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安区2022学年高考模拟

  •  下载
  •  2023/4/15
  •  103 次
  •  1669 K

1.科学家常用中子轰击原子核,主要是因为中子

(A)质量较大             (B)速度较大              (C)能量较大              (D)不带电

【答案】

D

 

2.下列实验中,能证实光具有粒子性的是

(A)α粒子散射实验                                    (B)光电效应实验

(C)光的单缝衍射实验                               (D)光的双缝干涉实验

【答案】

B

 

3.单色光分别入射到直径为 dAdB 的圆孔,形成如图所示的图 A 和图 B,由图可知

(A)A 图是衍射图像,dA < dB

(B)A 图是干涉图像,dA > dB

(C)B 图是衍射图像,dA < dB

(D)B 图是干涉图像,dA > dB

【答案】

A

 

4.夏天开空调,冷气从空调中吹进室内,室内气体

(A)分子势能减小                                               (B)分子势能增大

(C)速率小的分子所占比例增大                      (D)速率小的分子所占比例减小

【答案】

C

 

5.如图,可视为质点的蚂蚁在半球形碗内缓慢从底部经 a 点爬到 b 点,蚂蚁经过这两点所受摩擦力 FfaFfb 和弹力 FNaFNb 的情况是

(A)Ffa > FfbFNa > FNb

(B)Ffa > FfbFNa < FNb

(C)Ffa < FfbFNa > FNb

(D)Ffa < FfbFNa < FNb

【答案】

C

 

6.静置在粗糙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一个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 F 作用而运动,F 的大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在 0 ~ t1 时间内物体的加速度大小

(A)逐渐变大                               (B)逐渐变小

(C)先变小后变大                      (D)先变大后变小

【答案】

C

 

7.一种新型合金材料的磁性随温度升高而减弱。如图,A 为由这种合金材料制作的长方体,B 为位于 A 左侧的金属线圈。若对 A 加热,则从左向右看

(A)B 中一定产生逆时针方向电流         (B)B 中一定产生顺时针方向电流

(C)B 线圈一定有收缩的趋势                 (D)B 线圈一定有扩张的趋势

【答案】

D

 

8.A、B 是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若将一个带负电的点电荷由 A 点静止释放,它在沿电场线从 A 向 B 运动过程中的 v t 图像如图所示,A、B 两点的电势 φ 和场强 E 的大小关系是

(A)φA < φBEA < EB                 (B)φA < φBEA > EB

(C)φA > φBEA > EB                 (D)φA > φBEA < EB

【答案】

B

 

9.两列均由一次全振动产生的简谐横波相向传播,振幅相等、波长均为 λ、周期均为 Tt = 0 时的波形如图所示,t = 3T/4 的波形为

【答案】

C

 

10.如图,一端开口的 U 形管内装有水银,开口向下竖直放置时左侧水银面更低,右侧封有一段气柱压强为 p,保持温度不变,在左管 K 处开一小孔后

(A)仅 K 点下方的水银全部流出,p 增大

(B)仅 K 点下方的水银全部流出,p 减小

(C)左侧虚线下方的水银全部流出,p 减小

(D)左侧虚线下方的水银全部流出,p 增大

【答案】

A

 

11.稳定运行的空间站中,有如图所示的装置:甲、乙两个光滑圆形轨道安置在同一竖直平面内,甲的半径更小,轨道之间有一条粗糙的水平轨道 CD 相通。一小球以一定的速度先滑上甲轨道,通过 CD 段后滑上乙轨道,最后离开圆轨道。不计空间站内的空气阻力,若小球经过甲、乙最高点时的速度为 vv,与轨道间的弹力为 FNFN,则 

(A)v > vFN > FN                             (B)v > vFN < FN

(C)v < vFN < FN                              (D)v = vFN > FN

【答案】

D

 

12.如图,甲、乙两个单摆悬挂在同一水平天花板上,两摆球间用一根细线水平相连,两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 θ1 > θ2。当细线突然断开后,两摆球都做简谐运动,以水平地板为参考面,可知

(A)甲摆的周期等于乙摆的周期

(B)甲摆球的最大重力势能等于乙摆球的最大重力势能

(C)甲摆球的最大速度小于乙摆球的最大速度

(D)甲摆球的机械能小于乙摆球的机械能

【答案】

D

 

13.天然放射性现象的发现揭示了____________内部是有复杂结构的。某放射性元素经过 11.4 天有 7/8 的原子核发生了衰变,该元素的半衰期为________天。

【答案】

原子核;3.8

 

14.在“用单分子油膜估测分子大小”实验中,要先将纯油酸配置成油酸酒精溶液再滴入水中,原因是油酸酒精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滴浓度为 η体积为 V 的油酸酒精溶液在水中最终形成的油膜面积为 S,则估测出油酸分子的直径为______________。

