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上海市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

  •  下载
  •  2017/5/16
  •  2675 次
  •  211 K

1.由放射性元素放出的氦核流被称为(    )

(A)阴极射线            (B)α 射线         (C)β 射线         (D)γ 射线

【答案】

B

 

2.光子的能量与其(    )

(A)频率成正比        (B)波长成正比

(C)速度成正比        (D)速度平方成正比

【答案】

A

 

3.在同位素氢、氘,氚的核内具有相同的(    )

(A)核子数        (B)电子数        (C)中子数        (D)质子数

【答案】

D

 

4.用单色光照射位于竖直平面内的肥皂液薄膜,所观察到的干涉条纹为(     )

【答案】

B

【解析】

 

5.如图,在匀强电场中,悬线一端固定于地面,另一端拉住一个带电小球,使之处于静止状态。忽略空气阻力,当悬线断裂后,小球将做(    )

(A)曲线运动                   (B)匀速直线运动

(C)匀加速直线运动        (D)变加速直线运动

【答案】

C

【解析】

 

6.一碗水置于火车车厢内的水平桌面上。当火车向右做匀减速运动时,水面形状接近于图(    )

【答案】

A

 

7.从大型加速器射出的电子束总能量约为 500 GeV(1 GeV = 1.6×10−10 J),此能量最接近(    )

(A)一只爬行的蜗牛的动能                   (B)一个奔跑的孩子的动能

(C)一辆行驶的轿车的动能                   (D)一架飞行的客机的动能

【答案】

A

 

8.一个密闭容器由固定导热板分隔为体积相同的两部分,分别装有质量不等的同种气体。当两部分气体稳定后,它们的(    )

(A)密度相同                   (B)分子数相同

(C)分子平均速率相同     (D)分子间平均距离相同

【答案】

C

【解析】

由于是导热板,因此两部分气体的温度最终会相同,而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所以分子平均动能也相同。

高中课本只讲平均动能(大学物理的结论为32kT),不讲平均速率。平均动能相等时平均速率一定相等吗?按照高中生现有的知识,应该这样做:在同种气体的情况下,m相同,即证明v2的平均值相等的情况下,v的平均值也相等,显然这个结论在数学上是错误的!真正的证明需要大学物理,可证平均速率为8kTπm,这样才能得出平均速率也不变的结论。

 

9.将四个定值电阻 a、b、c、d 分别接入电路,测得相应的电流、电压值如图所示。其中阻值最接近的两个电阻是(    )

(A)a 和 b                 (B)b 和 d

(C)a 和 c                  (D)c 和 d

【答案】

 A

 

10.做简谐运动的单摆,其摆长不变,若摆球的质量增加为原来的94倍,摆球经过平衡位置的速度减为原来的23,则单摆振动的(    )

(A)周期不变,振幅不变               (B)周期不变,振幅变小

(C)周期改变,振幅不变               (D)周期改变,振幅变大

【答案】

B

 

11.如图,一导体棒 ab 静止在 U 型铁芯的两臂之间。电键闭合后导体棒受到的安培力方向(    )

(A)向上            (B)向下

(C)向左            (D)向右

【答案】

D

 

12.如图,竖直放置的U形管内装有水银,左端开口,右端封闭一定量的气体,底部有一阀门。开始时阀门关闭,左管的水银面较高。现打开阀门,流出一些水银后关闭阀门。当重新平衡时(    )

(A)左管的水银面与右管等高        (B)左管的水银面比右管的高

(C)左管的水银面比右管的低        (D)水银面高度关系无法判断

【答案】

D

【解析】

 

13.静电场中某电场线如图所示。把点电荷从电场中的 A 点移到 B 点,其电势能增加 1.2×10−7 J,则该点电荷带_____电(选填:“正”或“负”);在此过程中电场力做功为_______J。

【答案】

负,− 1.2×10−7

 

14.机械波产生和传播的条件是:①存在一个做振动的波源,②在波源周围存在____;机械波传播的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_。

【答案】

介质,运动形式,能量(或信息)

 

15.物体以 25 m/s 的初速度做竖直上抛运动,经过______s 到达最高点,它在第三秒内的位移为_______m。(g 取 10 m/s2

【答案】

2.5,0

 

16.如图,气缸固定于水平面,用截面积为 20 cm2 的活塞封闭一定量的气体,活塞与缸壁间摩擦不计。当大气压强为 1.0×105 Pa、气体温度为 87℃ 时,活塞在大小为 40 N、方向向左的力F作用下保持静止,气体压强为_____Pa。若保持活塞不动,将气体温度降至 27℃,则 F 变为______N。

【答案】

1.2×105,0

【解析】

(1)对活塞进行受力分析,有:p1S = F + p0S,解得 p1 = p0 + FS = 1.0×105 + 4020×104 = 1.2×105 Pa;

(2)活塞不动,气体体积不变,由查理定律:p1T1p2T21.2×105360p2300,解得 p2 = 1.0×105 Pa。

对活塞进行受力分析,有:p2S = Fʹ + p0S,解得 Fʹ = 0。

 

17.如图,光滑固定斜面的倾角为 30°,A、B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 4∶1。B 用不可伸长的轻绳分别与 A 和地面相连,开始时 A、B 离地高度相同。在 C 处剪断轻绳,当 B 落地前瞬间,A、B的速度大小之比为_______,机械能之比为_________(以地面为零势能面)。

【答案】

1∶2,4∶1

 

18.“用DIS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电路如图(a)所示,其中定值电阻阻值 R1 = 1 Ω 。

