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安区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

  •  下载
  •  2024/1/15
  •  268 次
  •  1407 K

1.汽车

汽车自驾游是人们喜爱的出游方式之一,驾驶过程中常常离不开卫星导航,遵守交通规则安全文明驾驶是出游的重要保障。

 

1.使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导航时,用来传递信息的是(    )

A.机械波            B.超声波            C.无线电波        D.引力波

 

2.驾驶车辆前要对汽车的后视镜、雨刮器等进行检查。

(1)用于制作汽车后视镜、车窗等的玻璃在导热时表现为_________(选涂:A.“各向同性”   B.“各向异性”)。有的车主给后视镜喷洒防水剂,使其表面形成一层薄薄的透明防水膜,雨水滴落到防水膜时会快速滑落,这是因为雨滴与防水膜之间发生了________(选涂:A.“浸润”      B.“不浸润”)现象。

(2)智能雨刮器会在下雨时自动启动。如图所示为前挡风玻璃的横截面示意图。雨刮器的工作原理可做如下简化:不下雨时,激光光源 P 发出的光在玻璃内传播斜射到 N 处,若光的入射角 θ 大于临界角就会发生_____________而被接收器 Q 接收;下雨时 N 处的外侧有水滴,接收器 Q 接收到的光照强度_________(选涂:A.变大”       B.“不变”C.“变小”),从而启动雨刮器。

 

3.汽车在水平路面上转弯,沿曲线由 M 向 N 行驶,速度逐渐减小,这一过程中汽车所受合力方向可能是(    )

 

4.已知某汽车质量为 1.5×103  kg,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 90 kW,在某平直公路上行驶时所受阻力与速度成正比,最大行驶速度可达 120 km/h。汽车以最大速度行驶时所受阻力____________N;若汽车以加速度 a = 2 m/s2 匀加速直线运动至 60 km/h,此时汽车发动机的实际功率为_____________kW。

【答案】

1.C

2.(1)A;B

(2)全反射;C

3.C

4.2.7×103;72.5

【解析】

1.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导航时,用来传递信息的是无线电波。故选 C。

 

2.(1)用于制作汽车后视镜、车窗等的玻璃,由于玻璃是非晶体,在导热时表现为各向同性;故选 A。

给后视镜喷洒防水剂,使其表面形成一层薄薄的透明防水膜,雨水滴落到防水膜时会快速滑落,这是因为雨滴与防水膜之间发生了不浸润现象。故选 B。

(2)激光光源 P 发出的光在玻璃内传播斜射到 N 处,若光的入射角 θ 大于临界角就会发生全反射而被接收器 Q 接收;下雨时 N 处的外侧有水滴,则在 N 处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变大,接收器 Q 接收到的光照强度变小,从而启动雨刮器。故选 C。

 

3.汽车沿曲线由 M 向 N 行驶,速度逐渐减小,,这一过程中汽车所受合力方向位于轨迹的凹侧,且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夹角大于 90°。故选 C。

 

4.(1)当牵引力等于阻力时,汽车速度达到最大,则有 P = fvm

可得汽车以最大速度行驶时所受阻力为 f = \(\frac{{{P_额}}}{{{v_\rm{m}}}}\) = \(\frac{{90 \times {{10}^3}}}{{120/3.6}}\) N = 2.7×103 N

(2)若汽车以加速度 a = 2 m/s2 匀加速直线运动至 60 km/h,此时的速度大小为 v1 = vm/2

此时的阻力大小为 f1 = f/2 = 1350 N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F1f1 = ma

可得此时的牵引力大小为 F1 = f1 + ma = 4350 N

则此时汽车发动机的实际功率为 P1 = F1v1 = 4350×60/3.6 W = 72.5 W

 

2.飞机

直升飞机、无人机行驶时不受地面道路限制,可用于搜寻、救援等任务。

 

