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A 简单串联、并联组合电路教学建议
(一)学习目标
1.理解简单的串联、并联电路的基本特点。学会联系实际事例,对简单的串联、并联组合电路进行分析计算。
2.通过比较复杂的组合电路的简化,了解电路的等效变换方法。
3.通过了解电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悟人类创新发明的巨大作用。
(二)重点和难点
本节重点是串并联组合电路。
本节难点是电路分析和计算。
(三)教学建议
本节内容是对初中相应知识点的复习和拓展。教材通过“大家谈”和“自主活动”回顾了初中已学的电路知识。在此基础上从微观的角度阐述了产生电流的原因。通过“探索研究”复习有关串联、并联电路的特性,进而引入串并联组合电路,并通过具体的事例引导学生应用有关电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做好知识的复习和梳理
本节和下一节的内容大多是初中已学内容。在进行教学时可以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利用“大家谈”“自主活动”“探索研究”等多种形式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参与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动手实验等活动回忆和巩固已学知识。最后由教师或学生完成知识的梳理工作,形成一张知识网络结构图。在学习有关串联、并联组合电路时,要从最简单的开始,逐步增加用电器,让学生学会用等效方法来简化电路。
2.关于“示例”的说明
教师可以把题目中三个相同阻值的电阻改为三个不同阻值的电阻,再次让学生体会组合电路的计算方法;并在此基础上,适当提供一些不易直接看出各电阻间串联或并联的电路(电路中电阻不超过3个,但可以在电路中增加一些电压表和电流表),让学生练习画等效电路,对电路中电流和电压进行分析。
(四)作业说明
本节共有练习题13道,第一课时布置A组题,第二课题布置B组题。
参考答案如下:
A组
1.6.25×1019个 10V
2.R/9
3.C
4.B
5.R1上的电压为8V,电流为1A; R2上的电压为12V,电流为0.6A; R3上的电压为12V,电流为0.4A
6.一般来说有串联、并联和接在滑动臂上三种
7.7 2Ω
8.500Ω
B组
9.1 12 3 9
10.中间位置 5Ω
11.1A 6V
12.10A 6A
13.A1小于I0,A2、A3大于I0;A4小于I0(提示:可以通过计算说明各电流表示数的变化)
文件下载(已下载 589 次)发布时间:2010/9/20 下午2:42:40 阅读次数:5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