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基本粒子*

直到十九世纪末,人们都认为原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的不可再分的微粒,后来发现了电子、质子和中子,并且知道了质子和中子组成了原子核,原子核和电子组成了原子,这时许多人又认为电子、质子和中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基本的粒子,把它们叫做基本粒子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来,人们不断地从宇宙射线和原子核物理实验中发现了大量的基本粒子。

宇宙射线是从宇宙空间射来的高能粒子,其中主要是质子,还有少量的 α 粒子和其他粒子。这些粒子的能量很高,大部分高达 109 ~ 1010 电子伏,少数粒子具有更高的能量。宇宙射线进入地球大气层后,跟大气中的原子核碰撞,会引起很多种核反应,产生各种核反应产物,自从 1911 年发现宇宙射线以后,就开始了对宇宙射线的观测。在宇宙射线的研究中,陆续发现了一些新的基本粒子:1932 年发现正电子,1937 年发现 µ 介子(后来称为 µ 子),1947 年又发现 K 介子和 π 介子。这些介子的质量是介于质子和电子之间的,因此叫做介子,后来又发现了质量比质子大的粒子,名叫超子[1]

1932 年发明了回旋加速器,后来建成了各种加速器。在用加速器进行的实验中,发现了更多的基本粒子。并且发现,许多粒子都有和它的质量相同而电荷相反的粒子,叫做反粒子。例如,电子的反粒子就是正电子,正 π 介子的反粒子就是负 π 介子,质子的反粒子叫做反质子,是 1955 年发现的,它带有单位负电荷,现在发现的基本粒子已达几百种。按照基本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把它们分为三类:

1.强子:核子之间的核力是一种比电磁作用大得多的相互作用,叫做强相互作用。凡是参与强相互作用的粒子,都叫做强子,目前发现的基本粒子,绝大多数是强子,质子是最早发现的强子,强子又分重子(中子、质子、超子)和介子两类。

2.轻子:都不参与强相互作用,只发现几种。电子是最早发现的轻子。µ 子从它的许多性质来看属于轻子,1975 年,又发现了一种质量很大的轻子,称为 τ 子,也叫重轻子。

3.媒介子:是传递粒子间相互作用的粒子,例如光子就是其中的一种,是传递电磁相互作用的。

绝大多数基本粒子都是不稳定的,在很短时间内就发生衰变,并且能相互转变,例如,正负 π 介子的平均寿命约为 2.6×10−8 秒,它衰变为 µ 子,同时产生一种质量非常小(与电子质量相比,可以认为质量为零)的中性粒子,叫做中微子,它属于轻子,用 ν 表示。µ 子也是不稳定的,平均寿命约为 2.2×10−8 秒,衰变为电子和正反两个中微子。

中子也可以转化,自由状态的中子的平均寿命约为 16 分,它衰变为一个质子、一个电子和一个反中微子;

10n→11p + 0−1e + \(\overline \nu  \)

放射性原子核的 β 衰变,实际发生的就是这种反应,由中子转化成的质子仍留在原子核内,同时产生的电子(即 β 粒子)和反中微子则放射出去。

质子在自由状态是稳定的,但在原子核内也会转化为一个中子,同时放出一个正电子和一个中微子:

11p→10n + 01e + ν

放射性同位素磷 30 的衰变,实际发生的就是这种反应。

一对正反粒子相遇时,会同时消失而转化为别种粒子,这种现象叫做湮灭,例如,一个电子和一个正电子相遇会发生湮灭而转化为一对光子:

0−1e + 01e→γ + γ

相反的过程也能够发生。例如,能量超过 1.02 兆电子伏的 γ 光子穿过铅板时,会同时产生电子和正电子,通常把这一对正负电子叫做电子-正电子偶。图 9–16 是在云室中看到的它们的径迹,由于电子和正电子所带的电荷相反,它们在磁场中向相反的方向偏转,这个反应可表示为:

γ→0−1e + 01e

图 9–16 电子-正电子偶的径迹

这些事实表明,光子和电子虽然有基本的区别,但是仍然有着深刻的联系。

基本粒子的种类这样多,并且能够相互转化,这就促使人们进一步去研究基本粒子的结构。许多实验事实表明,强子是有内部结构的,因此许多物理学家倾向于不再使用“基本粒子”这个名称,而改称为“粒子”。为了探索强子的内部结构,先后提出了多种模型,其中比较成功的是夸克模型,认为强子是由夸克(我国也叫层子)组成的。目前,这个模型里有六类(共十八种)夸克,还有同样数目的反夸克,它们所带的电荷是基本电荷的 ±\(\frac{1}{3}\) 或 ±\(\frac{2}{3}\)。重子是由三个夸克组成的,反重子是由三个反夸克组成的,介子是由一个夸克和一个反夸克组成的。从夸克理论得出的许多结果都跟实验符合得很好,但在实验中还没有发现自由夸克。关于夸克模型的理论正在进一步发展中。

物质世界,无论从宏观方面看,还是从微观方面看,都是无穷尽的,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将一步一步地深人,永远不会终止。关于基本粒子的物理学——高能物理正在蓬勃发展中,人们终将认识基本粒子的结构和变化规律。


[1] 六十年代以后,又发现了质量比质子大的介子,因此介子、超子这些名称只具有历史上的意义。


发布时间:2025/8/23 下午7:29:38  阅读次数:272

2006 - 2025,推荐分辨率 1024*768 以上,推荐浏览器 Chrome、Edge 等现代浏览器,截止 2021 年 12 月 5 日的访问次数:1872 万 9823 站长邮箱

沪 ICP 备 18037240 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2865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