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白光从空气中进入玻璃三棱镜时会产生色散现象。_______色光向棱镜底边偏折最大;_______色光在三棱镜中传播速率最大。
【答案】
紫;红
2.LC 振荡电路的振荡频率 f =________。
【答案】
3.瞬时值为 u = 50
【答案】
12.5;50
4.一个电子在匀强磁场中运动而不受到磁场力的作用,则电子运动的方向是_______。
【答案】
平行于磁场方向
5.单摆作简谐振动,频率为 0.5 赫兹,振幅为 4 厘米。当摆球具有最大正向速度的瞬时开始计时,在右图中画出振动图象。
【答案】
图象应是周期是 2 秒、振幅是 4 厘米、初位相是 0 的正弦曲线
6.在氢光谱巴耳末公式
【答案】
大于 2 的正整数
7.一个原子核经一次 α 衰变和一次 β 衰变后,成为一新原子核。则新核与原来的核相比,质子少了_______个;中子少了________个。
【答案】
1;3
8.甲、乙两溜冰者,质量分别为 50 千克和 52 千克,甲手里拿着一质量为 2 千克的球,两人均以 2 米/秒的速度在冰面上相向滑行。甲将球抛给乙,乙再将球抛给甲,这样抛接若干次后,乙的速度变为零,则甲的速度是_______。
【答案】
0
9.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速度变化得越多,加速度就越大
(B)速度变化得越快,加速度就越大
(C)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也保持不变
(D)加速度大小不断变小,速度大小也不断变小
【答案】
B
【解析】
“速度变化得越多”是指Δv越大,若所用时间t也很大,则
10.一质量为 m 千克的物体挂在弹簧秤下,手持弹簧秤的上端加速上提,弹簧秤的读数为 p 牛顿,则上提的加速度是( )
(A)
【答案】
C
11.关于物体的内能,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不同的物体,若温度相等,则内能也相等
(B)物体速度增大,则分子动能增大,内能也增大
(C)晶体熔解时,温度不变,则内能也不变
(D)对物体做功,或向物体传热,都可能改变物体的内能
【答案】
D
12.一无限长直导线通有电流 I,有一矩形线圈与其共面,如图所示。当电流 I 减小时,矩形线圈将( )
(A)向左平动 (B)向右平动
(C)静止不动 (D)发生转动
【答案】
A
13.能产生干涉现象的两束光是( )
(A)频率相同、振幅相同的两束光 (B)频率相同、位相差恒定的两束光
(C)两只完全相同的灯泡发出的光 (D)同一光源的两个发光部分发出的光
【答案】
B
14.频率为 ν 的光照射某种金属材料,产生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 Ek。若以频率为 2ν 的光照射同一金属材料,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是 ( )
(A)2Ek (B)Ek + hν (C)Ek − hν (D)Ek + 2hν
【答案】
B
15.光子能量为E的一束光,照射容器中的氢气。氢原子吸收光子后,能发出频率分别为 ν1、ν2、ν3 的三种光,且 ν1 < ν2 < ν3。则入射光束的光子能量是( )
(A)hν1 (B)hν2 (C)hν3 (D)h(ν1 + ν2 + ν3)
【答案】
C
16.有一频率为 0.5 赫兹的简谐横波,沿 x 轴正方向传播。在传播方向上有相距为 2 米的两个质点,它们相继达到正向位移最大值的时间差为 0.5 秒,则波长是( )
(A)1 米 (B)2 米 (C)4 米 (D)8 米
【答案】
D
17.下列叙述中,符合物理学史事实的有( )
(A)电子是由汤姆生发现的
(B)“相对论”是由爱因斯坦创立的
(C)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是由玻尔提出的
(D)理论上预言了电磁波存在的是麦克斯韦
【答案】
AB
18.对于理想气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质量和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压强与体积成反比
(B)在质量和压强不变的情况下,每升高 1℃,体积就增大
(C)只有在温度不太低、压强不太大的情况下,才能服从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D)分子间无相互作用的势能,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的总和就是内能
【答案】
AD
19.一正电荷在电场中沿某一电场线从 A 点移到 B 点,在此过程中有可能的是( )
(A)电场力的大小不断变大
(B)电场力的大小保持不变
(C)电荷克服电场力做功
(D)电荷的电势能不断变小
【答案】
ABD
20.一物体沿光滑斜面下滑,在此过程中( )
(A)斜面对物体的弹力做功为零 (B)斜面对物体的弹力的冲量为零
(C)物体动能的增量等于重力所做的功 (D)物体动量的增量等于重力的冲量
【答案】
AC
21.某学生在做“有固定转动轴物体的平衡条件”实验时,他把力矩盘调节到平衡,如图所示。盘上各圆的半径分别是 0.1 米,0.2 米,0.3 米,0.4 米,0.5 米。每个钩码的质量均为 0.1 千克。若规定逆时针力矩为正,顺时针力矩为负。则 F1 的力矩是________千克力•米;F2 的力矩是________千克力•米。根据平衡条件,测力计与圆盘连线上的拉力T应该是_________千克力,但该学生发现测力计的读数与该值有偏差,除摩擦等原因外,从所示的两图中可看出引起误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
− 0.12,0.06,0.3,力矩盘盘面不在竖直平面里,测力计和拉线不在同一直线上
22.给你一个伏特表,一个电阻箱,电键及导线等,如何根据全电路欧姆定律测出一节旧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
(1)在右方空白处画出实验电路图。
(2)实验过程中,将电阻箱拨到 45 欧姆时,伏特表读数为 0.90 伏特;若将电阻箱拨到如图所示__________欧姆时,伏特表的读数如右图所示是__________伏特。
(3)根据以上实验数据,可以算出该节干电池的电动势 ε =__________伏特,内电阻 r =__________欧姆。
【答案】
(1)正确画出电路图:将电源、电键和电阻箱串联,伏特表并联在电阻箱的两端。
(2)110,1.10
(3)1.3,20
23.右图中,L1、L2 是两个相同的乳白色的小灯泡,额定电压均为 3 伏特。E 是一电源,电动势为 6 伏特。电路接通后灯泡不亮,而导线和各连接点的接触均良好。给你一个伏特表(量程 0 ~ 3 ~ 15 V),要求在不断开电路的情况下,查出是哪一个器件已损坏。试述操作步骤(不讨论有两个或三个器件同时损坏的情况)。
【答案】
①伏特表量程选用 15 V 档
②将伏特表并联在电池两端,若读数显著低于 6 V,则电池不能用;若在 6 V 左右,则电池正常,再查灯泡。
③用伏特表测某一个灯泡的电压,若读数为零,则另一灯泡的灯丝已断。若读数为 6 V 左右,则这个灯泡的灯丝断。
24.以初速 v0 水平抛出一物体,试求:
(1)抛出多少时间后,物体的竖直位移和水平位移相等?
