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区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

  •  下载
  •  2020/1/11
  •  252 次
  •  499 K

1.如图所示,各接触面均光滑,A、B间无弹力作用的是(       )

【答案】

A

【解析】

可以采用假设法,即拿走B后看A是否会运动,以此来判断AB之间是否存在挤压,在4个选项中,只有A选项满足B撤走后A可以保持静止状态,因此AB之间无挤压、无弹力。

故选择A。

 

2.下列与磁场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磁场是假想的,不是客观存在的物质

(B)描述磁场的磁场线是客观存在的

(C)磁场的强弱与放入其中导线的电流有关

(D)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的大小与放置的方向有关

【答案】

D

【解析】

磁场是真实存在的物质,磁感线是为了形象描述磁场而假象的曲线。

磁场的强弱与放入其中的导线电流无关,与产生磁场的物质有关。

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情况与导线放置的方向有关,因此通电导线在磁场中也可不受力。

故选择D。

 

3.如图所示的静电场中,实线表示电场线,虚线表示等势面。则(    )

(A)b、c两点的电势相等

(B)a、b两点的电势相等

(C)b、c两点的场强相等

(D)a、b两点的场强相等

【答案】

A

【解析】

沿着电场线电势逐点降低,因此a点电势高于b,b、c在同一等势面上,因此电势相同;

根据电场线的疏密可知a点场强大于b,b、c两点的电场强度方向不同,因此场强不会相等。

正确选项为A。

 

4.从牛顿第一定律可直接演绎得出(    )

(A)质量是物体惯性的量度     (B)一个物体的加速度与所受合外力成正比

(C)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D)物体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质

【答案】

D

【解析】

质量是物体惯性的量度,并且加速度与合外力的关系,均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出。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的维持。

正确选项为D。

 

5.下列单位中不可能为能量单位的是(    )

(A)kg·m2/s2             (B)V·s/Ω   (C)A2·Ω·s  (D)T·C·m2/s

【答案】

B

【解析】

可以根据给出的单位,推导出相应的物理量,B选项中V·s/Ω=A·s,应该是电量的单位qIt

正确选项为B。

 

6.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其动能Ek随运动时间t的关系图线可能是(    )

【答案】

C

【解析】

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为0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由Ek=\(\frac{1}{2}\)mv2=\(\frac{1}{2}\)mg2t2可知,图像为开口向上的抛物线。

正确选项为C。

 

7.电梯以大小为0.25g的加速度竖直向上做减速运动,站在电梯中质量为m的人对电梯的压力为(    )

(A)0.25mg        (B)0.75 mg        (C)mg        (D)1.25mg

【答案】

B

【解析】

人随电梯一起向上减速,处于失重状态,设电梯对人的支持力为N,根据牛顿第二定律,mgNma,解得N=0.75mg;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人对电梯的压力也为0.75mg

正确选项为B。

 

8.下图是描述物体做直线运动的图像,物体在2s末不能回到0时刻位置的图像是(      )

【答案】

B

【解析】


 

 

9.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若测得的g值偏小,可能是因为(    )

(A)摆球的质量太大

(B)测摆长时,将线长加小球直径作为摆长

(C)测周期记录全振动次数时,将n次全振动误记为(n+1)次

(D)摆球上端未固定牢固,摆动中出现松动,摆线变长

【答案】

D

【解析】

根据T=2π\(\sqrt {\frac{l}{g}} \)可知g=\(\frac{{4{\pi ^2}l}}{{{T^2}}}\),与摆球质量无关。选项A错误;

若将线长加小球直径作为摆长,则摆长的测量值偏大了,则g偏大。选项B错误;

由于Tt/n,所以当n偏大时则T偏小,则g偏大。选项C错误。

由于悬点未固定使得摆长测量值小于真实值,所以g偏小。正确选项为D。

 

10.位于磁场中的甲、乙两个矩形金属线框可绕各自的轴转动,两根导线将两个线框按如图方式连接。现用外力使甲线框顺时针方向转动。某时刻甲、乙线框恰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设此时乙线框的ab边受到的安培力为F,则(    )

