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上海高考回忆版

  •  下载
  •  2023/9/28
  •  396 次
  •  791 K

1.α 粒子散射实验

A.需要在真空中完成                                   B.使用荧光屏是为了阻挡 α 粒子

C.所用显微镜需始终正对放射源              D.证明了原子核中存在质子

【答案】

A

 

2.将四个完全相同的灯泡按如图所示的电路连接,闭合开关后各灯泡均发光,则

A.灯泡 L1 最亮        B.灯泡 L2 最亮

C.灯泡 L3 最亮         D.四个灯泡一样亮

【答案】

A

 

3.一个爆竹在空中炸成多块,其中 a、b、c 三块的质量分别为 m、2m、3m,它们在相同高度以相同的速率分别沿水平、向上、向下方向,空气阻力不计,三者落到水平地面时

A.a 的速率最大                 B.b 的速率最大

C.c 的速率最大                  D.速率一样大

【答案】

D

 

4.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压强 p 随体积 V 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直线 ad、bc 均与 p 轴平行,曲线 ab 和 cd 均为反比例函数曲线的一部分。气体处于 a、b、c、d 四个状态时的温度分别为 TaTbTcTd,则

A.Ta > Tb            B.Tb > Tc

C.Tc > Td            D.Td > Ta

【答案】

B

 

5.某次 100 m 短跑比赛,发令枪响后 3.298 s 时各运动员的位置如图。位于第 3 道的运动员前 30 m 的平均速度为 v1,在图示时刻的速度为 v2,由图中信息(    )

A.能得出 v1v2                     B.只能得出 v1

C.不能得出 v1v2                 D.只能得出 v2

【答案】

B

【解析】

数据来自于“苏炳添2021年东京奥运会百米半决赛”。上网查了下,苏炳添半决赛跑至 30 m 处用时 3.73 s,是目前世界第一,去除起跑反应时间 0.142 s,也是 3.58 s,题目中的 3.298 s 来源不明。

 

6.真空中有完全相同的导体球 XYZ,其中 X 带电 + 4 μC、Y 不带电,Z 带电 − 10 μC。先将 YX 接触,分开后 Y 再与 Z 接触,最后 Y 带电

A.− 4 μC            B.− 3 μC             C.− 2 μC             D.+ 4 μC

【答案】

A

 

7.一周期为 T、向右传播的简谐横波在 t = 0 s 时传到 P 点。波形如图所示,在 t = 8 T 时,a、b 两点间的波形为

【答案】

C

 

8.用“光镊”技术可将纳米颗粒悬浮在真空中的某点 P。当该微粒偏离 P 很小距离 x 时,其所受合力大小与 x 成正比,方向始终指向 P。现使位于 P 的颗粒获得一微小速度,则该微粒在此后的运动过程中可能

A.速度减小时加速度减小         B.速度增大时加速度减小

C.速度减小时加速度不变         D.速度增大时加速度不变

【答案】

B

 

9.某电场中 x 轴上 0 ≤ xa 区间电势 φx 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在将一带负电的点电荷沿 x 轴从 x = 0 移动到 x = a 的过程中,其电势能 Epx 变化的关系可能是

【答案】

C

 

10.坦克炮管通常在发射数百发炮弹后需报废,炮弹离开炮管时的速度可达 1 000 m/s,一根炮管在报废前发射的所有炮弹在该炮管中运动的累积时间约为

A.5 秒         B.5 分钟              C.5 小时              D.5 个月

【答案】

A

 

11.带电量分别为 + q、+ q 和 – 2q 的点电荷固定在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构成一带电体。将其先后置于如图(a)、(b)所示的匀强电磁 Ea 和非匀强电场 Eb 中,该带电体受到的电场力大小分别为 

A.Fa = 0,Fb = 0          B.Fa ≠ 0,Fb = 0

C.Fa ≠ 0,Fb ≠ 0          D.Fa = 0,Fb ≠ 0

【答案】

D

 

12.如图(a),两根互相平行、电阻不计的光滑导轨位于水平面内,左端用电阻连接,处于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一金属棒置于导轨上,与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受到一垂直于棒的水平外力 F 作用。以向右为正方向,棒所受的安培力 FA 与时间 t 的关系如图(b)所示。则外力 F 随时间 t 的关系可能是

【答案】

D

【解析】

FA = \(\frac{{{B^2}{L^2}v}}{R}\) 和图(b)可知,金属棒在 0 ~ t0 时间内先向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t0 ~ 2t0 时间内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 a 的大小不变,方向始终向左。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FF = − ma