(2)当竖直速度与水平速度相等时,物体的竖直位移和水平位移之比是多少?
【答案】
(1)
(2)1∶2
【解析】
(1)x = v0t,y =
v0t =
得出:t =
(2)vy = gT = v0;T =
25.一边长 l = 0.50 米、电阻 R =0.40 欧姆的正方形线圈,在外力作用下,以 v = 2.0 米/秒的速度匀速进入磁感应强度 B = 0.04 特斯拉的匀强磁场,线圈平面与磁感线垂直。试求线圈在图示位置时外力的功率。
【答案】
4×10−3 W
【解析】
E = Blv
I =
F = BIl
维持线圈匀速运动外力大小 Fʹ = F
P = Fʹv
=
26.一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板 M、N 通过变阻器 R 与电源 E 相连。在距 N 板较远处,有一磁感应强度 B 为 0.10 特斯拉的匀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磁场的边界面 P 与 N 板平行。不考虑重力场。
1.当极板间的电压为 4.5 伏特时,一质量为 1.0×10−12 千克,电量为 1.0×10−8 库仑的点电荷 q,从 M 板由静止开始加速,并从 N 板上的小孔 C 射出,经金属屏蔽管 G 进入磁场。
(1)若要 q 经磁场后从 N 板上的小孔 D 射回电容器内,则 C、D 之间的距离应是多少?
(2)当 q 回到 M 板时的速度是多大?
2.若在磁场区域内放置另一带负电的点电荷 Q,调节极板间的电压,再使 q 从 M 板出发经 C 孔和 G 管进入磁场后,在磁场区域内仍沿l小题中的运动轨迹运动,则
(1)点电荷 Q 应放在哪里?
(2)变阻器 R 的滑键应向哪边移动?为什么?
【答案】
(1)CD = 0.6 m
(2)v = 0
(2)①点电荷 Q 应放在磁场中圆轨道的圆心处。
②变阻器的滑键向右端移动。理由:
a)点电荷 q 在洛仑兹力和库仑力作用下作圆周运动,向心力增大。
b)保持原轨道运动,v 要增大。
c)电容器两板电压 U 要加大,所以变阻器的滑键向右移。
【解析】
(1)
v =
qvB =
CD = 2R =
(2)v = 0
①点电荷 Q 应放在磁场中圆轨道的圆心处。
②变阻器的滑键向右端移动。
理由:
a)点电荷 q 在洛仑兹力和库仑力作用下作圆周运动,向心力增大。
b)保持原轨道运动,v 要增大。
c)电容器两板电压 U 要加大,所以变阻器的滑键向右移。
27.如图所示,可沿缸壁自由滑动的活塞将圆筒形气缸分隔成 A、B 两部分,气缸的底部通过装有阀门 K 的细管与一密闭容器 C 相连。活塞与气缸的顶部间连有一弹簧,当活塞位于气缸底部时,弹簧恰好无形变。开始时,B 内充有一定量的气体,A、C 内为真空。B 部分的高 l1 = 0.10 米,B 与 C 的容积正好相等。此时弹簧对活塞的作用力正好等于活塞的重力。现将阀门打开,并将整个装置倒置。当达到新的平衡时,B 部分的高 l2 等于多少米?
【答案】
0.17 米
【解析】
设活塞质量为 m,弹簧倔强系数为 k,气缸的横截面面积为 S,当 B 室内气体压强为 p0 时,弹簧伸长 l1
mg = kl;
p0S = mg + kl1
p0 =
设开启阀门将整个装置又倒置后,B 容器内气体压强为 p,B 部分的高为 l2,
p0l1S = p(l1 + l2)S
p =
pS = kl2 − mg
p =
由(2)、(3)式得:l2 =
2006 - 2025,推荐分辨率 1024*768 以上,推荐浏览器 Chrome、Edge 等现代浏览器,截止 2021 年 12 月 5 日的访问次数:1872 万 9823。 站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