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拘一格降人才
很想知道那些名落孙山的学生中有几位爱因斯坦。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
天才的特征之一,就是把相距最远的一些才能结合在一起。——爱因斯坦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三》)
清人龚自珍此诗不仅在当年“万马齐喑”的时代有振聋发聩的作用,即使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实现“科教兴国”的关键在于人才,需要有大量的人才,尤其是能领一代风骚之杰出英才。这已被古今中外的历史所证明;如果没有先秦诸子这些杰出的思想家,哪来春秋战国的文化高峰?如果摘去了屈原、李白、杜甫、白居易、苏东坡、辛弃疾、李清照……这些光华耀目的明星,中国的古典诗词会成什么样子?如果,不是爱因斯坦、费米等人被纳粹迫害,逃到美国从事原子弹的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恐怕就会要改写。战后美国科技的突飞猛进,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广开国门,吸收全世界之精英。
中国是大国,有12亿人口,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是古代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至今仍具活力者。潜在的人才车载斗量,关键在于发现与造就。“不患无千里马,而患无伯乐”,发现人才,尤其是发现杰出的英才,并非易事。爱因斯坦是本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他在考苏黎世高工时却因生物学、化学和法文不及格而名落孙山。第二年他有幸入学,全靠那位慧眼识英才的校长发现他具有非凡的数学与物理天才,而免试破格录取。被誉为19世纪法国最伟大的数学家的伽罗瓦,曾连续两次报考著名的恩科大学,都在口试中被刷下来。当时他的数学造诣已超过了主考官的水平,他那天马行空般敏捷的思维使主考官跟不上而无法理解,官样文章的考试制度害了这位数学天才。伽罗瓦20岁英年早逝,他对数学的重大贡献直到死后十多年才被发现。
考试取士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至今仍在沿用。考试有口试与笔试之分。笔试统一命题,闭卷隐名,统一评分。其最大的优点是客观公正。这一点在中国目前社会中仍具有现实意义。笔试的主要缺点是刻板。统一的命题把考试的内容限制住了,考生只能在限定的范围内应对,无法自由发挥。刻板的命题也为猜题创造了条件,能背熟历届考题的中才,往往比能深入思考、融会贯通、灵活应用的英才在得分上占便宜。加以考试的门类面面俱到,平均计分,划线录取,英才就更难以脱颖而出。
口试的优点是机动灵活,可以根据考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步步深入的提问,这样不仅较易确定其真正的水平,而且更有利于了解其发展潜力。就人才的培养而言,发展潜力比现有水平更重要。口试的最大缺点是主观性,评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主考者的水平与个人好恶。如果管理不当,主观性就可能引起各种弊端。
是否可以将笔试与口试融为一体,取两者之长而弃其短?在今日之电脑时代有这种可能。不妨设想一种“智能考试”,由特制的电脑程序出题提问。电脑试题库内具有许多层次的不同的试题,可以根据考生的情况逐步深入,灵活提问,例如开始先问一个很一般性的问题:“你的主要兴趣是什么?”如果问答是“数学”,下一个问题可能是:“你对代数、三角、几何哪一门更有兴趣?”若回答是“几何”,再接着可能问:“这里有一个几何定理,能证明一下吗?”如果证明对了,电脑说:“很好!你能举出它的一个具体应用吗?”如果举对了,电脑会说:“不错!你认为代数、三角、几何之间有没有联系?”回答“有”,电脑就可能再问:“能否举例说明之?”……这样由浅入深不断追问下去,直到考生回答不出为止。然后由电脑对整个答辩过程作综合分析,加权计分,还可以加评语。当然,电脑毕竟不会像苏黎世高工校长那样慧眼识英才,但至少要比恩科大学那位平庸的主考官高明得多,它不会轻易放过微小的线索,会追根究底,多方探索,给考生以更多的机会。何况当电脑评选遇到困难时,主试者可以适时介入。显然,这种电脑辅助因材施考的方法比之统一固定的命题要高明得多,有助于发现天才于萌芽状态。这种智能考试兼具笔试的客观公正性与口试的灵活机动性,而没有因主观性引起的弊病——你无法贿赂一架机器。
当然,这种智能考试对电脑软件的要求很高,实际上是一种具有高级人工智能的“人-机系统”,不是短期内能发展出来的,提出来供有志有识之士加以考虑。目前更实际的是改进现有的考试取士的方法。下面是一些建议:
(一)应该让考生有更多选择的余地:考卷的命题不妨多几个,允许选做。这样考生可以扬长避短,充分发挥潜力。
(二)正确处理记忆与理解的关系。在往学习过程中,适当的记忆是必要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就文艺和人文学科而言,熟读一些名著,甚至能背诵是有益的。但对多数理工学科而言。应该重理解轻记忆,尤其反对死记硬背。其实有了电脑以及联网的资料库,各种资料随手可得,干吗要去死记呢?归根结底,这是如何更有效地利用大脑的问题,关系到培养人才之百年大计,不可掉以轻心。例如有两位考生,甲能将定理的证明全背出来,乙会自己求证,请问你取哪一位?答案当然是乙。但如果命题刻板,分量多而限时又紧,根本不给考生以思考的机会,甲的得分可能比乙的高。考试命题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前途,而且关系国家的命运。命题的老师们,你们手中之笔可有千钧之重啊!
(三)要有多种渠道取材。东方(包括祖国大陆、台湾和香港,以及日本、新加坡等)教育制度的一个共同问题是使许多学生去挤一个窄门,学生为此而身经百考,以追求高分为唯一目标。这种制度一般能培养出中等、中上以至优等的人才来;但它束缚思想,扼杀创造性,很有可能将爱因斯坦那样的旷世奇才给埋没了。因为奇才往往都有自己的见解和目标,不刻意追求高分。所以应该听听龚自珍“不拘一格”的呼声,学学苏黎世高工那位校长的慧眼识英才。看准了,就破格选拔。当然也可能有看走眼的,但是即使选错,能选出一个“爱因斯坦”来也是功德无量。对杰出的英才不要苛求,“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新近公布的一批爱因斯坦的私人信件透露,他的私德并非完美无缺。但瑕不掩瑜,无损于其伟大的科学成就。
由于考试与取才关系至大,是否可以建立一门“考试学”?专门研究有关考试的理论和方法。希望师范大学的教授们和中小学有经验的教师们一起来研究,他们有丰富的实际教学经验,最了解学生,一定能想出更好的主意来。
“闻鼙鼓而思良将”。“科教兴国”迫切需要识千里马的伯乐。不禁怀念起蔡元培。蔡先生科举出身,受的是旧教育,但思想开放,胆识过人。他担任北京大学校长,用人兼收并蓄,敢于聘用李大钊、陈独秀等人为教授。在当时北洋军阀统治下,这要冒多大风险?是何等胸怀!蔡元培爱才不分地域,他对中国第一个科学团体——科学社的成员爱护备至。他还是曾造就许多精英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发起人之一。著名画家刘海粟年轻时也受过他的栽培。由他提携培养的优秀人才不可胜数。今天我们需要更多的蔡元培,使英才们能脱颖而出,这样“科教兴国”之大业有望,龚自珍也当含笑于九泉。
文件下载(已下载 382 次)发布时间:2015/4/19 下午8:38:55 阅读次数:3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