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书法课上,某同学临摹“力”字时,笔尖的轨迹如图中带箭头的实线所示。笔尖由 a 点经 b 点回到 a 点,则( )
A.该过程位移为 0 B.该过程路程为 0
C.两次过 a 点时速度方向相同 D.两次过 a 点时摩擦力方向相同
【答案】
A
【解析】
A.笔尖由 a 点经 b 点回到 a 点过程,初位置和末位置相同,位移为零,故 A 正确;
B.笔尖由 a 点经 b 点回到 a 点过程,轨迹长度不为零,则路程不为零,故 B 错误;
C.两次过 a 点时轨迹的切线方向不同,则速度方向不同,故 C 错误;
D.摩擦力方向与笔尖的速度方向相反,则两次过 a 点时摩擦力方向不同,故 D 错误。
故选 A。
2.某同学冬季乘火车旅行,在寒冷的站台上从气密性良好的糖果瓶中取出糖果后拧紧瓶盖,将糖果瓶带入温暖的车厢内一段时间后,与刚进入车厢时相比,瓶内气体( )
A.内能变小 B.压强变大
C.分子的数密度变大 D.每个分子动能都变大
【答案】
B
【解析】
A.将糖果瓶带入温暖的车厢内一段时间后,温度升高,而理想气体内能只与温度相关,则内能变大,故 A 错误;
B.将糖果瓶带入温暖的车厢过程,气体做等容变化,根据查理定律可知温度升高,压强变大,故 B 正确;
C.气体分子数量不变,气体体积不变,则分子的数密度不变,故 C 错误;
D.温度升高,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但不是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故 D 错误。
故选 B。
3.如图,利用液导激光技术加工器件时,激光在液束流与气体界面发生全反射。若分别用甲、乙两种液体形成液束流,甲的折射率比乙的大,则( )
A.激光在甲中的频率大 B.激光在乙中的频率大
C.用甲时全反射临界角大 D.用乙时全反射临界角大
【答案】
D
【解析】
AB.激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其频率不变,故 AB 错误;
CD.根据 sinC = \(\frac{1}{n}\),甲的折射率比乙的大,则用乙时全反射临界角大,故 C 错误,D 正确。
故选 D。
4.如图,某压力传感器中平行板电容器内的绝缘弹性结构是模仿犰狳设计的,逐渐增大施加于两极板压力 F 的过程中,F 较小时弹性结构易被压缩,极板间距 d 容易减小;F 较大时弹性结构闭合,d 难以减小。将该电容器充电后断开电源,极板间电势差 U 与 F 的关系曲线可能正确的是( )
【答案】
D
【解析】
根据公式 Q = CU 和电容的决定式 C = \(\frac{{\varepsilon S}}{{4\pi kd}}\) 可得 U = \(\frac{{4\pi kQ}}{{\varepsilon S}}\)d。
根据题意 F 较小时易被压缩,故可知当 F 较小时,随着 F 的增大,d 在减小,且减小的越来越慢,与电源断开后 Q 不变,故此时极板间的电势差 U 在减小,且减小的越来越慢;当 F 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再增大 F 后,d 基本不变,故此时 U 保持不变,结合图像,最符合情境的是 D 选项。
故选 D。
5.平衡位置在同一水平面上的两个振动完全相同的点波源,在均匀介质中产生两列波。若波峰用实线表示,波谷用虚线表示,P 点位于其最大正位移处,曲线 ab 上的所有点均为振动减弱点,则下列图中可能满足以上描述的是( )
【答案】
C
【解析】
根据题意 P 点位于其最大正位移处,故可知此时 P 点位于两列波的波峰与波峰相交处,BD 错误;根据干涉规律可知,相邻波峰与波峰,波谷与波谷连线上的点都是加强点,故 A 图像中的曲线 ab 上的点存在振动加强点,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6.如图,趣味运动会的“聚力建高塔”活动中,两长度相等的细绳一端系在同一塔块上,两名同学分别握住绳的另一端,保持手在同一水平面以相同速率 v 相向运动。为使塔块沿竖直方向匀速下落,则 v( )
A.一直减小 B.一直增大
C.先减小后增大 D.先增大后减小
【答案】
B
【解析】
设两边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θ,塔块沿竖直方向匀速下落的速度为 v块,将 v块 沿绳方向和垂直绳方向分解,将v沿绳子方向和垂直绳方向分解,可得 v块cosθ = vsinθ,解得 v = \(\frac{{{v_块}}}{{\tan \theta }}\)。由于塔块匀速下落时 θ 在减小,故可知 v 一直增大。
故选 B。
