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A 电流的磁场教学建议
(一)学习目标
1.知道磁场;知道电流的磁场,知道磁感线,学会应用右手螺旋定则判断磁场方向;学会应用磁感线表示磁场的强弱和方向。
2.在学习用磁感线描述磁场的过程中,感受建立科学模型方法在物理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3.通 过介绍“生命与磁”等磁场与实际联系的实例,感悟到磁场与人类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重点和难点
本节的重点是电流的磁场和形象地描述磁场的方法——磁感线。
本节的难点是用磁感线描述电流的磁场,以及判断电流的磁场方向。
(三)教学建议
本节教材介绍了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场的过程,反映了他对物理现象敏锐的洞察力。为了形象地描述磁场,引入了磁感线概念和判断电流的磁场方向的右手螺旋定则。
关于磁感线和右手螺旋定则在初中《物理》中已简单介绍过,本节教材的要求在此基础上作了适当提高,并进一步介绍了“生命与磁”的关系。
1.关于“奥斯特实验记录”的说明
教材中图10-5所示的奥斯特的实验记录,有他自己特有的符号表示方法,比较难懂,但其中有几点是可以肯定的:标有N、S的长实线表示小磁针;O、W表示东、西方位;“+”“-”表示电流,在电流附近的小磁针发生了有规律的偏转。
2.关于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的教学建议
在介绍奥斯特发现电流磁效应的过程时,重点放在当初奥斯特做的一系列实验记录的史料上,从中学习著名科学家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坚韧不拔的探究精神,使之在初中了解的基础上又有所深入。
3.关于磁感线的教学建议
(1)教材中图10-6是实验时实拍的照片,建议根据该图再补充条形磁铁的磁感线图(图1)。
(2)要指出每一根磁感线都是封闭的曲线,在磁体或螺线管的内部也有磁感线,图2所示就是蹄形磁铁的磁感线分布的大致情况。
(3)磁感线与电场线的异同点在下表中作比较:
磁感线 | 电场线 | |
相同点 | 为了表示磁场而假想的一组曲线 | 为了表示电场而假想的一组曲线 |
线上任意一点的切线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 线上任意一点的切线方向就是该点的电场方向 | |
线的疏密程度反映磁场的强弱 | 线的疏密程度反映电场的强弱 | |
磁感线不相交 | 电场线不相交 | |
不同点 | 磁感线是闭合曲线 | 电场线不闭合(起始于正电荷,终止于负电荷) |
4.关于教材中图10-7“自主活动”的参考答案,如图3所示:
5.关于应用右手螺旋定则的教学建议
在判断直线电流和通电螺线管周围磁场的方向时,都可以应用右手螺旋定则。图4中圆环电流周围磁场方向的判断,用弯曲的四指表示磁场方向,或表示圆环电流方向,得出的结果实质上是一致的。
6.关于教材中图10-11“自主活动”的教学建议及参考答案
(1)要求学生先画出电流周围的磁感线,再判断小磁针N极的指向。
(2)图(a)中小磁针N极指向上方;在螺线管内的小磁针N极指向上方;在螺线管外的小磁针N极指向下方。
7.关于教材中图10-12“大家谈”的参考答案
图中的小磁针N极指向纸外。
(四)作业说明
本节共有练习题13道,课后布置A组题。根据学生的基础和学习情况,其中有些题可以选为课堂例题及巩固题。B组题供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选做,或作为本章复习题。
参考答案如下:
A组
1.周围 奥斯特
2.疏密表示磁场强弱,切线方向表示该点处磁场方向
3.(1)×(2)×(3)√(4)×(5)√(6)×
4.向左
5.右端是正极,左端是负极
6.(a)向下直线 (b)斜向上曲线 (c)逆时针的圆
7.A:左S,右N;B:左N,右S;C:左S,右N
8.如图5所示
B组
9.M点“×”,P点“×”,Q点“×”
10.a为正极,b为负极
11.(1)“+…”“-”表示电流,“N”“S”表示小磁针,“↗”箭头表示小磁针转动方向(2)上方
12.8-7,4-5,6-9,1-3,2-10
13.电压过低时,电磁铁电流过小而吸力减小,弹簧K将手柄A拉开,切断电路
文件下载(已下载 789 次)发布时间:2010/9/25 下午2:38:18 阅读次数:5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