(A)F向上,乙线框表示电动机的原理

(B)F向上,乙线框表示发电机的原理

(C)F向下,乙线框表示电动机的原理

(D)F向下,乙线框表示发电机的原理

【答案】

C

【解析】

外力作用下甲开始转动,使得甲的左右两根导线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因此甲为发电机原理。当产生的电流经过乙,使得通电线框在磁场中受力并开始转动,则乙为电动机原理。根据右手定则判断甲中电流方向,俯视图中应为顺时针电流,因此ab中的电流方向为a→b,根据左手定则可判定出ab边受力向下。

正确选项为C。

 

11.如图,在a、b两点分别放置电量为Q1Q2的点电荷,P是a、b连线上的中点。以下四种情况中P点的场强方向一定向左的是(    )

Q1Q2都带正电,且Q1<Q2

Q1Q2都带负电,且Q1>Q2

Q1带正电、Q2带负电,且Q1>Q2

Q1带负电、Q2带正电,且Q1<Q2

(A)只有①②④ (B)只有①③   (C)只有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A

【解析】

若为同种正电荷,且r相同、Q1Q2,根据E=\(\frac{{kQ}}{{{r^2}}}\),则E1E2,场强向左,①正确;

若为同种电负荷,且r相同、Q1Q2,则E1E2,场强向左,②正确;

Q1带正电、Q2带负电,则P点的场强方向为向右的,③错误。

Q1带负电、Q2带正电,则P点的场强方向为向左的,④正确。

正确选项为A。

 

12.如图,光滑绝缘的斜面底端固定一带电体A,另一带电体B在斜面上c点由静止释放后沿斜面向上运动,最远可到达d点。则从c运动到d的过程中,带电体B的(    )

(A)加速度逐渐减小,电势能逐渐增大

(B)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电势能逐渐减小

(C)加速度逐渐减小,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D)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答案】

B

【解析】

物体最远到d,表示到d点时速度为0,因此物体运动情况是先加速后减速;物体受到重力、弹力、电场力(即库仑力)作用,在c→d运动过程中,库仑力一直减小,因此前半段应是库仑力大于重力的下滑分力,加速度减小,后半段库仑力小于重力的下滑分力,加速度反向增大。

库仑力始终做正功,所以电势能减小。

正确选项为B。

 

13.一列沿x轴传播的横波某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此时质点a正向下运动。由此可知该波的传播方向为______,此后b、c两质点中先到达平衡位置的是______点。

【答案】

沿x轴负方向(向左),b

【解析】

根据a点的振动方向,由微平移法可知,波的传播方向为沿x轴负方向(向左);

由微平移法还可以判断b、c都在向上运动,从图中可看出b先到平衡位置。

 

14.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最下方的D点与B点间的竖直高度差为0.1m,摆锤的质量为7.5×10-3 kg。某次实验测得摆锤经过B点的速度大小为1.0 m/s,由此可推算出摆锤经过D点时的动能为_____×10-3 J,推算依据的理论是_______________。(g取9.8 m/s2

【答案】

11.1,机械能守恒定律

【解析】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得:

\(\frac{1}{2}\)mvB2mghEkc

带入数据,解得:Ekc=11.1×10-3 J。

 

15.右图中①、②分别为锂离子电池充电过程中充电电流I、电池电压U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此过程中充电功率最大为_________W,图线①与时间轴所包围的面积对应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

【答案】

4.2,电量(电荷量)

【解析】

根据电功率PUI,在图中找某一时刻电流、电压均最大时,即t2时刻,此时U=4.2 V,I=1.0 A,求得P=4.2 W;

qIt可知,在I-t图中,图线与坐标轴所围的面积即为电量q

 

16.如图,用力传感器A、B共同支起一个质量为m的光滑球。其中A对球的作用力方向与水平方向间夹角始终为30°,B对球的作用力方向可调。为使球保持平衡,传感器B对球作用力的作用点所在范围为______(在区域①、②、③、④、⑤中选填),作用力的最小值为______。(重力加速度为g

【答案】

②、③,\(\frac{{\sqrt 3 }}{2}\)mg

【解析】

根据三力平衡的特点,任意两力的合力必与第三力等大、反向、共线。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一定,竖直向下、A对球的力方向明确,因此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可判断FB的方向范围(如图中虚线之间的范围),进一步确定作用点的范围为②③。

当B对球的作用力与A对球的作用力相互垂直时,B对球作用力最小,FminGsin60°=\(\frac{{\sqrt 3 }}{2}\)mg

 