7.如图,光滑绝缘水平面 AB 与竖直面内光滑绝缘半圆形轨道 BC 在 B 点相切,轨道半径为 r,圆心为 O,O、A 间距离为 3r。原长为 2r 的轻质绝缘弹簧一端固定于 O 点,另一端连接一带正电的物块。空间存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物块所受的电场力与重力大小相等。物块在 A 点左侧释放后,依次经过 A、B、C 三点时的动能分别为 EkA、EkB、EkC,则( )
A.EkA < EkB < EkC B.EkB < EkA < EkC
C.EkA < EkC < EkB D.EkC < EkA < EkB
【答案】
C
【解析】
由题意可得A点弹簧伸长量为 r,B 点和 C 点弹簧压缩量为 r,即三个位置弹簧弹性势能相等,则由 A 到 B 过程中弹簧弹力做功为零,电场力做正功,动能增加,EkB > EkA;同理 B 到 C 过程中弹簧弹力和电场力做功都为零,重力做负功,则动能减小,EkB > EkC;由 A 到 C 全过程则有
qElAB – mglBC = EkC − EkA > 0
因此 EkB > EkC > EkA
故选 C。
8.某理论研究认为,10042Mo 原子核可能发生双 β 衰变,衰变方程为 10042Mo→A44Ru + y0−1e。处于第二激发态的 A44Ru 原子核先后辐射能量分别为 0.590 8 MeV 和 0.539 5 MeV 的 γ1、γ2 两光子后回到基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 = 100 B.y = 2
C.γ1 的频率比 γ2 的大 D.γ1 的波长比 γ2 的大
【答案】
ABC
【解析】
AB.由核反应方程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可得 100 = A + 0,42 = 44 – y,解得 A = 100,y = 2,AB 正确;
CD.由题可得 γ1 光子的能量大于 γ2 光子的能量,光子的能量公式 E = hν,波长 λ = \(\frac{c}{\nu }\),可得 γ1 的频率大于 γ2 的频率,γ1 的波长小于 γ2 的波长,C 正确,D 错误;
故选 ABC。
9.如图,“∟”形导线框置于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水平向右的匀强磁场中。线框相邻两边均互相垂直,各边长均为 l。线框绕 b、e 所在直线以角速度ω顺时针匀速转动,be 与磁场方向垂直。t = 0 时,abef 与水平面平行,则( )
A.t = 0 时,电流方向为 abcdefa
B.t = 0 时,感应电动势为 Bl2ω
C.t = \(\frac{\pi }{\omega }\) 时,感应电动势为 0
D.t = 0 到 t = \(\frac{\pi }{\omega }\) 过程中,感应电动势平均值为 0
【答案】
AB
10.如图(a),倾角为 θ 的足够长斜面放置在粗糙水平面上。质量相等的小物块甲、乙同时以初速度 v0 沿斜面下滑,甲、乙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 μ1、μ2,整个过程中斜面相对地面静止。甲和乙的位置 x 与时间 t 的关系曲线如图(b)所示,两条曲线均为抛物线,乙的 x–t 曲线在 t = t0 时切线斜率为 0,则( )
A.μ1 + μ2 = 2tanθ
B.t = t0 时,甲的速度大小为 3v0
C.t = t0 之前,地面对斜面的摩擦力方向向左
D.t = t0 之后,地面对斜面的摩擦力方向向左
【答案】
AD
11.在测量某非线性元件的伏安特性时,为研究电表内阻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某同学设计了如图(a)所示的电路。选择多用电表的直流电压挡测量电压。实验步骤如下:
①滑动变阻器滑片置于适当位置,闭合开关;
②表笔分别连 a、b 接点,调节滑片位置,记录电流表示数 I 和 a、b 间电压 Uab;
③表笔分别连 a、c 接点,调节滑片位置,使电流表示数仍为 I,记录 a、c 间电压 Uac;
④表笔分别连 b、c 接点,调节滑片位置,使电流表示数仍为 I,记录 b、c 间电压 Ubc,计算 Uac − Ubc;
⑤改变电流,重复步骤②③④,断开开关。
作出 I–Uab、I–Uac 及 I–(Uac − Ubc)曲线如图(b)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将多用电表的红、黑表笔插入正确的插孔,测量 a、b 间的电压时,红表笔应连_________接点(填“a”或“b”);
(2)若多用电表选择开关旋转到直流电压挡“0.5 V”位置,电表示数如图(c)所示,此时电表读数为________V(结果保留三位小数);
(3)图(b)中乙是_________(填“I–Uab”或“I–Uac”)曲线;
(4)实验结果表明,当此元件阻值较小时,_________(填“甲”或“乙”)曲线与 I–(Uac − Ubc) 曲线更接近。
【答案】
(1)a
(2)0.376 ~ 0.378
(3)I–Uac
(4)甲
