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在这个实验里,我们用打点计时器来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实验装置如图 10–9 所示,把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使滑轮伸出桌面。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木板的没有滑轮的一端,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滑轮,下边吊着适量的钩码。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固定在小车的后面,先使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接通电源后,放开小车,让小车开始运动,随若小车的运动,打点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下一列小点,换上新的纸带再重做两次。

图10-9
图 10–9

下面我们来根据实验结果研究小车的运动情况,首先判断小车是否做匀变速运动。

观察纸带上的点可以发现,由于打点计时器打点很快,各点间的距离不大,特别是最初几个点比较密集,为了避免由此而产生的在测量和计算上的困难,我们可以不从第一个点开始,而在后面找一个比较方便的点开始。另外,我们还可以不用每打一次点的时间作为时间的单位,例如用每打五次点的时间作为时间的单位。这样,我们在选好的开始点下标明 0,在第六点标明 1,在第十一点标明 2⋯⋯,这些点叫做计数点

图10-10
图 10–10

怎样来判断小车是否做匀变速运动呢?如图 10–10 所示,我们在纸带上任意选取几个连续计数点 A,B,C,D,E……,用尺量出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s1s2s3s4,……,再算出相邻的距离之差 ∆s1 = s2s1,∆s2 = s3s2,∆s3 = s4s3,……,我们知道,如果小车做匀变速运动,加速度是 a,那么,在连续相等的时间 T 内,∆s1 = ∆s2 = ∆s3 = … = aT2(见第二章,练习九,第 6 题)。在这个实验里,T 就是打点计时器每打五个点所用的时间。可见,根据 ∆s1,∆s2,∆s3 … 是否相等,就可以判断小车是否做匀变速运动,设计一个表格,把测出的 s1s2s3…的数值和算出的 ∆s1,∆s2,∆s3 … 的数值填入表内,可以看出各个 ∆s 在误差范围内相等,表示小车是做匀变速运动。

下面我们利用速度图象来求小车的加速度,先求出以 A 为起点,小车经过 T,2T,3T……时的即时速度 v1v2v3……,即打点计时器打下 B,C,D……各点时的即时速度。小车是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它在某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中点时刻的即时速度(见第二章,练习九,第 5 题),所以 v1 = \(\dfrac{{{s_1} + {s_2}}}{{2T}}\),v2 = \(\dfrac{{{s_2} + {s_3}}}{{2T}}\),v3 = \(\dfrac{{{s_3} + {s_4}}}{{2T}}\) ……打点计时器每隔 0.02 秒打一个点,所以 T = 0.02 秒×5 = 0.1 秒,再根据测得的 s1s2…的数据,就可以算出 v1v2v3……。设计一个表格,把对应的 Tv 值填入表内。用横坐标表示时间,用纵坐标表示速度,在坐标平面上画出(Tv1),(2Tv2),(3Tv3)……各点。把这些点连结起来可以画出一条直线。画直线时尽量让多数的点在一直线上,不在直线上的各点,使它们对称地分布在直线的两旁。

从速度图象上求出直线的斜率,就得到小车的加速度 a

不用速度图象来求小车的加速度,是否还有其他的方法?想出一种方法来,用这种方法根据实验数据求出小车的加速度,并跟用速度图象求出的数值相比较。


发布时间:2025/11/12 上午9:31:00  阅读次数:122

2006 - 2025,推荐分辨率 1024*768 以上,推荐浏览器 Chrome、Edge 等现代浏览器,截止 2021 年 12 月 5 日的访问次数:1872 万 9823 站长邮箱

沪 ICP 备 18037240 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2865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