时间内该地区的风速是 6.0 m/s,风向恰好跟叶片转动的圆面垂直,已知空气的密度为 1.2 kg/m3,假如这个风力发电机能将此圆内 10% 的空气动能转化为电能。

(1)求单位时间内冲击风力发电机叶片圆面的气流的体积。
(2)求单位时间内冲击风力发电机叶片圆面的气流的动能。
(3)求此风力发电机发电的功率。
4.如图 8–5,某一斜面的顶端到正下方水平面 O 点的高度为 h,斜面与水平面平滑连接。一小木块从斜面的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滑到水平面上的 A 点停下。已知小木块与斜面、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μ,求木块在水平面上停止点 A 的位置到 O 点的距离 x,并讨论:x 与斜面倾角 θ 的大小是否有关?

5.如图 8–6 所示,竖直轻弹簧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k,原长为 l。质量为 m 的铁球由弹簧的正上方 h 高处自由下落,与弹簧接触后压缩弹簧,当弹簧的压缩量为 x时,铁球下落到最低点。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 g。

(1)铁球下落到距地面多高时动能最大?
(2)以上过程中弹簧弹性势能的最大值是多少?
6.如图 8–7 所示,轻质动滑轮下方悬挂重物 A、轻质定滑轮下方悬挂重物 B,悬挂滑轮的轻质细线竖直。开始时,重物 A、B 处于静止状态,释放后 A、B 开始运动。已知 A、B的质量相等,假设摩擦阻力和空气阻力均忽略不计,重力加速度为 g,当 A 的位移为 h 时,A 的速度有多大?

7.某海湾共占面积 1.0×106 m2 (图 8–8),涨潮时水深 20 m,若利用这个海湾修建一座水坝,此时关上水坝的闸门时,可使水位保持 20 m不变。退潮时,坝外水位降至 18 m。假如利用此水坝建水力发电站,且重力势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是 10 %,每天有两次涨潮,涨潮和退潮时水流都推动水轮机发电,试估算该电站一天能发多少电能?

三、“复习与提高”参考答案与提示
通过章末习题加强对功、功率、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等基本概念的理解,巩固计算变力做功的方法,练习应用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将实际问题中的对象和过程转换成所学的物理模型,并运用能量守恒的观点对综合性物理问题进行分析和推理,获得结论作出解释。
A 组
1.6.3 m/s
提示:从将球向下抛出到球上升到最高点,小球减小的动能 ΔEk =
以小球先下降、后上升的往返运动为背景复习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简单应用。在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分析解决问题时,只需考虑运动的初状态和末状态,不必考虑两个状态间过程的细节。
2.(1)2.4×104 W;(2)4.8×104 W
提示:(1)起重机匀加速上升的加速度a =
(2)起重机在 2 s 末的输出功率P = Fv = 1.2×104×4 W = 4.8×104 W。
以起重机将货物匀加速竖直吊起为情景,根据初、末速度和时间可求加速度、位移、平均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求牵引力,根据功的定义或动能定理可求牵引力的功,根据 P =
3.(1)如图 8–10 所示。

(2)F = mgcosθ,Ff = μFN。重力做功 WG = − mgxsinθ,推力做功 WF = Fx,支持力做功 WN = 0,摩擦力做功 Wf = − Ffx = − μmgxcosθ。
(3)总功 W总 = WF + WG + Wf + WN = Fx – mgxsinθ − μmgxcosθ。
(4)合力 F合 = F – mgsinθ − μmgcosθ。
(5)合力做功 W合 = F合x = (F – mgsinθ − μmgcosθ)x,显然 W总 = W合。
4.
提示:(1)当汽车的牵引力等于受到的阻力时,汽车达到最大速度,即 F = Ff。由 P = Fv 得行驶过程中汽车受到的阻力大小 Ff = F =
(2)当汽车的车速为
5.(1)
提示:(1)抛出时物体的机械能 E0 =
(2)物体的重力势能为动能的一半时的机械能 E2 = mgh1 + Ek1。由题设条件知 mgh1 =
(3)物体的重力势能和动能相等时的机械能 E3 = mgh2 + Ek2。由题设条件知 mgh2 = Ek2,再由机械能守恒定律知 E0 = E3。联立解得 h2 =
(4)物体的动能是重力势能的一半时的机械能 E4 = mgh3 + Ek3。由题设条件知 Ek3 =
(5)物体的速率为
6.(1)
提示:(1)物体由 A 到 B 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弹簧压缩至 A 时的弹性势能 Ep =
(2)物体由 B 到 C 的过程中,阻力做功为 Wf,由动能定理知 − 2mgR + Wf =
B 组
1.(1)mgl(1 − cosθ);(2)
提示:(1)小球从 P 点缓慢地移动到 Q 点的过程中,水平拉力 F 变大,由动能定理可知 WF − mgl(1 − cosθ)= 0,解得 WF = mgl(1 − cosθ)。
(2)小球在水平恒力 F = mg 的作用下从 P 点运动到 Q 点,故 Flsinθ − mgl(1 − cosθ)=
2.2∶1;4∶1
提示:由动能定理可知 WA = 0 −
通过由动能定理求功、由速度图像求位移、由功的定义式求力,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1)7 536 m3/s;(2)1.63×105 J/s;(3)1.63×104 W
提示:(1)Δt 时间内冲击叶片圆面的气流的体积为 ΔV = SvΔt,又因 S = πr2,故
(2)Δt 时间内冲击叶片圆面的气流的动能为 ΔEk =
(3)风力发电机发电的功率 P = η
通过对风力发电情景的分析,培养学生建立流体模型的能力。
4.小木块在斜面上受到的滑动摩擦力 F1 = μmgcosθ,在水平面上受到的滑动摩擦力 F2 = μmg。整个过程中滑动摩擦力做功 Wf = − F1
5.(1)l −
提示:(1)铁球在下落过程中先加速后减速,当铁球速度最大(动能最大)时加速度为 0,此时弹簧的压缩量为 x1,对小球有 mg – kx1 = 0。铁球距地面的高度为 H = l – x1,因此解得 H = l −
(2)铁球下落到最低点时速度为 0,则铁球下落到高度为(h + x)处时,铁球的动能变化量为 0。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弹簧的弹性势能的增加量等于铁球重力势能的减少量,故铁球下落到最低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大小为 mg(h + x)。
6.
提示:A 受到的拉力是 B 受到的拉力的两倍,A 上升。当 A 上升 hA = h 时,B 下降 hB = 2h,设此时 A、B 的速度分别为 vA、vB,则 vB = 2vA。再根据 A、B 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mghB = mghA +
7.1010 J
提示:坝内水的质量 m = ρ(h1 – h2)S = 2.0×109 kg,这一部分水的重力势能 Ep = mg
发布时间:2022/8/10 上午11:08:46 阅读次数:2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