1.(多选)如图所示,质量为 M 的直升机通过质量不可忽略的软绳,打捞河中质量为 m 的物体,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由于河水的水平流动带动物体使软绳偏离竖直方向,当直升机悬停在空中且软绳和物体均相对地面静止时,与物体相连的绳端切线与水平方向成 θ 角,此时(    )

A.绳对物体的拉力一定为 mg/sinθ

B.河水对物体的作用力可能等于 mgcotθ

C.河水对物体的作用力可能小于 mgcosθ

D.空气对直升机的作用力一定大于 Mg

 

2.跳伞员从飞机上跳下,经过一段时间速度增大到 50 m/s 时张开降落伞,若张伞过程用时 1.5 s,伞开后跳伞员速度为 5 m/s,速度方向始终竖直向下,不计空气对跳伞员的作用力,张伞过程中跳伞员受到的平均冲击力大小约为体重的__________倍。(保留 1 位有效数字)

 

3.(简答)无人机在距离水平地面高度 h 处,以速度 v0 水平匀速飞行并自由释放一包裹,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

(1)求包裹释放点到落地点的水平距离 x

(2)求包裹落地时的速度大小 v

(3)若在包裹下落过程中,始终存在与无人机飞行方向平行的恒定风力,那么前面第(1)、(2)题中的水平距离 x 和速度大小 v 与无风时相比,分别如何变化?(本小题无需说明理由)

【答案】

1.BD

2.4

3.(1)x = v0 \(\sqrt {\frac{{2h}}{g}} \)

(2)v = \(\sqrt {v_0^2 + 2gh} \)

(3)若恒定风力与 v0 同向,则 xv 均变大;

若恒定风力与 v0 反向,则可能 xv 均变小;

若恒定风力与 v0 反向,则可能 xv 均不变;

若恒定风力与 v0 反向,则可能 xv 均变大。

【解析】

1.A.以物体为对象,根据正交分解法可得 Fy + Tsinθ = mgFx = Tcosθ,可得绳对物体的拉力 T = \(\frac{{mg - {F_{水y}}}}{{\sin \theta }}\)。故 A 错误;

B.若水的作用力方向水平向左,则有 F = mgcotθ。故 B 正确;

BC.当水的作用力方向与绳子拉力垂直时,水的作用力具有最小值,大小为 F水min = mgcosθ。故 C 错误;

D.以直升机为对象,受重力、绳子拉力和空气对直升机的作用力,根据受力平衡可知,空气对直升机的作用力等于重力和绳子拉力的合力,则空气对直升机的作用力一定大于 Mg,故 D 正确。

故选 BD。

 

2.张伞过程中,设向下为正方向,由动量定理可得

(mgFt = mvtmv0

F = mg + m \(\frac{{{v_t} - {v_0}}}{{\Delta t}}\) = 3.98mg

 

3.(1)包裹在竖直方向作自由落体运动,h = \(\frac{1}{2}\)gt2

包裹在水平方向作匀速直线运动,x = v0t

x = v0 \(\sqrt {\frac{{2h}}{g}} \)

(2)落地时竖直方向速度 vy = gt = g \(\sqrt {\frac{{2h}}{g}} \)

落地速度大小 v = \(\sqrt {v_0^2 + v_y^2} \)

v = \(\sqrt {v_0^2 + 2gh} \)

(也可以通过动能定理等方法求解)

(3)若恒定风力与 v0 同向,则 xv 均变大;

若恒定风力与 v0 反向,则可能 xv 均变小;

若恒定风力与 v0 反向,则可能 xv 均不变;

若恒定风力与 v0 反向,则可能 xv 均变大。

 

3.电场

电场具有力的性质也具有能的性质,库仑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都满足平方反比律,电场和引力场之间有相似的性质。

 

1.电场中反映各点电场强弱的物理量是电场强度,其定义式为 E = F/q。在引力场中可以有一个类似的物理量用来反映各点引力场的强弱。设地球质量为 M,半径为 R,引力常量为 G,如果一个质量为 m 的物体位于距地心 2R 处的某点,则下列表达式中能反映该点引力场强弱的是(    )

