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D 机械波的产生

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经常会听到水波、声波、电磁波等名词。在初中阶段,大家已经学习了关于声波的初步知识。下面让我们先来回忆常见的产生波的例子。如果你去寺庙撞一座大钟,大钟就会发出深沉的钟声;歌唱家引吭高歌,我们就会听到动人的歌声。图4-29中—位姑娘在溪边浣纱,抖动的纱巾呈现波形;纱巾在水中扰动,形成水波;晾在绳上的纱巾被风吹动,出现波纹。我们还可以举出很多其他的例子,在各种波的实例中,水波和声波都是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叫做机械波,简称波。
大家谈
请你举出其他波的实例。其中有哪些是机械波?
机械波是如何产生的呢?
让我们先观察一个实验,把细绳的一端固定在墙上,用手握住另一端连续地上下振动,见图4-30,观察这个振动在细绳上传播并形成一列波的过程,注意细绳上每一个部分是怎样运动的。把一个光滑小圆环套在细绳上,注意观察套在细绳上的小圆环是否随波前进。

1.机械波(mechanical wave)的形成
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由近及远的传播就形成了机械波。
为了分析波的产生过程,我们把细绳的每一小段都简化为一个质点,于是整根细绳就可被看作许多互相有联系的质点。当手握住细绳的一端上下振动时,细绳端点的振动就会带动端点附近各质点的振动,附近各点的振动又带动较远质点的振动,于是就形成在细绳由近及远传播的波。可见,波传递的是运动形式和能量。
大家谈
上述实验中光滑小圆环是否沿着细绳向前“传播”?这个现象说明什么?
根据你对绳波实验的观察,请在下面的“自主活动”中用作图方法显示出绳波产生的过程。
自主活动
图4-31中己画出了t=0、t=

有了振动就一定会形成波吗?
在初中我们就知道,声波在真空中是不能传播的。不仅声波要有介质才能传播,一切机械波都需要有介质才能传播。而且,在不同的介质里,同一种机械波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因此机械波产生和传播的条件有两个,一是要有波源,二是要有介质。
2.机械波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1)波源。
波源是产生机械振动的物体。
(2)介质。
介质是传播机械振动的物质。
声波是我们熟悉的机械波,而音乐则是通过有组织的乐音构成的艺术形式。虽然每个人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不尽相同,但是大多数人对“好听”和“难听”的基本判断却是相近的。例如,在相同的技术水准下,重唱要比齐唱好听,和弦要比单音好听。下面我们运用学过的振动和波的知识,来探究组成和弦的各单音间的频率关系。
探索研究
和弦中各单音的频率关系
【阅读】
一组乐音按音调高低的次序排列就形成音阶,音阶中每个音都有自己的音名和唱名。西洋乐制中7个基本音名是C、D、E、F、G、A、B,在歌唱时为了便于发音和区分音高,常用7个拉丁文的音节代表不同的音,这7个拉丁文音节就是大家熟悉的do、re、mi、fa、sou、la、si,叫做唱名。C调唱名和音名的关系见下表:
音名 |
C |
D |
E |
F |
G |
A |
B |
C |
唱名(C调) |
do |
re |
mi |
fa |
sou |
la |
si |
do(高) |
某些三个以上的音同时发音要比一个单音好听得多,叫做和弦。例如do、mi、sou同时发音就是大三和弦,re、fa、la同时发音就是小三和弦。
【任务】
阅读以上资料,并用DIS声学教学软件探究组成和弦的各单音频率间的关系。要求:
(1)测出组成和弦的各单音频率。
(2)分别确定大三和弦与小三和弦中各单音频率间的关系。
【器材】
DIS声学教学软件、全套7个音叉、计算机。
【设计】
1.数据表
2.分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图4-30所所示的实验中,可以明显地看到细绳上的波在传播时以凹凸相间的形状向前推进,凹下部分的最低处叫做波谷,凸起部分的最高处叫做波峰。如果观察仔细的话,我们还可以看到细绳上各点振动的方向是竖直的,而波的传播的方向是水平的,也就是说介质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相互垂直,这种波叫做横波,除了横波外,还有其他形式的机械波。
3.横波(transversal wave)
介质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相互垂直,这样的波叫做横波。
STS
地震波
地震波是由于地壳内某处岩层受到挤压而突然破裂,引起周围地壳强烈振动而产生的。发生岩层破裂的地方就是震源。震源上方地表的那一点叫震中。地震波很复杂,其中包含横波。地震波传到地球表面后就会沿地表传播。全世界每年平均发生500万次以上的地震,其中约有20余次的大地震会产生强烈的破坏作用。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强烈地震。图4-32所示是地震后的建筑遭到破坏的情况。
一方面,地震可能会带来破坏,我们要加强防范;另一方面,通过对地震波的分析,人们可以了解地壳内部的结构。因此,有时可利用人为的方法产生没有危害的小范围地震,通过对人造地震波的分析来勘探石油、天然气以及研究地球内部结构等。

发布时间:2016/3/25 下午3:00:21 阅读次数:2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