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A 简谐运动 振动图像教学建议

(一)学习目标

1.理解简谐运动是最简单的周期运动。理解简谐运动的特征和条件。理解简谐运动的图象,能根据振动图象求解未知量。

2.通过对振动图象的探究,进一步感受描述物理规律的图象方法。通过学习简谐运动与复杂振动的关系,明白由简单到复杂的科学认识过程。

3.通过对简谐运动的学习,感悟周期运动与实际生产生活的广泛联系,体验物理知识与生活的广泛联系

(二)重点和难点

本节重点是理解简谐运动的特征和条件,绘制和运用简谐运动的图象。本节难点是对简谐运动的判断。

(三)教学建议

本节由钢琴的音品引入复杂振动与最简单振动的关系,介绍简谐运动的概念。然后用水平方向的弹簧振子系统研究简谐运动的特征和条件。对振动图象不是直接给出,而是从振子的实际位置出发,建立坐标系逐步抽象得出,使学生明白图象的来龙去脉,课本中示例是作为示范训练学生运用图象,最后课本中有关参考圆的叙述仅供部分学生选用,目的是多介绍一种研究方法。

1.关于创设情景的教学建议

创设情景时运用了“中央C”这个音,先显示它的振动图线,再用频谱分析软件得出频谱组成,使学生真切感受到复杂振动的确是由许多简单振动组成的。DIS实验中有频谱分析软件,建议先做实验演示。教室内一般没有钢琴,可用其他乐器的其他音代替。

2.关于振动图象的教学建议

弹簧振子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是学习和理解振动图象的基础,在学习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加速直线运动图线时,学生对于用图线考察运动特征的方法已有初步了解,但振动是加速度时刻改变的变速运动,较为复杂。建议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他们自己的观察、分析、思考、推理,初步建立起关于振动过程的动态物理图象,然后通过把位置图旋转、建立时间坐标,得出比较抽象的振动图象。建议在教学时使学生了解振动图象可无限延伸的特点,并通过把弹簧振子的图象与其他振动图象相比较,清楚得出复杂振动和简谐运动的区别。

3.关于运用DIS实验技术的教学建议

DIS实验技术为呈现快速变化的振动过程提供了方便。在教学中,应当尽量让学生亲自动手,充分显示各种形式的振动过程,如水平和竖直弹簧振子的振动、音叉振动、一端固定的薄板或锯条的振动、水中木块的上下摆动、人声及各种乐器的振动、敲打杯碗或任何物件(如正在转动的电动机)的振动等。通过对屏幕上振动图象的观察、比较,进一步认识简谐运动是最简单的振动。

(四)作业说明

本节共有12道练习题,建议第2、3题在课内完成。

参考答案

A组

1.D

2.A质点先振动;B质点周期长;A质点振幅大。

3.8cm,0,-8cm;1s;8cm。

4.5;4;0.25。

5.

第5题答案

6.(1)向左最大位移处(2)4s(3)向右最大位移处(4)400m/s2

B组

7.1;0.4;2.5;10;0;右;减。

8.(1)C(2)D

9.

第9题答案

10.(1)在A、B连线的中点(2)0.8s,1.25Hz

11.60次/min

12.猜测与T的平方成正比,画m-T2图线,得一过原点的直线,可验证猜想。

文件下载(已下载 178 次)

发布时间:2014/1/5 下午4:02:56  阅读次数:1588

2006 - 2025,推荐分辨率 1024*768 以上,推荐浏览器 Chrome、Edge 等现代浏览器,截止 2021 年 12 月 5 日的访问次数:1872 万 9823 站长邮箱

沪 ICP 备 18037240 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2865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