A.G \(\frac{M}{{{{(2R)}^2}}}\)             B.G \(\frac{m}{{{{(2R)}^2}}}\)             C.G \(\frac{Mm}{{{{(2R)}^2}}}\)

 

2.当规定距一个孤立点电荷无穷远处的电势为零时,该点电荷周围电场中距其 r 处 P 点的电势为 φ = k \(\frac{Q}{r}\),其中k为静电力常量,Q 为点电荷所带电量。若取距该点电荷为 R 的球面处为电势零点,则 P 点电势为(    )

A.φ = k \(\frac{Q}{R}\)            B.φ = k \(\frac{Q}{r}\)            C.φ = kQ(\(\frac{1}{r}\) − \(\frac{1}{R}\) )        D.φ = k \(\frac{Q}{{r - R}}\)

 

3.直线 AB 是某孤立点电荷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一个质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沿该电场线从 A 点运动到 B 点,其电势能随位置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设 A、B 两点的电势分别为 φAφB,质子在 A、B 两点的动能分别为 EkAEkB,则(    )

A.该点电荷带负电,位于 B 点的右侧,φA > φBEkA > EkB

B.该点电荷带正电,位于 A 点的左侧,φA > φBEkA < EkB

C.该点电荷带正电,位于 B 点的右侧,φA < φBEkA > EkB

D.该点电荷带负电,位于 A 点的左侧,φA < φBEkA < EkB

 

4.实际闭合回路中,在电子通过电源内部从电源正极到负极的过程中,非静电力对其做______(选涂:A.“正”       B.“负”)功,电势能________(选涂:A.“增大”    B.“减小”),实现能量转化。

 

5.“空气充电宝”是一种通过压缩空气实现储能的装置,高压空气(可视为理想气体)被密封存储于容器中。“空气充电宝”某个工作过程中,被密封在容器中的气体的 p T 图如图所示,图中 a→b 的过程中,容器单位面积受到气体分子碰撞的平均作用力________(选涂:A.“增大”      B.“不变”   C.“减小”),b→c 的过程中气体的体积________(选涂:A.“增大”   B.“不变”   C.“减小”)。

【答案】

1.A

2.C

3.C

4.A;A

5.B;A

【解析】

1.如果一个质量为 m 的物体位于距地心 2R 处的某点,则受地球的引力为 F = G \(\frac{Mm}{{{{(2R)}^2}}}\),则反映该点引力场强弱的是 E = \(\frac{F}{m}\) = \(\frac{M}{{{{(2R)}^2}}}\)。故选 A。

 

2.由题意可知,当规定距一个孤立点电荷无穷远处的电势为零时,该点电荷周围电场中距其 r 处 P 点的电势为 φP = k \(\frac{Q}{r}\),距该点电荷为 R 处的 M 点的电势 φM = k \(\frac{Q}{R}\),P、M 两点间的电势差 UPM = φPφM = \(\frac{Q}{r}\) − k \(\frac{Q}{R}\) 。

若取距该点电荷为 R 的 M 点的球面处为电势零点,则 φM = 0,但两点间的电势差与零电势的选取无关,保持不变,则 φP = φM + UPM = \(\frac{Q}{r}\) − k \(\frac{Q}{R}\) 。

故选 C。

 

3.质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沿该电场线从 A 点运动到 B 点,由图可知电势能变大,则动能减小,即 EkA > EkB

电场力做负功,则电场力方向从 B 指向 A,则电场线向左,沿电场线电势降低,可知 φA < φB

要产生向左的电场线,可以将负点电荷放置于 A 点的左侧,也可以将正点电荷放置于 B 点的右侧。

故选 C。

 

11.实际闭合回路中,在电子通过电源内部从电源正极到负极的过程中,非静电力对其做正功,故选 A;

非静电力对其做正功,即克服静电力做功,则电势能增大,实现能量转化,故选 A。

 

12.图中 a→b 的过程中,气体的压强不变,而容器单位面积受到气体分子碰撞的平均作用力就是气体的压强,则容器单位面积受到气体分子碰撞的平均作用力不变,故选 B;

