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验证向心力公式

在这个实验里,我们来验证向心力公式 F = mrω2

图 10–14 是实验装置的示意图,在滚花部分用手指搓动转轴,使重锤 A 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并保持悬线竖直,弹簧水平拉长。这时,重锤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就是弹簧的拉力。(为什么?)

图10-14
图 10–14

实验时,先称出重锤 A 的质量 m,把它用线绳挂在水平横杆的一端,调整横杆和平衡体 B 的位置,使横杆两边大致平衡。量出重锤的臂长 r,移动指示器 P 的位置,使它在重锰的正下方。在重锤和转轴之间挂上水平弹簧,因而重锤被拉向转轴。

然后,用手指搓动转轴,使重锤转动,并且保持重锤每转一周都从指示器的正上方通过。这时,可以看作重锤在做半径为 r 的匀速圆周运动,测量重锤转 100 圈需要的时间,测量三次,算出其平均时间 t。利用公式 ω = 200π/t(自己推导这个公式)计算出 ω。将实验得到的 mrω 代入向心力公式,算出向心力 F

停止转动后,用测力计钩住重锤,把它水平拉到指示器的正上方,这时测力计测得的拉力 Fʹ 就是重锤做半径为 r 的匀速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

把上述的测量数据和计算结果填入自己设计的表中,比较用向心力公式得到的 F 和用测力计测得的 Fʹ 在误差范围是否相等。

分别改变重锤的质量 m、半径 r 和弹簧的倔强系数,重做上述实验,并比较 FFʹ。


发布时间:2025/11/20 上午9:50:31  阅读次数:57

2006 - 2025,推荐分辨率 1024*768 以上,推荐浏览器 Chrome、Edge 等现代浏览器,截止 2021 年 12 月 5 日的访问次数:1872 万 9823 站长邮箱

沪 ICP 备 18037240 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2865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