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练习分析实验数据

做实验中分析和处理实验数据,是一项很重要的实验技能。这里,我们就一个具体的实验,来练习一下怎样分析实验数据。这种分析方法,在物理实验中是常常用到的。

这个实验是要研究水从容器底部的排水孔流出时,对一定深度的水来说,排尽水的时间 t 与孔直径 d 的关系。取四个同样大小的圆柱形容器,容器的底部各有一个排水孔,排水孔的直径分别是 1.5 厘米、2.0 厘米、3.0 厘米、5.0 厘米,容器里都放入 30 厘米深的水,打开排水孔让水流出,用秒表测量水完全流出所需的时间 t。我们将测得的数据填入下表第二列中,第三列中的数据是水深为 10 厘米时排尽水的时间。

水深 h(厘米) 排尽水的时间 t(秒) 直径 d(厘米) 30.0 10.0
1.5 73.0 43.5
2.0 41.2 23.7
3.0 18.4 10.5
5.0 6.8 3.9

从上表所列的数据可以看出,对一定深度的水,孔径越大,排尽水的时间越短。但是还看不出它们之间的定量关系。为了分析实验数据,常常利用图象,因为图象很直观,能为我们寻求物理量之间的定量关系提供线索。

现在来做水深是 30 厘米时,排尽水的时间 t 和排水孔直径 d 的图象。用横坐示表示自变量即孔的直径 d,用纵坐标表示因变量即排尽水的时间 t,取表中水深 30 厘米时 td 的对应数据,在坐标平面上画出相应的点,把点用平滑曲线连接起来。

从这条曲线可以看到 td 的增大而减小,但还不能看出它们之间是什么定量关系。于是我们进一步猜想排尽水的时间跟圆孔面积 S 可能有较为简单的关系。我们知道,圆面积 S = πd2/4,即 Sd 成正比,为了检验这一猜想,可以画出 t 与 1/d2 的图象,如果画出的图象是一条直线,说明 t 与 1/d2 成正比,即 td2 成反比。为此,要计算 1/d2 的数值,现将直径 d 值、排尽水的 t 值连同 1/d2 的计算结果填入下表。

d(厘米) 1/d2(1/厘米2 t(秒)
1.5 0.44 73.0
2.0 0.25 41.2
3.0 0.11 18.4
5.0 0.04 6.8

现在做 t–1/d2 的图象,用横坐标表示 1/d2,纵坐标表示 t,在坐标平面上画出相应的点,再把这些点连结起来,画出的图象是不是一条直线?我们的猜想正确吗?写出你的结论以及 td 的关系式。

用同样方法分别画出水深为 10 厘米时 t–1/d2 图象。验证一下你得到的结论。


发布时间:2025/10/31 上午7:38:03  阅读次数:59

2006 - 2025,推荐分辨率 1024*768 以上,推荐浏览器 Chrome、Edge 等现代浏览器,截止 2021 年 12 月 5 日的访问次数:1872 万 9823 站长邮箱

沪 ICP 备 18037240 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2865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