根据 p = \(\frac{C}{V}\)T,bO 连线的斜率大于 cO 连线的斜率,可知 b 态体积较小,b→c 的过程中气体的体积增大,故选 A。

 

4.弹簧

在弹性限度内的弹簧能恢复原状,且弹簧的弹力大小与形变量间的关系较简洁,弹簧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1.某同学做“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实验。

(1)某次测量,弹簧下端的指针在刻度尺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指针示数为__________cm。

(2)该同学将弹簧置于水平桌面测量出弹簧原长,接着竖直悬挂添加钩码进行多次实验,描绘的弹簧弹力 F 与弹簧形变量 x 的关系图线如图乙所示,图线的横截距不为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丙所示,该同学把两根弹簧连接起来探究。在弹性限度内,将钩码逐个挂在弹簧下端,多次实验,记录钩码总重力及相应的指针 A、B 的示数 LALB,由实验数据____(选涂:A.“能”   B.“不能”)得出弹簧 Ⅱ 的劲度系数,理由是____________。

 

2.劲度系数为 k 的轻质弹簧竖直悬挂,在其下端固定一质量为 m 的小球,组成弹簧振子。

(1)从弹簧原长处由静止释放小球,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小球做简谐运动的振幅为____________,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为_____________。

(2) 如图所示,一根足够长的弹性绳一端固定,另一端与竖直悬挂的弹簧振子的小球固定连接。从弹簧原长处由静止释放小球,小球上下振动产生沿绳传播的简谐波(忽略轻绳对弹簧振子振动的影响)。

① 若稍微降低小球的释放位置,绳中简谐波的波长_______(选涂:A.“增大”   B.“不变”   C.“减小”)。

② 如果将该装置放到稳定运行的空间站里,仍从弹簧原长处由静止释放小球,请分析说明能否产生沿绳传播的简谐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1)15.95(15.91 ~ 15.99)

(2)弹簧自身的重力使弹簧发生了伸长形变。

(3)A

由(LBLA)可得每次实验弹簧 Ⅱ 的长度,减去弹簧 Ⅱ 的原长可得形变量 x2,作出 Fx2 图像,可得劲度系数。

2.(1)mg/k;2m2g2/k

(2)① B

② 因为空间站里小球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所以从弹簧原长处释放小球放手,没有力提供回复力,小球不会振动,所以不会形成简谐波。

【解析】

1.(1)由图甲可知,指针示数为 15.95 cm。

(2)由乙可知,当 F = 0 时,形变量 x 不为零,主要原因是弹簧自身的重力使弹簧发生了伸长形变。

(3)能得出弹簧 Ⅱ 的劲度系数。由(LBLA)可得每次实验弹簧 Ⅱ 的长度,减去弹簧 Ⅱ 的原长可得形变量 x2,作出 Fx2 图像,可得劲度系数。

 

2.(1)小球做简谐运动时,在平衡位置合力为零,则有 mg = kx,解得 x = \(\frac{mg}{k}\)。即小球从静止开始运动到平衡位置的距离为 \(\frac{mg}{k}\),即振幅为 \(\frac{mg}{k}\)。

根据题意可知,小球运动到最低点时,弹性势能最大,由对称性可知,小球下落的高度为 h = 2x = \(\frac{2mg}{k}\)。

由机械能守恒可知,此时弹性势能等于重力势能的减少,则有 Ep = mg·2x = \(\frac{2m^2g^2}{k}\)。

(2)①若稍微降低小球的释放位置,振幅减小,不影响振动频率,波传播的速度,可知绳中简谐波的波长不变。故选 B。

②因为空间站里小球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所以从弹簧原长处释放小球放手,没有力提供回复力,小球不会振动,所以不会形成简谐波。

 

5.电与磁

人类对电现象、磁现象的研究由来已久,电能生磁,磁也能生电。

 

