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A 万有引力定律教学建议

(一)学习目标

1.知道万有引力;理解万有引力定律的内容及其表达式;知道卡文迪什实验。

2.通过卡文迪什实验的巧妙设计,认识测量微小量的一种科学方法。

3.通过对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的相关史料的了解,感悟科学先驱的探索精神。

(二)重点和难点

本节重点是万有引力的概念和万有引力定律。

本节的难点是有关的计算和应用。

(三)教学建议

本节以天体运动为线索,揭示了万有引力定律的重要性。教材通过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历程,充分肯定了牛顿的伟大功绩,体现了科学发现的漫长历程和宝贵的积累。教材中还介绍了卡文迪什实验,本实验一方面说明任何科学发现必须接受实验的验证,另一方面也提供了将微小物理量放大的精妙构想。

本节建议用2课时教学,第1课时简单介绍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过程和重要意义,第2课时重点讲述其应用和卡文迪什实验。

1.关于课本第54页“大家谈”的教学建议

本节开始时可以用多媒体资料介绍天体运动的有关情况,重点介绍太阳系,并从行星的运动中引导学生思考行星运动需要的力。并要求学生阅读导读部分内容,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教师可适当介绍第谷和开普勒的工作。

2.关于课本第56页“大家谈”的教学建议

由于在基础型课程中不要求向心力计算,很难用理论方法来演绎牛顿的发现过程,可以定性地解释。但教师在这里一定要充分强调牛顿归纳出所有有质量物体之间都存在万有引力的思考历程。

3.关于“引力消失”的“大家谈”的教学建议

可先让学生充分发挥想像:假设重力消失后将发生什么现象。然后进行交流,讨论这些假设是否有科学道理。再通过绳系小球做圆周运动,突然释放绳子后小球的运动情况来模拟重力消失后的运动情况。

4.关于万有引力定律的计算要求

万有引力定律计算不要和向心力建立定量关系。对引力常量G要介绍其物理意义,但不必要求学生强记其数值。

5.对卡文迪什实验的教学建议

对卡文迪什实验要通过多媒体手段突出其利用反射光路放大扭转形变的原理。并让学生讨论实验中的困难和可能碰到的问题。

(四)作业说明

本节共有10道练习题,第1课时可以布置第1、2、3、4、7题,第2课时布置其余题目。

参考答案如下:

A组

1.D

2.D

3.C

4.gR2/G

5.6.8×107N

6.3.36×10-35N

B组

7.通过估算可以发现两个人之间的万有引力非常微小

8.2.7×10-3m/s2

9.1.6

10.2.67×109N

文件下载(已下载 525 次)

发布时间:2010/12/23 下午3:44:08  阅读次数:4033

2006 - 2025,推荐分辨率 1024*768 以上,推荐浏览器 Chrome、Edge 等现代浏览器,截止 2021 年 12 月 5 日的访问次数:1872 万 9823 站长邮箱

沪 ICP 备 18037240 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2865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