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6 波的干涉
波的叠加
在介质中常常有几列波同时传播,例如把两块石子在不同的地方投入池塘,就有两列波在水面传播。两列波相遇时,会不会像两个小球相碰时那样,改变各自的运动状态呢?
演示
在一根水平长绳的两端分别向上抖动一下,就分别有两个凸起状态1和2在绳上相向传播(图12.6-1甲)。
观察两个凸起随后的传播情况。
仔细观察两列相遇的水波,也可以看到,两列水波相遇后彼此穿过,仍然保持各自的运动状态,继续传播,就像没有跟另一列水波相遇一样。
事实表明,几列波相遇时能够保持各自的运动状态,继续传播,在它们重叠的区域里,介质的质点同时参与这几列波引起的振动,质点的位移等于这几列波单独传播时引起的位移的矢量和(图12.6-1丙)。
波的干涉
两列周期相同的波相遇时,在它们重叠的区域里会发生什么现象?我们先观察,然后再做解释。
演示
水槽中,波源是固定在同一个振动片上的两根细杆,当振动片振动时,两根细杆周期性地触动水面,形成两个波源。这两个波源发出的是频率相同的波。两列波的振动方向也相同:水面质点的振动都沿上下方向。
这两列波相遇后,在它们重叠的区域形成如图12.6-2所示的图样:水面上出现了一条条相对平静的区域和激烈振动的区域,这两种区域在水面上的位置是稳定不变的。
怎样解释上面观察到的现象呢?
如图12.6-3所示,用两组同心圆表示从波源发出的两列波的波面,浅色线圆表示波峰,黑线圆表示波谷。浅色线圆与黑线圆间的距离等于半个波长,浅色线与浅色线、黑线与黑线之间的距离等于一个波长。
如果在某一时刻,水面上的某一点(例如图中的M点)是两列波的波峰与波峰相遇,那么经过半个周期,一定是波谷与波谷相遇。波峰与波峰相遇时,质点向上的位移最大,等于两列波的振幅之和;波谷与波谷相遇时,尽管质点的位移是向下的,但也是最大,也等于两列波的振幅之和。因此,在这一点,两列波引起的振动始终是加强的,质点的振动最剧烈,振动的振幅等于两列波的振幅之和。
如果在某一时刻,水面上的某一点(例如图中的N点)是两列波的波峰与波谷相遇,经过半个周期,就变成波谷与波峰相遇。在这一点,两列波引起的振动始终是相互削弱的,质点振动的振幅等于两列波的振幅之差。如果两列波的振幅相同,质点振动的合振幅就等于零,水面保持平静。
在图12.6-3中,浅色线圆与浅色线圆的交点,或者黑线圆与黑线圆的交点,是振动的加强区,它们连成的区域用粗实线画出;浅色线圆与黑线圆的交点为振动酌减弱区,它们连成的区域用粗虚线画出。从图中可以看出,情况与实验结果是一致的。
可见,频率相同的两列波叠加,使某些区域的振动加强、某些区域的振动减弱,这种现象叫做波的干涉(interference),形成的图样常常称为干涉图样。
产生干涉的必要条件是,两列波的频率必须相同。如果两列波的频率不同,相互叠加时各个质点的振幅是随时间变化的,不会出现振动总是加强或总是减弱的区域,因而不能产生稳定的干涉图样。
不仅水波,声波、电磁波等一切波都能发生干涉。跟衍射一样,干涉也是波特有的现象。
做一做
操场上声音的干涉
在操场上安装两个相同的扬声器,并且使它们由同一个信号源带动,发出相同频率的声音。同学们分成两组,手持不同颜色的标志(如A组持白,B组持黑),分散在操场上两个扬声器之间,注意听扬声器发出的声音,并且小范围地移动。A组同学移动到声音最大位置停住;B组同学移动到声音最小(或听不到声音)位置停住。找到位置后都把标志举起,看看A组和B组同学所在位置的分布有什么规律。
这个实验成功的关键是:操场附近没有高大建筑物,并且只安装两个扬声器。
问题与练习
1.当两列水波发生干涉时,如果两列波的波峰在P点相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P的振动始终是加强的;
B.质点P的振幅最大;
C.质点P的位移始终最大;
D.质点P的位移有时为零。
2.图12.6-4表示两列频率相同的横波相遇时某一时刻的情况,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
(1)请描述一个周期内M、N两个质点的运动情况。
(2)用空心小圆圈把半个周期后图中具有最大正位移的点标出来,用实心小圆点把半个周期后图中具有最大负位移的点标出来。
(3)把图中比较“平静”的地方用虚线标出来。
3.在图12.6-4所描述的时刻,M是波峰与波峰相遇的点,是凸起最高的位置之一。
(1)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凸起最高的位置在向哪个方向移动?是不是M质点在向那个方向迁移?M质点在哪个方向上运动?
(2)请指出图中哪个位置是凹下最低的位置(只要指出一个)。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凹下最低的位置在向哪个方向移动?
(3)由图中时刻经过\(\frac{T}{4}\)时,M质点的位移是多大?
文件下载(已下载 202 次)发布时间:2017/1/14 下午4:24:37 阅读次数:2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