1.图(a)是扬声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线圈两端加有与声音频率相同的电压。图(b)是动圈式话筒构造示意图,当有人在话筒前说话时,声音使膜片振动带动磁场内的线圈发生相应的振动。扬声器和动圈式话筒工作时分别利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均选涂:A.“电流的磁效应”   B.“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用”   C.“电磁感应”)。

 

2.如图甲所示,在匀强磁场中,一矩形金属线圈分别以不同的转速,绕与磁感线垂直的轴匀速转动,产生的感应电动势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分别如图乙中的曲线 a、b 所示。曲线 a 表示的电动势的频率为________Hz,曲线 b 表示的电动势的最大值为________V。

 

3.如图所示为磁流体发电的示意图。两块相同的平行金属板 P、Q 之间有一个很强的磁场,将一束等离子体(即高温下电离的气体,含有大量正、负带电粒子)喷入磁场,P、Q 两板间便产生电压。如果把 P、Q 和定值电阻 R 连接,P、Q 就是一个直流电源的两个电极。

(1)P 板是电源的___________(选涂:A.“正极”  B.“负极”)。

(2)若 P、Q 两板长为 l1、宽为 l2、相距为 d,板间的磁场近似看作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 B,等离子体以速度 v 沿垂直于磁场的方向射入磁场。若稳定时等离子体在两板间均匀分布,电阻率为 ρ,忽略边缘效应。这个发电机的电动势大小为___________,流过电阻 R 的电流大小为__________________。

 

4.(简答)如图所示,足够长的光滑平行导轨倾斜放置,导轨间距为 L = 1 m,两导轨与水平面夹角为 θ = 30°,其下端连接一个灯泡,灯泡电阻为 R = 6 Ω。导体棒 ab 垂直于导轨放置,棒 ab 长度也为 1 m,电阻 r = 2 Ω,其余电阻不计。两导轨间存在磁感应强度为 B = 1 T 的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于导轨所在平面向上。将棒 ab 由静止释放,在棒 ab 的速度 v 增大至 2 m/s 的过程中,通过灯泡的电量 q = 2 C,棒 ab 下滑的最大速度 vm = 4 m/s,棒 ab 与导轨始终接触良好。(取 g = 10 m/s2

(1)求棒 ab 的质量 m

(2)求棒 ab 由静止起运动至 v = 2 m/s 的过程中,灯泡产生的热量 QR

(3)为了提高棒 ab 下滑过程中灯泡的最大功率,试通过计算提出可行的措施。某同学解答如下:灯泡的最大功率为 P = \(\frac{{{B^2}{L^2}v_{\rm{m}}^2R}}{{{{(R + r)}^2}}}\),因此可以通过增大磁感应强度 B 来提高棒 ab 下滑过程中灯泡的最大功率。该同学的结果是否正确?若正确,请写出其他两条可行的措施;若不正确,请说明理由并通过计算提出两条可行的措施。

【答案】

1.B;C

2.25;10

3.(1)B

(2)Bdv;\(\frac{{Bdv{l_1}{l_2}}}{{R{l_1}{l_2} + \rho d}}\)

4.(1)m = 0.1 kg

(2)QR = 5.85 J

注意:由微积分可以求出当速度 v = 2 m/s 时,棒的位移约为 0.62 m,而不是由电量 q = 2 C 得出的位移 x = 16 m,此题给出的 q 的数据是不自洽的,详情请见:https://enjoyphysics.cn/Article2997

(3)不正确。

以最大速度匀速下滑时灯泡中功率最大。此时棒 ab 所受安培力等于重力沿斜面的分力,\(\frac{{{B^2}{L^2}{v_{\rm{m}}}}}{{R + r}}\) = mgsin30°,vmB2 成反比,所以增大 B 的同时,vm 在减小,因此并不能确定灯泡的最大功率增大。

可以通过减小 B 或增大 θ(合理即可)提高棒 ab 下滑过程中灯泡的最大功率。

【解析】

1.扬声器线圈两端加有与声音频率相同的电压,线圈会在磁场中受力运动,扬声器工作时运用了“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用”的原理。故选 B。