17.科学家测得一行星A绕一恒星B运行一周所用的时间为1200 年,A、B间距离为地球到太阳距离的100倍。设A相对于B的线速度为v1,地球相对于太阳的线速度为v2,则v1v2=_________,该恒星质量与太阳质量之比为________。

【答案】

1∶12,25∶36

【解析】

(1)由v=\(\frac{{2\pi r}}{T}\)可知,v∝\(\frac{{r}}{T}\),代入数据解得v1v2=1∶12;

(2)由v=\(\sqrt {\frac{{GM}}{r}} \)可知,Mv2r,代入数据解得M1M2=25∶36。

 

18.如图,一长直铁芯上绕有固定线圈M,铁芯右侧悬挂一闭合金属环N,金属环与铁芯共轴。将M接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其中R为滑动变阻器,E1和E2为直流电源,S为单刀双掷开关。

(1)请填写下列操作中金属环N的摆动方向(选填“向左”、“向右”或“不动”)。

操作

环N摆动方向

在S断开的情况下,S向a闭合的瞬间

①_________

在S断开的情况下,S向b闭合的瞬间

②_________

在S已向a闭合的情况下,将R的滑动头向d端移动时

③_________

在S已向b闭合的情况下,将R的滑动头向d端移动时

④_________

在S已向a闭合的情况下,将R的滑动头向c端移动时

⑤_________

在S已向b闭合的情况下,断开S

⑥_________

(2)从上述实验现象中可以归纳出:使环N向右摆动的操作引起的共同变化有(请写出2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向右,②向右,③向右,④向右,⑤向左,⑥不动

(2)电路中电流增大;穿过金属环的磁通量增加(或通电螺线管M的磁场增强)

【解析】

(1)在前4种情况下均使得M中电流增大,N线圈中的磁通量增大,因此N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为了“阻碍”磁通量的增大,N线圈将远离M,向右摆动。(也可以将N等效看成磁体,用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得出相同的结论)

第5种情况,则是电路中电阻增大、电流减小,使得N线圈中磁通量减小,为了“阻碍”磁通量的减小,N线圈将靠近M,向左摆动。

第6种情况,由于断开S,使得M线圈中无电流,因此N所在位置无磁场,因此不会受到磁场力,因此N不动。

(2)略

 

18.某同学按照下图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闭合电键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不同位置时,测得各电表的示数如下表所示。(电压表、电流表均可视为理想电表)

实验序号

1

2

A1表示数/A

0.60

0.44

A2表示数/A

0.30

0.32

V1表示数/V

2.40

2.56

V2表示数/V

1.20

0.48

(1)电路中Er分别为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R1R2R3为三个定值电阻的阻值。这五个物理量中,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可求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物理量的符号即可)

(2)实验中,由于用电器故障,发现两个电压表的示数相同且不为零,则可能的故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ER2R3

(2)RP短路或R2断路

【解析】

(1)R3=\(\frac{{{U_1}}}{{{I_2}}}\)可求,R2=\(\frac{{{U_2}}}{{{I_1} - {I_2}}}\)可求,根据EU1I1R1r),联立两列数据可求得E,但只能求出等效内阻R1r,无法求得R1r的具体数值;

(2)当R2断路时,V2和V1都相当于测R3两端的电压,外电路为R1R3串联,所以满足两表的读数相同但都不为0。若变阻器短路,则电路中其他元件也正常工作,此时两表测的均为R2R3并联部分的电压,读数也相同且不为0。

 

19.如图,质量为m、阻值为R、边长为L的正方形导线框,从位置A由静止下落,恰能竖直且匀速进入下方磁感应强度为B的有界匀强磁场(不计空气阻力)。求:

(1)在A位置时线框的下边到磁场上边界的距离h

(2)线框进入磁场的过程中通过导线截面的电量q和线框上产生的热量Q

(3)分析并说明从开始下落到线框下边到达磁场下边界的过程中,线框机械能的变化情况。

【答案】

(1)h=\(\frac{{{m^2}g{R^2}}}{{2{B^4}{L^4}}}\)

(2)q=\(\frac{{B{L^2}}}{R}\)

QmgL

(3)线框下边进入磁场前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                             

线框下边进入磁场后,安培力做负功,因此线框机械能减少;

线框全部进入磁场到下边出磁场前,无感应电流,不受安培力,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