F = − ma + F

可见,Ft 图像的斜率与 F 的斜率大小相同,并在 F 大小图线的基础上向下平移 ma 的距离。

正确选项为 D。

 

13.装在绝热密闭容器中的气体随容器做直线运动,突然停止时其直线运动的动能变为零,则气体温度将________,气体分子与器壁碰撞的剧烈程度________。

【答案】

升高,增加

 

14.月球在地球引力作用下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周期为 T。月地距离为 r,月球质量为 m。月球绕地球运动的线速度大小为________,地球对月球的万有引力大小为________。

【答案】

\(\frac{{2\pi r}}{T}\),\(\frac{{4{\pi ^2}mr}}{{{T^2}}}\)

 

15.核钟是下一代超高精度时间测量工具,通过衰变反应 23892U → 23490Th + ________可得到核钟所用的 23490Th。驱动核钟可用光子能量为 8 eV 的光波,该光波波长为________m。(普朗克常数 h = 6.63×10−34 J·s,1 eV = 1.6×10−19 J)

【答案】

42He,1.55×10−7

【解析】

E = = \(\frac{{hc}}{\lambda }\) 可得 λ = \(\frac{{hc}}{E}\) = \(\frac{{6.63 \times {{10}^{ - 34}} \times 3 \times {{10}^8}}}{{8 \times 1.6 \times {{10}^{ - 19}}}}\) m ≈ 1.55×10−7 m

 

16.中国科学家利用光梳技术获得频率为 ν1ν2ν1 < ν2)的两束高品质单色光,它们在真空中通过相同距离到达同一双缝的时间________(选填:A.“相等”   B.“不相等”)。这两束单色光通过该双缝后在同一光屏上分别产生干涉条纹,频率为________的光产生的条纹间距较大。

【答案】

A,ν1

 

17.为测量大气压强,设计如下实验:一导热气缸开口向上竖直放置,用横截面积为 S 的轻质活塞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封闭在气缸中。在活塞上逐次增加砝码,并记录多组平衡时距气缸底部高度 h 和活塞上砝码总质量 m,以 m 为纵轴,1/h 为横轴作图,得到的拟合直线斜率为 k,截距为 b。据此可得大气压强为____________,活塞上无砝码时活塞距气缸底部的高度为__________。(不计摩擦,重力加速度为 g

【答案】

− \(\frac{{bg}}{S}\),− \(\frac{k}{b}\)

【解析】

设活塞上无砝码时,活塞距气缸底部高度为 h0,大气压强为 p0,由玻意耳定律得:

p0h0S = (p0 + \(\frac{{mg}}{S}\))hS

解得:m = \(\frac{{{p_0}{h_0}S}}{g}\)·\(\frac{1}{h}\) − \(\frac{{{p_0}S}}{g}\)

k = \(\frac{{{p_0}{h_0}S}}{g}\),b = − \(\frac{{{p_0}S}}{g}\)

p0 = − \(\frac{{bg}}{S}\),h0 = − \(\frac{k}{b}\)

 

18.为了研究加速度 aF 的关系,某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附有标尺的轨道上固定一光电门传感器,小车上装有一挡光片。测量钩码所受重力的大小,并将其视为小车所受拉力大小。由静止释放小车,记录挡光片经过光电门的挡光时间。改变悬挂的钩码个数,从同一位置释放小车获取多组数据。

(1)该实验________测量小车质量(选择:A.“必须”   B.“不必”)。

(2)为了得到 a F 图像,实验中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际上小车所受拉力略小于钩码所受重力,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细线与轨道平行时小车的加速度为 a1,若滑轮位置偏低导致细线与轨道不平行,其他条件不变,小车的加速度 a2 ,则 a1________a2。(选择:A.“<”       B.“>”)

【答案】

(1)B

(2)挡光片宽度,光电门到小车的距离;

(3)小车运动时钩码向下做加速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绳的拉力小于钩码的总重力;

(4)B

 

19.如图(a),斜面倾角 θ = 30°,斜面所在空间有一边界与斜面底边平行、宽度 D = 0.40 m、磁感应强度大小 B = 0.5 T 的匀强磁场区域,磁场方向垂直斜面向上。单匝矩形闭合金属线框 cdef 质量 m = 0.10 kg、总电阻 R = 0.25 Ω,cf 边的长度等于磁场宽度。线框在平行斜面向上、垂直于 ef 边的恒定拉力作用下,从斜面底端由静止开始运动,当线框的 cd 边离开磁场区域时撤去拉力。线框运动过程中速度 v 与时间 t 的关系如图(b)所示。已知线框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μ = \(\frac{{\sqrt 3 }}{3}\),g 取 9.8 m/s2。求 