【答案】

更易扩散成单分子油膜;ηV/S

 

15.如图,两根平行放置的长直导线 a 和 b 通有大小均为 I、方向相反的电流,此时导线 b 产生的磁场在导线 a 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导线 a 受到的磁场力大小为 F。当新加一个与纸面垂直的匀强磁场后,导线 a 受到的磁场力大小变为 3F,则此时导线 b 受到的磁场力大小为________,新加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_____________。

【答案】

3F;2B或4B

 

16.如图,三根轻绳一端分别系住 A、B、C 三个物体,它们的另一端分别通过光滑定滑轮系于 O 点,整个装置处于平衡状态时,Oa 与竖直方向成 37°,Ob 处于水平状态。已知 B 物体的质量为 m,则 A 物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_;如果将左边的滑轮 a 缓慢水平向左移动距离 s,最终整个装置仍处于平衡状态,重力加速度为 g,则装置的机械能变化的大小为____________。(取 sin37° = 0.6,cos37° = 0.8)

【答案】

5m/4;3mgs/4

 

17.某同学在解决物理问题的过程中,计算出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周期是 70 分钟。已知地球半径约为 6 400 km,该同学的答案_____________(选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不合理;根据 GMm/R2=m(2π/T)2R,可知环绕半径越小,周期越小,所以在地面附近绕地球飞行时的周期最小,根据 mg = m(2π/T)2R,可得最小周期约为 84 分钟。

 

18.某同学做“用 DIS 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实验电路如图(a)所示。

(1)图(a)中乙是________传感器,定值电阻 R1 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2)该同学记录了 6 组实验数据,其中有两组数据是在滑片分别位于滑动变阻器两端时记录的,实验测得的路端电压 U 与相应电流I的数据描点及拟合曲线如图(b)所示,由此得到电源电动势 E = _______V,内阻 r = ______Ω,定值电阻的阻值 R1 = ______Ω。

(3)若要使实验过程中,电路的路端电压U  的变化范围尽量大一些,从而减小实验误差,下列操作最有效的是(   )

(A)滑动变阻器换成阻值范围为 0 ~ 10 Ω     (B)滑动变阻器换成阻值范围为 0 ~ 100 Ω

(C)定值电阻换成阻值为 1 Ω                           (D)定值电阻换成阻值为 10 Ω

【答案】

(1)电压;保护电路

(2)1.5;1;5

(3)C

 

19.如图,固定在竖直平面内半径 R = 0.8 m的 1/4 光滑圆弧轨道 AB,其最低点 B 与足够长的粗糙水平轨道 BC 无缝连接,OA 为圆弧轨道的水平半径。可视为质点的小物块从 A 点由静止释放,经 B 点进入水平轨道 BC,小物块与 BC 间的动摩擦因数 μ = 0.2,g 取 10 m/s2。求:

(1)小物块经 B 点时的速度 vB 的大小;

(2)小物块刚要到 B 点时加速度 a 的大小和方向;

(3)小物块过 B 点后 3 s 内所滑行的距离 s

【答案】

(1)vB = 4 m/s

(2)a = 20 m/s2

加速度方向沿过 B 点的半径指向圆心

(3)s = 4 m

 

20.如图,MN 与 PQ 是两条水平放置彼此平行间距 L = 1 m 的金属导轨,导轨电阻不计,导轨左端接 R = 1 Ω 的定值电阻,电压表接在电阻两端。质量 m = 0.2 kg,电阻 r = 1 Ω 的金属杆 ab 置于导轨上,空间存在垂直于导轨平面的匀强磁场。t = 0 时刻 ab 杆受水平向右的拉力 F 作用,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b 杆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 μ = 0.2,整个过程 ab 杆始终与导轨接触且垂直于导轨。已知第 4 s 末,ab 杆的速度 v = 2 m/s,电压表示数 U = 1 V。(取重力加速度 g = 10 m/s2。)

(1)在第 4 s 末,ab 杆产生的感应电动势 E 和受到的安培力 F 各为多大?

(2)若第 4 s 末以后,ab 杆做匀速运动,则在匀速运动阶段的拉力 F 为多大?整个过程拉力的最大值 Fm 为多大?

(3)若第 4 s 末以后,拉力的功率保持不变,ab 杆能达到的最大速度 vm 为多大?

(4)在虚线框内画出上述第(2)、(3)题中,0 ~ 6 s 内拉力 F 随时间 t 变化的大致图线,并标出相应的纵坐标数值。

【答案】

(1)E = 2 V

F = 1 N

(2)F = 1.4 N

Fm = 1.5 N

(3)vm = 2.08 m/s

(4)如图所示。

 

2006 - 2023,推荐分辨率1024*768以上,推荐浏览器Chrome、Edge等现代浏览器,截止2021年12月5日的访问次数:1872万9823 站长邮箱

沪ICP备18037240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28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