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A 电动势教学建议
(一)学习目标
1.知道静电力的概念,能解释电荷定向移动的原因,知道电动势的概念及单位,知道闭合电路中的内电路和外电路、外电阻和内电阻、外电压和内电压等概念,知道闭合电路中能的转换过程。
2.过电源电动势与电压的学习,认识类比的方法,通过对伏打电池内部原理的分析进一步感受建模的方法。
3.过对化学电池的学习,懂得回收废电池保护环境的重要性,通过查阅“神舟五号”的太阳能电池翼板的相关资料,领略我国太空技术的巨大成就,激发爱国主义热情。
(二)重点和难点
本节的重点是电荷定向移动的原因和闭合电路中能的转化。
难点是非静电力和电动势等概念。
(三)教学建议
本节由航天器上的太阳能电池导入,通过介绍我国“神舟五号”的太刚能电池翼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学生带着“电池为什么能向电路供电”的问题学习本节内容。教材材先把电荷定向运动的原因作为切入口,力图通过复习静电力概念,引进非静电力的概念,使学生较深入地理解维持稳定电流的微观原因。对伏打电池分析得较为详尽,希望通过对伏打电池的分析,阐明其他电源的供电原理。
1.关于“电动势”的教学建议
电动势的概念历来是一个难点,“电动势”这个名词也非常陌生,学生难以接受。虽然对电动势的学习要求是A级,但它又是学习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关键和基础,在教学中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建议先从电荷定向移动的原因进行分析,介绍非静电力的概念,由非静电力做功再进而得出电动势的概念。在讨论电荷运动的“大家谈”中要求学生知道,一般电路中实际运动的电荷是电子,而且循环运动的路线是沿着导线进行的。
在讲伏打电池的原理时,可与化学学科进行整合,为讲清极板带电的原因,可适当复习化学反应方程。
关于电动势概念,要求学生掌握以下3点:(1)电源的电动势是由电源本身的特性决定的,与电路的工作状态无关,它反映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2)电动势的大小等于电源没有接入电路时电源两极间的电压,它可以用伏特表直接测出来;(3)电源电动势和电源没有接入电路时电源两极间的电压有相同的大小和单位,但它们的物理含义不同。
2.关于“闭合电路”的教学建议
本节从部分电路拓展到闭合电路,闭合电路中的相关概念也是至关重要的,建议在学习闭合电路的基础上,介绍外电路和内电路、外电阻和内电阻、外电压和内电压的意义,这不仅对学习电动势有帮助,而且为下节学习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奠定基础。有关观察手电筒的“自主活动”内容比较生动,可帮助教师在而对理论性较强的内容时,尽可能摆脱一讲到底的局面,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建议加以利用。
3.关于“闭合电路中能量转换”的教学建议
本节用类比方法描述闭合电路中的能量转换,课本中用儿童乘升降机再坐滑梯进行类比。课本图10-2和10-3很重要,在学习闭合电路中能的转换时,两图要进行比照,建议用幻灯画在一处。图10-3中,A相当于正极,R相当于外电阻,B相当于负极,b相当于负极的接触层,r相当于内电阻,a相当于正极的接触层。儿童乘升降机上升相当于非静电力做功,儿童坐滑梯滑下相当于静电力做功。在已经学习力学的基础上,通过这样的类比可以把比较抽象的电路能量转化过程形象地描绘出来,帮助学生理解。
(四)作业说明
本节共有14道练习题,建议第2、3、6题在课内完成。
参考答案
A组
1.D
2.D
3.ACD
4.AD
5.C
6.其他形式能量,电能,伏特
7.两次升高,两次降低,电流通过外电阻和内电阻时电势降低,通过两极板和电解液的接触层a、b时电势升高
B组
8.B
9.AB
10.D
11.AD
12.EIt,I2Rt,I2rt,相等
13.正,升高,降低,正,降低,升高
14.(被静电力从)正极A(通过外电阻R搬到)负极B;(被非静电力从)负极B(搬到)负极附近的b点;(被静电力从)负极B附近的b点(通过内阻r搬到)正极A附近的a点;(被非静电力)从正极A附近的a点(搬到)正极A
文件下载(已下载 197 次)发布时间:2013/10/9 上午8:17:47 阅读次数:1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