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识两个带电金属球相碰问题中的能量?

两个大小相同的金属球一个带电,另一个不带电,二者相互接触,电荷量对半平分,但这里面的能量问题较为复杂,涉及带电导体球的“自作用能”的变化,一般不会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出现。

两个相同的金属球,若带有不同种类或不同数量的电荷,相互接触一下,会发生电荷的转移,如果是不同种类的电荷,则正负电荷会中和,如果还有没中和的电荷,则剩余的净电荷会平分。如果涉及能量问题,则较为复杂。

一、一道习题带来的困惑

有这样一道习题: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小球甲和乙分别带有电荷量不等的同种电荷 q1q2,甲球固定在绝缘水平轨道上的 A 点,乙球原位于 B 点处,如图 1 所示。现使乙球获得一定的速度 v0 向着甲球运动,与甲球相碰并反向弹回,设运动过程中电荷量不发生变化,受到的摩擦和空气阻力都可忽略,乙球与甲球的碰撞过程是完全弹性的,没有机械能损失。则当乙球返回并经过 B 点时,速度的大小与 v0 相比较,会增大还是减小?为什么?

图 1  习题附图

有下面两种不同的解答。

解答 1:乙球向左运动的过程中,静电斥力做负功,与甲球碰撞过程中,机械能没有损失,碰后乙球向右运动的过程中,静电斥力做正功,由于在任何距离处.F2 = k \(\frac{{{{({q_1} + {q_2})}^2}}}{{4{r^2}}}\) 与 F1 = k \(\frac{{{q_1}{q_2}}}{{{r^2}}}\) 相比,总是 F2 > F1,因此正功大于负功的绝对值,总功为正值,因此末速度 v > v0

解答 2:初态势能 Ep = k \(\frac{{{q_1}{q_2}}}{{l}}\),动能 Ek = \(\frac{1}{2}\)mv02

末态势能 Epʹ = k \(\frac{{{{({q_1} + {q_2})}^2}}}{{4l}}\),动能 Ekʹ = \(\frac{1}{2}\)mv2

由于 Epʹ > Ep,因此 Ekʹ < Ek,得 v < v0

显然,解答 1 正确,因为它的依据是动能定理,分析过程无误,结论正确。而解答 2 依据的是能量守恒,得出的结果是错误的。但错误出在哪里呢?

二、带电体系的静电能

上面的例题讨论的是由两个带电小球组成的带电体系,它们的静电能包括两个带电小球的相互作用势能(简称互能)以及这两个带电小球各自电荷的自作用能(简称自能)。如果所讨论的过程中,两个带电小球的电荷量都没有发生变化,那么自能就没有变化,我们就不必考虑自能的问题,只需要讨论互能的变化即可。但现在的实际情况是,两个带电小球发生碰撞,而碰撞过后两个小球所带的电荷量都发生了变化,从而两个带电小球的自能都有了变化,但上面的解答 2,只考虑了始末两个状态互能的变化,而忽略了自能的变化,因此得出了错误的结论。

要定量地讨论这类问题,必须要学会计算自能。设电荷 q 均匀地分布在半径为 R 的导体球的表面,电荷 q 是由众多的基元电荷汇集而成的,这众多的基元电荷最初是相距无穷远而没有相互作用的,找们假设这些基元电荷是一个一个地移送到这个导体小球的表面上,除了移送第 1 个基元电荷的过程不用做功,以后都要克服静电斥力而做功,并且随着小球表面电荷的增加,移送 1 个基元电荷过程中需要做的功也随之增加,写出一系列做功的数值,即

移送第 1 个基元电荷做功 W1 = 0;

移送第 2 个基元电荷做功 W2 = k \(\frac{{{e^2}}}{R}\);

移送第 3 个基元电荷做功 W3 = k \(\frac{{2{e^2}}}{R}\);

移送第 4 个基元电荷做功 W4 = k \(\frac{{3{e^2}}}{R}\);

……

移送第 N 个基元电荷做功 WN = k \(\frac{{(N - 1){e^2}}}{R}\)。

所做的总功就等于它的自能,即 E = \(\sum\nolimits_1^N {{W_i}} \) = k \(\frac{{{e^2}}}{R}\)(1 + 2 + … + N − 1)。由于式中总数 N 数值巨大,可以近似地把(N − 1)看作 N,因此 E = \(\frac{1}{2}\)k \(\frac{{{N^2}{e^2}}}{R}\),又 Ne = q,得 E = \(\frac{1}{2}\)k \(\frac{{{q^2}}}{R}\)。(这可以看作计算带电导体球自能的计算公式,但对于电荷分布于带电体内部的带电物体而言,此公式不适用。)

下面对前面的习题做定量的讨论:设两个小球的半径都是 r,质量都是 m,甲球初始带电量 q1 = 8q0,乙球初始带电量 q2 = 2q0,甲球固定,乙球距离甲球为 llr),初速度为 v0,求末速度 v

初态甲球自能 E甲自 = \(\frac{1}{2}\)k \(\frac{{{{(8{q_0})}^2}}}{r}\),动能 Ek = 0,乙球自能 E乙自 = \(\frac{1}{2}\)k \(\frac{{{{(2{q_0})}^2}}}{r}\),动能 Ek = \(\frac{1}{2}\)mv02,相互作用势能 Ep = k \(\frac{{16q_0^2}}{l}\)。

末态甲球自能 E甲自ʹ = \(\frac{1}{2}\)k \(\frac{{{{(5{q_0})}^2}}}{r}\),动能 Ek = 0,乙球自能 E乙自ʹ = \(\frac{1}{2}\)k \(\frac{{{{(5{q_0})}^2}}}{r}\),动能 Ekʹ = \(\frac{1}{2}\)mv2,相互作用势能 Epʹ = k \(\frac{{25q_0^2}}{l}\)。

末态与初态相比,自能减少了

\[\left( {\frac{1}{2}k\frac{{{{(8{q_0})}^2}}}{r} + \frac{1}{2}k\frac{{{{(2{q_0})}^2}}}{r}} \right) - \left( {\frac{1}{2}k\frac{{{{(5{q_0})}^2}}}{r} + \frac{1}{2}k\frac{{{{(5{q_0})}^2}}}{r}} \right) = \frac{1}{2}k\frac{{18q_0^2}}{r}\]

互能增加了

\[\left( {k\frac{{25q_0^2}}{l} - k\frac{{16q_0^2}}{l}} \right) = \frac{1}{2}k\frac{{18q_0^2}}{l}\]

由于 lr,因此互能增加量小于自能减少量,总的势能减少了,其减少量等于动能的增加量,有 \(\frac{1}{2}\)k \(\frac{{18q_0^2}}{r}\) − \(\frac{1}{2}\)k \(\frac{{18q_0^2}}{l}\) = \(\frac{1}{2}\)m(v2v02),解得 v = q0 \(\sqrt {v_0^2 + 18\frac{k}{{mr}} - 18\frac{k}{{ml}}} \)。

中学物理教学不讲自能,电势能指的是互能,对两个点电荷的相互作用势能也不要求定量计算,因此这类问题一般不应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出现。

文件下载(已下载 4 次)

发布时间:2024/8/8 上午10:19:11  阅读次数:141

2006 - 2024,推荐分辨率 1024*768 以上,推荐浏览器 Chrome、Edge 等现代浏览器,截止 2021 年 12 月 5 日的访问次数:1872 万 9823 站长邮箱

沪 ICP 备 18037240 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2865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