(1)线框受到的拉力大小 F

(2)线框 cd 边的长度 L

(3)线框中产生的焦耳热 Q

 

【答案】

(1)F = 1.48 N

(2)L = 0.5 m

(3)Q = 0.4 J

【解析】

(1)0 ~ 0.4 s 内线框做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a = \(\frac{v}{t}\) = \(\frac{2}{0.4}\) m/s2 = 5 m/s2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Fmgsin30° − μmgcos30° = ma

F = mgsin30° + μmgcos30° + ma

= 0.1×9.8×0.5 + \(\frac{{\sqrt 3 }}{3}\)×0.1×9.8×\(\frac{{\sqrt 3 }}{2}\) + 0.1×5

= 1.48 N

(2)0.4 s 后匀速,有

Fmgsin30° − μmgcos30° − F = 0

Fmgsin30° − μmgcos30° − BIL = 0

Fmgsin30° − μmgcos30° − \(\frac{{{B^2}{L^2}v}}{R}\) = 0

\(\frac{{{B^2}{L^2}v}}{R}\) = 0.5,解得 L = 0.5 m

(3)线框只有在穿过磁场区域的过程中才会产生热量,其电流强度

I = \(\frac{{BLv}}{R}\) = \(\frac{{0.5 \times 0.5 \times 2}}{{0.25}}\) A = 2 A

用时

t = \(\frac{{2D}}{v}\) = \(\frac{{2 \times 0.4}}{2}\) s = 0.4 s

产生的焦耳热

Q = I2Rt = 22×0.25×0.4 J = 0.4 J

(使用 Q = W安克 亦可)

撤去外力后线框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当速度降为零时,由于

mgsin30° = μmgcos30°

所以不会下滑。

 

20.如图,一质量 m1 = 0.15 kg 的小球 P 由长 l = 1.2 m 的轻质细线悬挂于 O 点。一质量 m2 = 0.1 kg 的小滑块 Q 静置于水平轨道 A 处,位于 O 点正下方。将 P 向左拉开由静止释放,P 在与 Q 碰撞前瞬间的向心加速度 a = 1.6 m/s2,碰撞后瞬间 P 的速度是碰撞前瞬间速度的 1/5。滑块与轨道间动摩擦因数 μ = 0.28,碰撞前后小球与滑块的总动能不变,g 取 9.8 m/s2。求:

(1)P 与 Q 碰撞后瞬间物块 Q 的速度大小 v

(2)P 与 Q 碰撞后第一次回到最低点时,Q 与 A 点之间的距离 s

【答案】

(1)v = 1.663 m/s

(2)s = 0.504 m

【解析】

(1)由圆周运动向心加速度

a = \(\frac{{v_P^2}}{l}\)

解得 vP = \(\frac{{4\sqrt 3 }}{5}\) m/s

碰撞后小球 P 的速度变为

vPʹ = \(\frac{1}{5}\)vP = \(\frac{{4\sqrt 3 }}{25}\) m/s

碰撞过程系统机械能守恒,有

\(\frac{1}{2}\)m1vP2 = \(\frac{1}{2}\)m1vPʹ2 + \(\frac{1}{2}\)m2vQ2

解得

vQ = \(\frac{{24\sqrt 3 }}{25}\) m/s ≈ 1.663 m/s

(2)设 P 碰撞后摆动到最高点的高度为 h,由机械能守恒可得

\(\frac{1}{2}\)m1vPʹ2 = m1gh

h ≈ 0.004 m

对应的最大摆角

θ = arccos\(\frac{{l - h}}{l}\) ≈ 4.68° < 5°

故 P 的摆动可看作简谐振动,P 与 Q 碰撞后再次回到 A 点的时间为

tP = \(\frac{T}{2}\) = π\(\sqrt {\frac{l}{g}} \) ≈ 1.10 s

对 Q 物体,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f = μm2g = m2a

可得

a = μg = 2.744 m/s2

Q 的运动时间

tQ = \(\frac{{{v_Q}}}{a}\) = \(\frac{1.663}{2.744}\) s ≈ 0.606 s < tP

故 Q 在上述过程中已经停下,其位移为

s = \(\frac{{v_Q^2}}{{2a}}\) = 0.504 m

 

2006 - 2024,推荐分辨率 1024*768 以上,推荐浏览器 Chrome、Edge 等现代浏览器,截止 2021 年 12 月 5 日的访问次数:1872 万 9823 站长邮箱

沪 ICP 备 18037240 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2865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