(1)图(a)中 A 为____传感器,定值电阻 R1 在实验中起_____的作用;

(2)实验测得的路端电压 U 相应电流I的拟合曲线如图(b)所示,由此得到电源电动势 E =_______V,内阻 r =______Ω;

U/V

I/A

1.48

0.106

1.44

0.202

1.39

0.411

1.34

0.561

1.23

0.948

(3)实验测得的数据如表所示,则实验中选用的滑动变阻器最合理的阻值范围为(    )

A.0 ~ 5 Ω                     B.0 ~ 20 Ω

C.0 ~ 50 Ω                    D.0 ~ 200 Ω

【答案】

(1)电流,保护电路

(2)1.50,0.28

(3)B

 

19.如图,与水平面夹角 θ = 37° 的斜面和半径 R = 0.4 m 的光滑圆轨道相切于 B 点,且固定于竖直平面内。滑块从斜面上的 A 点由静止释放,经 B 点后沿圆轨道运动,通过最高点 C 时轨道对滑块的弹力为零。已知滑块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 μ = 0.25。(g 取 10 m/s2,sin37° = 0.6,cos37° = 0.8)求:

(1)滑块在 C 点的速度大小 vC

(2)滑块在 B 点的速度大小 vB

(3)A、B 两点间的高度差 h

【答案】

(1)vC = 2 m/s

(2)vB =4.29 m/s

(3)h = 1.38 m

【解析】

(1)由题意,在 C 处滑块仅在重力作用下做圆周运动。设滑块质量为 m,由牛顿第二定律

mg = mvC2R

得                                             vC = gR = 2m/s

(2)由几何关系,B、C 间高度差 H 为

H = R(1 + cos37°) = 0.72 m

滑块由 B 到 C 的运动过程中仅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

以 B 为势能零点           12mvB2 = mgH + 12mvC2

vB2gH+vC2

代入已知数据得            vB = 4.29 m/s

(3)滑块由 A 到 B 过程中受力如图

由牛顿定律                    mgsin37° − f = ma

N = mgcos37°

f = μN

解得                                 a = g(sin37° − μcos37°)

代入已知数据得            a = 4 m/s2

设A、B间距为L,由匀加速运动公式     vB2 = 2aL

及几何关系                    h = Lsin37°

得                                     h = vB22asin37° = 1.38 m

19题评分

评分等级

描述

A(14分)

从基本原理出发,说明清晰,推理合乎逻辑,演算准确。

B(10-13分)

有些未从基本原理出发,或说明推理不够理想,或部分演算有误。……。

C(5-9分)

约一半左右没有做出。或尽管做出大部分但解题思路混乱,……

D(1-4分)

做出一小部分,或只写出零星的一些公式与答案,……

E(0分)

没有一点合理,或没做。

 

20.如图,光滑平行金属导轨间距为 L,与水平面夹角为 θ,两导轨上端用阻值为 R 的电阻相连,该装置处于磁感应强度为 B 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于导轨平面。质量为 m 的金属杆 ab 以沿导轨平面向上的初速度 v0 从导轨底端开始运动,然后又返回到出发位置。在运动过程中,ab 与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不计 ab 和导轨的电阻及空气阻力。

(1)求 ab 开始运动时的加速度 a

(2)分析并说明 ab 在整个运动过程中速度、加速度的变化情况;

(3)分析并比较 ab 上滑时间和下滑时间的长短。

【答案】

(1)a = gsinθ + B2L2v0mR

(2)杆上滑时:杆做加速度减小的减速运动,到达一定高度后速度为零。

在最高点:杆的速度为零,加速度为 gsinθ,方向沿斜面向下。

杆下滑时:杆做初速为零、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

(3)上滑所需时间小于下滑所需时间。

【解析】

(1)ab 开始运动时产生的感应电动势

E = BLv0

回路中的感应电流        IER

杆所受安培力                FA = BILB2L2v0R

杆受力如图,由牛顿定律

                                 mgsinθ + FA = ma

得                             a = gsinθB2L2v0mR

(2)分析如下:

杆上滑时:合力F = mgsinθ + FA,与运动方向相反,杆减速;随着速度减小,FA 减小,合力减小,加速度减小;因此杆做加速度减小的减速运动,到达一定高度后速度为零。

在最高点:杆的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sinθ,方向沿斜面向下。

杆下滑时:合力 F = mgsinθFA,与运动方向相同,杆加速;随着速度增加,FA 增大,合力减小,加速度减小;因此杆做初速为零、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

(3)分析如下:

上滑和下滑过程经过的位移大小相等。而上滑时杆加速度大于 gsinθ,下滑时杆加速度小于 gsinθ,因此上升时的平均加速度大于下降时的平均加速度,由运动学规律可知,上滑所需时间小于下滑所需时间。

20 题评分

评分等级

描述

A(16分)

从基本原理出发,说明清晰,推理合乎逻辑,演算准确。

B(11-15分)

有些未从基本原理出发,或说明推理不够理想,或部分演算有误。……。

C(6-10分)

约一半左右没有做出。或尽管做出大部分但解题思路混乱,……

D(1-5分)

做出一小部分,或只写出零星的一些公式与答案,……

E(0分)

没有一点合理,或没做。

 

2006 - 2025,推荐分辨率 1024*768 以上,推荐浏览器 Chrome、Edge 等现代浏览器,截止 2021 年 12 月 5 日的访问次数:1872 万 9823 站长邮箱

沪 ICP 备 18037240 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2865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