12.某兴趣小组设计了一个可以测量质量的装置。如图(a),细绳 1、2和 橡皮筋相连于一点,绳 1 上端固定在 A 点,绳 2 下端与水杯相连,橡皮筋的另一端与绳套相连。
为确定杯中物体质量 m 与橡皮筋长度 x 的关系,该小组逐次加入等质量的水,拉动绳套,使绳 1 每次与竖直方向夹角均为 30° 且橡皮筋与绳 1 垂直,待装置稳定后测量对应的橡皮筋长度。根据测得数据作出 x–m 关系图线,如图(b)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将一芒果放入此空杯,按上述操作测得 x = 11.60 cm,由图(b)可知,该芒果的质量 m0 =_________g(结果保留到个位)。若杯中放入芒果后,绳 1 与竖直方向夹角为 30° 但与橡皮筋不垂直,由图像读出的芒果质量与 m0 相比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2)另一组同学利用同样方法得到的 x–m 图像在后半部分弯曲,下列原因可能的是_________。
A.水杯质量过小
B.绳套长度过大
C.橡皮筋伸长量过大,弹力与其伸长量不成正比
(3)写出一条可以使上述装置测量质量范围增大的措施_________。
【答案】
(1)106,偏大
(2)C
(3)减小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
13.如图,一雪块从倾角 θ = 37° 的屋顶上的 O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滑到 A 点后离开屋顶。O、A 间距离 x = 2.5 m,A 点距地面的高度 h = 1.95 m,雪块与屋顶的动摩擦因数 μ = 0.125。不计空气阻力,雪块质量不变,取 sin37° = 0.6,重力加速度大小 g = 10 m/s2。求:
(1)雪块从A点离开屋顶时的速度大小 v0;
(2)雪块落地时的速度大小 v1,及其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α。
【答案】
(1)5 m/s
(2)8 m/s,60°
14.如图(a),固定在光滑绝缘水平面上的单匝正方形导体框 abcd,置于始终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ad 边与磁场边界平行,ab 边中点位于磁场边界。导体框的质量 m = 1 kg,电阻 R = 0.5 Ω、边长 L = 1 m。磁感应强度 B 随时间 t 连续变化,0 ~1 s 内 B–t 图像如图(b)所示。导体框中的感应电流 I 与时间 t 关系图像如图(c)所示,其中 0 ~ 1 s 内的图像未画出,规定顺时针方向为电流正方向。
(1)求 t = 0.5 s 时 ad 边受到的安培力大小 F;
(2)画出图(b)中 1 ~ 2 s 内 B–t 图像(无需写出计算过程);
(3)从 t = 2 s 开始,磁场不再随时间变化。之后导体框解除固定,给导体框一个向右的初速度 v0 = 0.1 m/s,求 ad 边离开磁场时的速度大小 v1。
【答案】
(1)0.015 N
(2)
(3)0.01 m/s
15.如图,在 xOy 平面第一、四象限内存在垂直平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一带正电的粒子从 M(0,− y0)点射入磁场,速度方向与y轴正方向夹角 θ = 30°,从 N(0,y0)点射出磁场。已知粒子的电荷量为 q(q > 0),质量为m,忽略粒子重力及磁场边缘效应。
(1)求粒子射入磁场的速度大小 v1 和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 t1。
(2)若在 xOy 平面内某点固定一负点电荷,电荷量为 48q,粒子质量取 m = \(\frac{{{B^2}y_0^3}}{k}\)(k 为静电力常量),粒子仍沿(1)中的轨迹从 M 点运动到 N 点,求射入磁场的速度大小 v2。
(3)在(2)问条件下,粒子从 N 点射出磁场开始,经时间 t2 速度方向首次与 N 点速度方向相反,求 t2(电荷量为 Q 的点电荷产生的电场中,取无限远处的电势为 0 时,与该点电荷距离为 r 处的电势 φ = \(\frac{{kQ}}{r}\))。
【答案】
(1)\(\frac{{2qB{y_0}}}{m}\),\(\frac{{\pi m}}{{3qB}}\)
(2)\(\frac{{6kq}}{{By_0^2}}\)
(3)\(\frac{{2\sqrt 3 \pi By_0^3}}{{3kq}}\)
2006 - 2025,推荐分辨率 1024*768 以上,推荐浏览器 Chrome、Edge 等现代浏览器,截止 2021 年 12 月 5 日的访问次数:1872 万 9823。 站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