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十 物体动能的大小
实验器材
朗威DISLab数据采集器、光电门传感器、DISLab力学轨道、轨道小车、挡光片、配重片、摩擦块、计算机。
实验装置
如图10-1。
图10-1 动能大小的比较实验装置图
实验操作
1.将轨道调平,把挡光片固定在轨道小车上。测量出小车(连同挡光片)的质量m及挡光片的宽度Δs。
2.将光电门传感器固定在轨道上,连接到数据采集器的第一通道。
3.遵照以下原则放置摩擦块:当挡光片的后沿刚挡光刚通过光电门传感器(透光孔)时,摩擦块即与滑块相碰。
4.点击教材专用软件主界面上的实验条目“动能大小的比较”,打开该软件(图10-2)。
图10-2 动能大小的比较实验界面图
5.将小车(连同挡光片)的质量m及挡光片的宽度Δs填入软件窗口下方对应的表格中。
6.点击“开始记录”,推动小车沿轨道运动。当小车经过光电门传感器时,即测得小车的速度。与此同时,滑块推动摩擦块运动。
7.摩擦块停止运动后,测量出摩擦块的位移s,将数据填入软件窗口下方对应的表格中。
8.改变小车的质量(增加配重片)或运动速度(改变外力),重复实验,得到多组数据,如图10-3。
图10-3 改变滑块质量或速度得到数据
9.点击“选择s与m、v的关系”窗口,弹出的下拉菜单中包含s与m、v的八个关系式。任选其一,点击“绘图”,即得出位移s与该关系式对应的数据点分布图。图10-4~图10-6分别为选择不同的关系式得到的数据点分布图。
图10-4 选定“S~m2×v2”
图10-5 选定“S~m×v”
图10-6 选定“S~m×v2”
10.观察和比较上述数据点分布图的特征,可见只有选择了“mv2”之后,对应的数据点才具有明显的线性特征(图10-6)。说明动能大小与m、v的关系可表达为“E∝mv2”。
11.讨论本次实验应用的方法,归纳“数据-图线(数据点分布图)”之间的关系及形成上述推断的依据。
实验说明
物体的动能作为一个复合量,是不能被直接测量的。但由于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m及速度v有关,所以物体动能的大小可以用对外所做的功的多少来度量。测量本实验中物体(图10-1中的滑块)推动摩擦块移动的距离s,可以得到物体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进而度量出物体的动能(如果摩擦力不变,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与推动滑块移动的距离成正比)。这种“等效替代”的研究方法,在物理学领域被广泛应用。掌握这种研究方法,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一大提升。
DISLab基础型教材专用软件所设置的“动能大小的比较”实验中没有提供现成的公式,而是提供了若干公式选项,诸如“mv”、“m2v2”、“m2v”等,让学生围绕怎样才能描述动能的大小这样一个“目的”去选择一个公式,从而构造了一种纯粹的探究环境。与为数甚多的验证性实验相比,该实验虽然有可能给学生带来一定程度的困难,但也并非没有规律可循。“动能大小与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成正比”便是最重要的研究突破口。
首先,要理解“正比”的概念,从而掌握正比关系的图像特征,即数据点呈线性排列,且该直线是过原点的(速度为零的时候,动能肯定为零)。
其次,要理解该实验中坐标系的设定。以往描绘实验图线的时候,一般将纵坐标设置为物理量值,将横坐标设为时间t。所以学生们对“物理量-时间”图线是较为熟悉的。但本实验中,纵坐标为摩擦块移动的距离s,而横坐标却并非时间,也非一个单一的物理量,而是一个由公式计算得出的复合量。决定该复合量的公式由软件界面(图10-3)中的下拉菜单提供了八个选项(事实上有无限多种可能的组合),本身并不确定。
最为关键的,是要观察由八个选项决定的数据点排列结果,选择其中最接近线性的数据点排列方式,由此倒推出表述动能大小的关系式。
图10-4、图10-5均为选定其中一个公式后所获得的数据点的排列结果。观察可见,上述排列均不具备线性特征。只有当选择“mv2”时,才获得了如图10-6所示的数据点排列结果,因此可推断出动能大小与m、v的关系式为“E=kmv2”(其中k为系数)。
得出实验结论后,还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审视被排除的公式选项。其中“m+v”、“m2+v2”等公式选项违背了“不同物理量不能相加减”这一基本原则,不具备物理意义,应该被首先排除。
“动能大小的比较”实验所导入的研究方法,既包含《上海市中学物理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分析、综合、推理、判断等逻辑思维方法”,同时也涉及“直觉、假说和反馈控制等方法”,并且通过促进学生的“猜想和建模”,使之具备了“初步运用归纳演绎方法和数学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是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典型案例。
文件下载(已下载 2399 次)发布时间:2012/3/26 上午11:02:30 阅读次数:8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