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B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教学建议

(一)学习目标

1.掌握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能运用闭台电路的欧姆定律对串、并联组合电路进行计算。理解端电压与外电阻的关系,知道短路和断路两种极端情况,会用图线解决有关电路问题。

2.在通过实验探究,得出电源电动势和电源外电压、电源内电压的关系的基础上,学习运用实验探究和理论探究两种方法,得出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3.通过了解欧姆在艰苦条件下得出欧姆定律的过程,领略科学家的奋斗精神和重要贡献。

(二)重点和难点

本节重点是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包括它的得出过程和实际应用。

难点是内电压的测量和端电压与外电阻的关系。

(三)教学建议

本节以欧姆对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的实验研究过程为情景,使学生了解知识的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在此基础上进行实验探究,本节在A节的基础上,先用DIS实验探究电源电动势和电源外电压、电源内电压的关系,这是研究闭合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基础,根据实验可得出E=U+U的结论。本实验装置仍是原有的可调高内阻电池,但两个电压表分别用两个电压传感器代替,数据的显示和处理借助于计算机,可以大大缩短实验测量的时间。得出E=U+U的结论后再分别对内、外电路运用欧姆定律,推导出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本节例题比较多,意在把串、并联组合电路的计算融合在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的应用中,以提高学学习效率。

1.关于DIS实验“探究电源电动势和电源外电压、电源内电压的关系”的教学建议

该演示实验比较重要,因为是学习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的基础,所用仪器仍是传统的可调高内阻电池,有条件的学校可用DIS探究电源电动势和电源外电压、电源内电压的关系,暂时不具备条件的学校还可用传统的电压表进行实验,但这个探究实验是必做的。演示时改变变阻器的位置,多测几组内电压和外电压的数据,当电阻器断开时测出的外电压大小等于电动势,比较清楚地得出内、外电压之和等于电动势。

2.关于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教学建议

本节为了得出“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先用DlS实验探究电动势和内、外电压的关系,再由欧姆定律得出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在得出电源电动势和电源外电压、电源内电压的关系后,建议由学生在“自主活动”中推导闭合电路欧姆定律,使他们知道该定律的由来,并进一步理解电动势、外电压、内电压等概念。

比较是重要的学习方法,可要求学生把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和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进行比较,建议要求学生把电阻的电压电流曲线与闭合电路的端电压电流曲线进行比较,通过比较找出异同点,以加深理解。

3.关于端电压与外电阻关系的教学建议

端电压与外电阻的关系比较重要,虽然也可看成是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应用,但为了突出其重要性,课本另列标题进行了比较详尽的讨论,并对相应的图线提出要求。在关于U-I关系的“自主活动”中,要求学生作出图线,建议从闭合电路欧姆定律中U和I函数关系得出图线的形状,必须强调此处外电阻是可变的,与部分电路欧姆定律不矛盾。得出图线后再讨论能求出什么量,为下一节课做好铺垫。

本节最后的“点击”与上节电动势相呼应,解决为什么断路时端电压可近似等于电动势,建议引导学生认真阅读。

4.关于示例的教学建议

本节例题比较多,为了加深对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理解,强化欧姆定律的应用和组合电路的计算。本节例题有5个之多,在讲解例题时要突出解题思路和解题规范的要求。第1,2两题注重基本训练,讲完这两题可组织学生在“大家谈”中比较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和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不同之处。第3题把闭合电路欧姆定律与并联电路特点相综合进行计算,提高一个层次,第4题强调断路时的端电压氍大小就是电动势的大小,在这个前提下才能进行计算,第5题则训练对电路中各电学量的变化趋势分析,这种分析需要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推理,对逻辑思维有一定要求。

(四)作业说明

本节共有21题练习题,建议第1、4、10题在课内完成。第21题不要求全体学生完成。

参考答案

A组

1.AD

2.B

3.内阻,减小,降低,电动势,增大,电动势,零,E/r

4.1Ω

5.20Ω

6.(1)1.5A(2)4.2V

7.4V,3.6V,4.25V

8.D

9.C

B组

10.A

11.2

12.6V,0.5Ω

13.0,2

14.0.12

15.(1)9V(2)6V

16.A

17.C

18.ABD

19.32

20.2.4V,0.8A

21.2.1A~3A

文件下载(已下载 261 次)

发布时间:2013/10/11 上午11:08:52  阅读次数:1478

2006 - 2025,推荐分辨率 1024*768 以上,推荐浏览器 Chrome、Edge 等现代浏览器,截止 2021 年 12 月 5 日的访问次数:1872 万 9823 站长邮箱

沪 ICP 备 18037240 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2865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