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重核的裂变

重核的核子平均结合能比中等质量的核的核子平均结合能小。因此,重核分裂成中等质量的核时,会有一部分结合能释放出来。这是释放原子核能—— 原子能的一种重要方法。这种核反应叫做裂变

一、铀核的裂变

重核的裂变是在本世纪三十年代末期用中子轰击铀核时发现的。铀核裂变的产物是多种多样的,有时裂变为氙(Xe)和锶(Sr),有时裂变为钡(Ba)和氮(Kr)或锑(Sb)和铌(Nb),同时放出 2 ~ 3 个中子,铀核还可能分裂成三部分或四部分,不过这种情形比较少见。

铀核的裂变过程,可以用下面的示意图来说明(图 9–12)。

图 9–12

当中子打进铀 235 后,就形成处于激发状态的复核,复核中的核子由于激烈运动,使核变成不规则形状,核子间的距离增大。由于核力只在极短距离内发生作用,当核子间距离增大时,核力迅速减小,因而不能克服质子间的库仑斥力使核恢复原状,核就分裂成两部分,同时放出几个中子。轴核裂变的许多可能的核反应中的一个是:

23592U + 10n→14156Ba + 9236Kr + 310n

在这个反应中释放的能量可以计算如下:

反应过程中质量减少 ∆m = 0.2153u,反应中释放的能量

E = ∆m·c2 = 201 兆电子伏

在不同的反应中,铀核释放的能量也不同。如果按照一个铀核裂变时放出 200 兆电子伏的能量来估算,1 千克铀全部裂变时放出的原子能就相当于 2500 吨优质煤完全燃烧时放出的化学能。

二、链式反应

铀核裂变时,同时放出 2 ~ 3 个中子,如果这些中子再引起其他铀核裂变,就可使裂变反应不断地进行下去,这种反应叫做链式反应(图 9–13)。

图 9–13 链式反应

在天然铀中,主要有两种同位素,其中 99.3% 是铀 238,0.7% 是铀 235。这两种铀跟中子的作用很不相同。铀 235 俘获各种能量的中子都会发生裂变,而且俘获能量低的中子发生裂变的几率较大,铀 238 只有俘获能量大于 1 兆电子伏的中子才可能发生裂变,并且几率很小,它俘获能量低于 1 兆电子伏的中子时不发生裂变,而变成铀 239。能量低于 1 电子伏的中子跟铀 238 基本上只发生弹性碰撞,不引起核反应。因此,为了使裂变的链式反应容易发生,最好是利用纯铀 235。

铀块的体积对于产生链式反应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因为原子核非常小,如果铀块的体积不够大,中子从铀块中通过时,可能还没有碰到铀核就跑到铀块外面去了,能够发生链式反应的铀块的最小体积叫做它的临界体积。

如果铀 235 的体积超过了它的临界体积,只要有中子进入铀块,会立即引起铀核的链式反应,在极短时间内就会释放出大量的核能,发生猛烈的爆炸,原子弹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三、核反应堆

核反应堆是用人工控制链式反应的装置。原子弹爆炸时链式反应的速度是无法控制的,为了用人工方法控制链式反应的速度,使核能比较平缓地释放出来,人们制成了核反应堆。

图 9–14 是原子反应堆的示意图,反应堆里用的铀棒是天然铀或浓缩铀(其中铀 235 的含量比天然铀高)。由于裂变产生的是速度很大的快中子,很容易被铀 238 俘获而不发生裂变,所以必须设法使中子在碰上铀 238 前降低速度。为此在铀棒的周围放上原子量比较小、又不吸收或很少吸收中子的物质,如石墨、重水或普通水(普通水吸收中子的几率较大,但可用在用浓缩铀做原料的反应堆中),快中子跟这些物质的原子核碰撞后,能量减小,变成慢中子。这种用来使中子减速的物质叫做减速剂。速度跟热运动速度差不多的慢中子(能量约为 1/40 电子伏)叫做热中子。热中子碰到铀 238 时会弹射回来,却容易被铀 235 俘获而引起裂变。为了调节中子数目以控制反应速度,还需要在铀棒之间插进一些镉棒,镉吸收中子的能力很强,当反应过于激烈时,使镉棒插入深一些,让它多吸收一些中子,链式反应的速度就会慢一些;当反应过于缓慢,达不到所需功率时,使镉棒插入浅一些,让它少吸收一些中子,链式反应速度就可以增大。这种镉棒叫做控制棒。用电子仪器自动地调节控制棒的升降,就能使反应堆保持一定的功率安全地工作。

图 9–14 原子反应堆示意图

反应堆工作时,核燃料裂变释放出的核能转变为热能,使反应堆的温度升高,为了控制反应堆的温度,使它能正常工作,需要用水、液体金属钠或空气等流体作冷却剂,在反应堆内外循环流动,不断地带走热能。这就是反应堆的冷却系统,它同时可以用来输出热能。

为了防止铀核裂变物放出的各种射线对人体的危害,在反应堆的外面需要修建很厚的水泥防护层,用来屏蔽射线,不让它们透射出来,对放射性的废料,也要装入特制的容器,埋入深地层进行处理。

利用反应堆工作时释放出的热能使水汽化以推动汽轮发电机发电,这就是核电站。图 9–15 是核电站示意图。核电站消耗的“燃料”很少。一座一百万千瓦的核电站,每年只消耗 30 吨浓缩铀,而同样功率的火力发电站,每年却要消耗 250 万吨煤。目前,核能发电的经济效益跟火电站大体相同,到 1983 年底、核发电已占世界发电总量的 12%。为了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对能源日益增长的需要,在广东、浙江、江苏、辽宁等省正在建造核电站。

图 9–15 核电站示意图

原子能反应堆不仅可以提供强大的原子能,而且它产生的大量中子还可以用来进行各种原子核物理实验,制造各种放射性同位素。

利用原子能反应堆还可以生产新的核燃料,从实验知道,快中子被铀 238 俘获后,变成铀 239,铀 239 是不稳定的,经过两次 β 衰变后变成钚 239。钍 232 与中子作用后,经过两次 β 衰变后变成铀 233,钚 239 和铀 233 的性质跟铀 235 一样,很容易俘获中子而发生裂变,因此也可以作为供裂变用的核燃料。因此,如果在反应堆中装入铀 238 或钍 232,并设法使每一次核裂变能够产生一个以上的钚 239 或铀 233,那么,我们就可以使新产生的核燃料多于消耗的核燃料,使铀 238 和钍 232 也可以得到利用,这种反应堆叫做增殖反应堆,地球上的铀 238 和钍 232 的总量大约是铀 235 的 800 倍,建造增殖反应堆可以利用铀 238 和钍 232,更有效地利用核资源。增殖反应堆虽然处于试验阶段,但从长远来看是很有前途的。


发布时间:2025/8/19 下午2:20:45  阅读次数:262

2006 - 2025,推荐分辨率 1024*768 以上,推荐浏览器 Chrome、Edge 等现代浏览器,截止 2021 年 12 月 5 日的访问次数:1872 万 9823 站长邮箱

沪 ICP 备 18037240 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2865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