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1 曲线运动
力学是关于运动的科学,它的任务是以完备而又简单的方式描述自然界中发生的运动。
——基尔霍夫[1]
到目前为止,我们只研究了物体沿着一条直线的运动。实际上,在自然界和技术中,曲线运动随处可见。水平抛出的物体,在落到地面的过程中沿曲线运动;地球绕太阳公转,轨迹接近圆,也是曲线。抛出的物体、公转中的地球,它们的运动都是曲线运动(curvilinear motion)。
从现在开始,我们把目光转向抛体运动、圆周运动,以及更一般的曲线运动,从中你会看到,我们研究直线运动时的思路,原则上同样可以用来处理曲线运动。
通过本章和下一章的学习,你还会发现:地球上物体的运动和天体的运动原来遵从同样的科学规律!'
1 曲线运动
从现在开始,我们研究质点沿曲线运动时所遵循的规律。这一节的任务是找出描述曲线运动的方法,下一节将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得出质点做曲线运动的规律。这个思路与研究直线运动时是一样的。
描述直线运动时要用到位移和速度两个物理量,描述曲线运动时也是这样。
曲线运动的位移
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坐标系的选取是很重要的。例如我们把一个物体沿水平方向抛出,它不会一直在水平方向上运动,而是沿着一条曲线落向地面。这种情况下无法应用直线坐标系,而应该选择平面直角坐标系。例如,这个坐标系的原点可以选在物体离开手掌时的位置,同时让x轴沿水平抛出的方向、y轴沿竖直向下的方向,如图5.1-1。
当物体运动到A点时,它相对于抛出点的位移是OA,可以用l表示。然而这类问题中位移矢量l的方向在不断变化,运算不太方便,所以要尽量用它在坐标轴方向的分矢量来代表它。由于两个分矢量的方向是确定的,所以只用A点的坐标xA、yA就能表示它们,于是问题就简单些了。
过去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时总使y轴的方向朝上,其实朝下也是可以的。但这时要注意,处于x轴下方的点的纵坐标不是负值而是正值。
思考与讨论
观察图5.1-2、图5.1-3描述的现象,你能不能说清楚,砂轮打磨下来的炽热微粒、飞出去的链球,分别沿着什么方向运动?
曲线运动的速度
运动员掷链球时,链球在手的牵引下做曲线运动,一旦运动员放手,链球即刻飞出。放手的时刻不同,链球飞出的方向也不一样,可见做曲线运动的物体,不同时刻的速度具有不同的方向。所以,在研究曲线运动的速度时,我们首先考虑怎样确定物体在某一时刻的速度的方向。
演示
如图5.1-4,水平桌面上摆一条弯曲的轨道,它是由几段稍短的弧形轨道组合而成的。通过压缩弹簧或者斜面使钢球由轨道的C端滚入,在轨道的约束下做曲线运动。在轨道的下面放一张白纸,蘸有墨水的钢球从出口A离开轨道后在白纸上留下一条运动的痕迹,它记录了钢球在A点的运动方向。
拆去一段轨道,钢球的轨道出口改在B。用同样的方法可以记录钢球在轨道B点的运动方向。
白纸上的墨迹与轨道(曲线)有什么关系?
讨论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时要明确一个数学概念:曲线的切线。在初中数学里我们已经知道圆的切线,对于其他曲线,切线指的是什么?
如图5.1-5,过曲线上的A、B两点作直线,这条直线叫做曲线的割线。设想B点逐渐向A点移动,这条割线的位置也就不断变化。当B点非常非常接近A点时,这条割线就叫做曲线在A点的切线(tangent)。
有了切线的概念,我们就可以说:质点在某一点的速度,沿曲线在这一点的切线方向。
速度是矢量,它既有大小,又有方向。不论速度的大小是否改变,只要速度的方向发生改变,就表示速度矢量发生了变化,也就有了加速度。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在变,所以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
速度是矢量,它与力、位移等其他矢量一样,可以用它在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的分矢量来表示,这两个分矢量叫做分速度。我们仍以被抛出的物体的运动为例(图5.1-6)。物体的速度记做v,沿曲线的切线方向,vx、vy是它在两个坐标轴方向的分速度。如果速度方向与x轴的夹角是θ,按照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两个分速度vx、vy与速度v的关系是
vx=vcos θ
vy=vsin θ
例题
飞机起飞时以300 km/h的速度斜向上飞,飞行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º。求水平方向的分速度vx和竖直方向的分速度vy。
解 把速度v=300 km/h按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分解,如图5.1-7,可得
vx=vcos 30º=260 km/h
vy=vsin 30º=150 km/h
飞机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分速度分别是260 km/h和150 km/h。
做一做[2]
如图5.1-8,取一根稍长的细杆,一端固定一根铁钉,另一端用羽毛或纸片做成尾翼,这样就得到了一个能够显示曲线运动速度方向的“飞镖”。在空旷地带把飞镖向斜上方抛出,飞镖在空中的指向就是它做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飞镖落至地面插入泥土后的指向就是它落地瞬时的速度方向。改变飞镖的投射角,观察它在飞行过程中直到插入地面时的不同角度。
与飞镖在空中做曲线运动的轨迹相联系,体会曲线运动的方向与轨迹曲线的关系。
运动描述的实例
分析下面的实例,对于怎样用物体的位置(位移)和速度描述它在平面中的运动,可以有些更清晰的认识。
演示
在一端封闭、长约1 m的玻璃管内注满清水,水中放一个红蜡做的小圆柱体R。将玻璃管的开口端用橡胶塞塞紧(图5.1-9甲)。
将玻璃管倒置(图乙),蜡块R沿玻璃管上升。如果在玻璃管旁边竖立一个米尺,可以看到,除了开始的一小段外,蜡块上升的速度大致不变。
再次将玻璃管上下颠倒,在上升的同时,将玻璃管紧贴着黑板沿水平方向向右匀速移动(图丙)。以黑板为参照物观察蜡块的运动。
蜡块在做什么样的运动?它在黑板上留下的轨迹是直线吗?也许轨迹是黑板平面内的一条曲线?它的运动是匀速运动吗?也许速度的大小或方向有些变化?这些问题都不是仅凭“看”就能准确回答的。
蜡块的位置
首先,以蜡块开始运动的位置为原点O,水平向右的方向和竖直向上的方向分别为x轴和y轴的方向,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图5.1-10)。
我们设法写出蜡块的坐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蜡块的x坐标的值等于它与y轴的距离,y坐标的值等于它与x轴的距离。若以vx表示玻璃管向右移动的速度,以vy表示蜡块沿玻璃管上升的速度,则有
x=vx t
y=vy t
请你考虑:怎样计算蜡块对于原点的位移(大小和方向)与时间的关系?