根据题意,声波引起膜片振动,膜片带动线圈在磁场中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因此动圈式话筒的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故选 C。

 

2.曲线 a 表示的电动势的频率为 fa = \(\frac{1}{{{T_{\rm{a}}}}}\) = \(\frac{1}{{4 \times {{10}^{ - 2}}}}\) = 25 Hz

曲线 a 的表示的电动势的最大值为 Ema = BSωa,则曲线 b 的表示的电动势的最大值为 Emb = BSωb,最大值之比 EmaEmb = ωaωb;根据 ω = \(\frac{{2\pi }}{T}\) 可得 ωaωb = TbTa = 3∶2;故曲线 b 表示的电动势的最大值为 Emb = 10 V。

 

3.(1)根据左手定则,负电荷向 P 板偏转,P 板是电源的负极。故选 B。

(2)发电机稳定时有 qvB = qE,电场强度为 E = \(\frac{U}{d}\),则发电机的电动势大小为 U = Bdv

等离子体的电阻为 R′ = \(\frac{{\rho L}}{S}\) = \(\frac{{\rho d}}{{{l_1}{l_2}}}\),流过电阻 R 的电流大小为 I = \(\frac{U}{{R + R'}}\) = \(\frac{{Bdv{l_1}{l_2}}}{{R{l_1}{l_2} + \rho d}}\)。

 

4.(1)导体棒ab以最大速度匀速运动时,产生的感应电流 Im = \(\frac{{BL{v_{\rm{m}}}}}{{R + r}}\)

棒ab所受安培力 F = BImL

棒ab处于平衡状态 Fmgsin30° = 0

由上式得 m = \(\frac{{{B^2}{L^2}{v_{\rm{m}}}}}{{(R + r)g\sin 30^\circ }}\) = \(\frac{{{1^2} \times {1^2} \times 4}}{{(6 + 2) \times 10 \times 0.5}}\) = 0.1 kg

(2)棒 ab 由静止起运动至 v = 2 m/s 的过程中,设棒 ab 下滑的距离为 x

通过灯泡的电量 q = It = \(\frac{{\frac{{\Delta \Phi }}{{\Delta t}}}}{{R + r}}\)Δt = \(\frac{{\Delta \Phi }}{{R + r}}\) = \(\frac{{BLx}}{{R + r}}\)

由动能定理得 mgxsin30° − W克安 = \(\frac{1}{2}\)mv2 – 0

电路中产生的总热量 Q = W克安

由上式得 Q = \(\frac{{mgq(R + r)\sin 30^\circ }}{{BL}}\) − \(\frac{1}{2}\)mv2 = \(\frac{{0.1 \times 10 \times 2 \times (6 + 2) \times 0.5}}{{1 \times 1}}\)  − \(\frac{1}{2}\)×0.1×22 = 7.8 J

灯泡中产生的热量 QR = \(\frac{R}{R+r}\)Q = \(\frac{6}{6+2}\)×7.8 J = 5.85 J

(3)不正确。

以最大速度匀速下滑时灯泡中功率最大。此时棒 ab 所受安培力等于重力沿斜面的分力,\(\frac{{{B^2}{L^2}{v_{\rm{m}}}}}{{R + r}}\) = mgsin30°,vmB2 成反比,所以增大 B 的同时,vm 在减小,因此并不能确定灯泡的最大功率增大。

以最大速度匀速运动时 BImLmgsin30° = 0,根据灯泡的最大功率 Pm = Im2R = (\(\frac{{mg\sin \theta }}{{BL}}\))2R,可以通过减小 B 或增大 θ(合理即可)提高棒 ab 下滑过程中灯泡的最大功率。

 

2006 - 2024,推荐分辨率 1024*768 以上,推荐浏览器 Chrome、Edge 等现代浏览器,截止 2021 年 12 月 5 日的访问次数:1872 万 9823 站长邮箱

沪 ICP 备 18037240 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2865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