【解析】

(1)线框进入磁场前,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

mgh=\(\frac{1}{2}\)mv2           ①

线框进入磁场时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向上的安培力作用,恰好匀速,有

mgBIL            ②

根据切割产生感应电动势规律和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有

I=\(\frac{{BLv}}{R}\)             ③

联立①、②、③三式,可得:

h=\(\frac{{{m^2}g{R^2}}}{{2{B^4}{L^4}}}\)

(2)线框进入磁场时的感应电流大小I=\(\frac{{mg}}{{BL}}\),并由I=\(\frac{{mg}}{{BL}}\)=\(\frac{{BLv}}{R}\)可得:

v=\(\frac{{mgR}}{{{B^2}{L^2}}}\)

所需的时间

t=\(\frac{{L}}{v}\) =\(\frac{{{B^2}{L^3}}}{{mgR}}\)

线框进入磁场的过程中通过线框截面的电量

qIt=\(\frac{{B{L^2}}}{R}\)

产生的热量

QI2RtmgL

(3)线框下边进入磁场前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

线框下边进入磁场后,安培力做负功,因此线框机械能减少;

线框全部进入磁场到下边出磁场前,无感应电流,不受安培力,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

 

20.如图(a)所示的“冰爬犁”是北方儿童在冬天的一种游戏用具:“上坐一人,双手握铁篙,向后下方用力点冰,则冰床前进如飞。”在空旷的水平冰面上,有一小孩从静止开始,连续三次“点冰”后,爬犁沿直线继续滑行了24 m后停下。某同学用v-t图像描述了上述运动过程,如图(b)所示。

(1)求爬犁减速滑行时加速度的大小a2和运动中的最大速率vmax

(2)求小孩“点冰”时爬犁加速度的大小a1

(3)通过受力分析,说明“点冰”过程中爬犁加速的原因;

(4)该同学把小孩每次“点冰”使爬犁加速的过程视为匀加速直线运动,他做了哪些近似的处理。

【答案】

(1)a2=0.93 m/s2vmax=6.67 m/s

(2)a1=3.72 m/s2

(3)小孩和“爬犁”看做一个整体,小孩向后下方用力点冰,冰反过来给整体一个反作用力F,整体的受力情况如右图所示。当F的水平分力大于摩擦力时,整体就向前做加速运动。

(或:“爬犁”受到重力、冰面支持力、冰面摩擦力、小孩压力、小孩摩擦力。“爬犁”受到的小孩摩擦力大于冰面摩擦力,使“爬犁”向前加速度运动。)

(4)小孩向后下方点冰时,给冰面的作用力是变化的,该同学把该力近似看做恒力,其反作用也是恒力,才可将爬犁的加速运动视为匀加速直线运动。

【解析】

(1)小孩滑行时水平方向只受摩擦力的作用,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与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具有对称性,因此有s2=\(\frac{1}{2}\)a2Δt22

s2=24 m、Δt2(12-4.8)s=7.2 s代入上式,可解得

a2=0.93 m/s2

根据s2=\(\frac{1}{2}\)vmaxt2可解得

vmax=6.67 m/s

(2)小孩“点冰”加速过程中速度的增大量与滑行过程中速度的减小量相等,加速的时间共计t1=0.8 s+0.8 s+0.8 s=2.4 s,减速的时间共计t2=1.2 s+1.2 s+7.2 s=9.6 s。

根据a1 t1a2 t2,可解得

a1a2 \(\frac{{{t_2}}}{{{t_1}}}\)=3.72 m/s2

(3)小孩和“爬犁”看做一个整体,小孩向后下方用力点冰,冰反过来给整体一个反作用力F,整体的受力情况如右图所示。当F的水平分力大于摩擦力时,整体就向前做加速运动。

(或:“爬犁”受到重力、冰面支持力、冰面摩擦力、小孩压力、小孩摩擦力。“爬犁”受到的小孩摩擦力大于冰面摩擦力,使“爬犁”向前加速度运动。)

(4)小孩向后下方点冰时,给冰面的作用力是变化的,该同学把该力近似看做恒力,其反作用也是恒力,才可将爬犁的加速运动视为匀加速直线运动。

 

2006 - 2024,推荐分辨率 1024*768 以上,推荐浏览器 Chrome、Edge 等现代浏览器,截止 2021 年 12 月 5 日的访问次数:1872 万 9823 站长邮箱

沪 ICP 备 18037240 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2865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