蜡块的速度
速度v与vx、vy的关系已经在图5.1-10中标出,因此可以根据勾股定理写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v=\(\sqrt {v_x^2 + v_y^2} \)
根据三角函数的关系,从图5.1-10还可以确定速度v的方向,即角θ的正切
tan θ=\(\frac{{{v_y}}}{{{v_x}}}\)
蜡块运动的轨迹
蜡块沿着什么样的轨迹运动?在数学上,关于x、y两个变量的关系式描述一条曲线(包括直线),而在上面x、y的表达式中,除了x、y之外还有一个变量t,我们应该从这两个式子中消去t,这样就得到
\[y = \frac{{{v_y}}}{{{v_x}}}x\]
由于vx和vy都是常量,所以\(\frac{{{v_y}}}{{{v_x}}}\)也是常量,可见y=\(\frac{{{v_y}}}{{{v_x}}}\)x代表的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也就是说,蜡块的运动轨迹是直线。
这里说的“常量”,指的是它不随坐标x、y变化。也就是说,在任何位置,的值都是一样的。因此,y=\(\frac{{{v_y}}}{{{v_x}}}\)x具有正比例函数关系的形式。
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物体在什么条件下做曲线运动?观察下面的实验。
演示
一个在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的钢球,从侧面给它一个力,例如在钢球运动路线的旁边放一块磁铁,观察钢球的运动。
当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与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向斜上方抛出的石子,它所受重力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它做曲线运动;人造卫星绕地球运行,地球对它的引力与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卫星做曲线运动。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加速度的方向与它受力的方向总是一致的。当物体受力的方向与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时,加速度的方向也就与速度方向不一致了,于是物体的速度方向要发生变化,物体就做曲线运动。
本节前面对曲线运动的位移和速度的研究是运动学的内容;而这里关于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的研究则是动力学的内容。
问题与练习
1.一个质点从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开始运动并开始计时。它在t1时刻到达x1=2.0 m、y1=1.5 m的位置;在t2时刻到达x2=3.6 m、y2=4.8 m的位置。作草图表示质点在0~t1和0~t2时间内发生的位移l1和l2,然后计算它们的大小及它们与x轴的夹角θ1和θ2。
2.在许多情况下,跳伞员跳伞后最初一段时间降落伞并不张开,跳伞员做加速运动。随后,降落伞张开,跳伞员做减速运动(图5.1-13)。速度降至一定值后便不再降低,跳伞员以这一速度做匀速运动,直至落地。无风时某跳伞员竖直下落,着地时速度是5 m/s。现在有风,风使他以4 m/s的速度沿水平方向向东运动。他将以多大速度着地?计算并画图说明。
3.跳水运动是一项难度很大又极具观赏性的运动,我国运动员多次在国际跳水赛上摘金夺银,被誉为跳水“梦之队”。图5.1-14是一位跳水运动员高台跳水时头部的运动轨迹,最后运动员沿竖直方向以速度口入水。整个运动过程中,在哪几个位置头部的速度方向与入水时v的方向相同?在哪几个位置与v的方向相反?在图中标出这些位置。
4.汽车以恒定的速率绕圆形广场一周用时2 min,每行驶半周,速度方向改变多少度?汽车每行驶10 s,速度方向改变多少度?先作一个圆表示汽车运动的轨迹,然后作出汽车在相隔10 s的两个位置速度矢量的示意图。
5.一个物体的速度方向如图5.1-15中v所示。从位置A开始,它受到向前但偏右(观察者沿着物体前进的方向看,下同)的合力。到达B时,这个合力的方向突然变得与前进方向相同。达到C时,又突然改为向前但偏左的力。物体最终到达D。请你大致画出物体由A至D的运动轨迹,并标出B点、C点和D点。
[1] 基尔霍夫(Gustav Robert Kirchhoff.1824 - 1887),德国物理学家,对电路和热辐射的理论有杰出的贡献,得出了关于电路和热辐射的两个“基尔霍夫定律”。
[2] 本书中,“做一做”栏目和“说一说”栏目,其中的内容是扩展性的,不是基本教学内容。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在老师的指导下选择学习。
发布时间:2016/10/24 下午3:48:47 阅读次数:2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