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场强度和电势分别是描述电场什么性质的物理量?
静电场是物质场,即相互作用场,静电场所在空间有确定分布的物理量有两个,即电场强度 E 和电势 φ,它们都是描述电场物质特性的物理量,二者是有联系的,知道其中一个在空间的分布情况,通过积分或微分运算就可以求出另一个在空间的分布情况。很多教辅读物中说电场强度是描述电场力性质的物理量、电势是描述电场能性质的物理量,这是不妥当的。
很多中学物理教辅读物上都有如下的表述:描述静电场性质的物理量有两个,其中电场强度(E)是描述电场力性质的物理量,电势(φ)是描述电场能性质的物理量。
这么说的根据是:电场强度 E = \(\frac{F}{q}\),其中 F 是检验电荷在电场中受到的电场力,q 是检验电荷的电荷量;电势 φ = \(\frac{{{E_{\rm{p}}}}}{q}\),其中 Ep 是检验电荷在电场中具有的电势能,q 是检验电荷的电荷量。
但在中学物理教科书中并没有这样的表述,在大学物理教科书中也没有这种说法,难道是教科书中说得不够透彻、不够深入,而需要教辅读物来补充吗?
一、逻辑关系上的混乱
教辅读物中的上述说法,在逻辑关系上是说不通的。电场强度的定义式的确是 E = \(\frac{F}{q}\),这里的 F 是检验电荷 q 在电场中受到的电场力,但 F 与 q 的比值却是与检验电荷 q 以及它受到的电场力 F 都无关的物理量,它反映的是电场本身的性质,若没有检验电荷 q 存在,就没有电场力 F,但该点的电场强度仍然是 E。
同样,电势的定义式是 φ = \(\frac{{{E_{\rm{p}}}}}{q}\),其中 Ep 是检验电荷 q 在电场中具有的电势能,但 Ep 与 q 的比值是与 q 及 Ep 都无关的物理量,它反映的是电场本身的性质,若没有检验电荷 q 存在,就谈不上电势能 Ep,但该点的电势仍然是 φ。
因此,仅仅因为电场强度 E 和电势 φ 的定义式中有电场力 F 和电势能 Ep,就说电场强度 E 是描述电场力性质的物理量、电势 φ 是描述电场能性质的物理量,在逻辑关系上是有问题的。
二、电场强度和电势分别是描述电场什么性质的物理量?
静电场是物质场,弥散在静止电荷周围的空间中。物质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场既然是物质,它与其他物质就会发生相互作用,电场最基本的性质就是对位于其中的电荷有作用力。静电场的基本规律是库仑定律,即两个静止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定律,设电荷量分别为 q1 和 q2 的两个点电荷,相距为 r 时的相互作用力大小是 F = k \(\frac{{{q_1}{q_2}}}{{{r^2}}}\)。
引入电场的概念,这两个点电荷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电场实现的,对于点电荷 q2 来说,它处于点电荷 q1 的电场之中,受到点电荷 q1 的电场对它的作用力。把上面公式改写成如下的形式:F = k \(\frac{{{q_1}}}{{{r^2}}}\)·q2,前面的 k \(\frac{{{q_1}}}{{{r^2}}}\) 就是点电荷 q1 的电场在 q2 所在位置处的电场强度。一般来说,真空中点电荷 Q 的电场强度的大小为 E = k \(\frac{Q}{{{r^2}}}\),写成矢量的形式是 E(r)= k \(\frac{Q}{{{r^2}}}\) \({\boldsymbol{\hat r}}\)。它表示由点电荷 Q 激发的电场在空间的分布情况(空间分布函数)。其他带电体激发的电场都可以看作众多(或无穷多)点电荷激发的电场的叠加,而场强的叠加遵守矢量叠加的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这样,理论上任何带电物体所激发的电场,其场强的空间分布函数都可通过计算得出。
由于电场强度是矢量,因此,我们说的电场可以说是电场强度这个矢量在空间的分布而形成的场,它是矢量场。
但这只是一个方面,由库仑定律可以得出“静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只与始末位置有关”的结论,该结论与“在静电场内沿任意一条闭合的路径移动电荷,电场力做功为零”(这称为环路定理)的说法等价,而满足这个重要条件的场是保守力场,也就是说静电场力是保守力,而保守力场都可以引入由位置决定的势,这就是电势,它定义为 φ = \(\frac{{{E_{\rm{p}}}}}{q}\)。在真空中,点电荷 Q 激发的电场中如果有一个检验电荷 q,与点电荷 Q 的距离为 r,具有的电势能 Ep = k \(\frac{{Qq}}{r}\),该点的电势 φ = k \(\frac{Q}{r}\)。电势 φ 是标量,我们说的电场,也可以说是电势这个标量在空间的分布而形成的场,它是标量场。
下面引用赵凯华、陈熙谋二位先生合著的《电磁学》第 4 版第 52 页的一段话:
为了描述静电场的分布,引入了两个物理量——电场强度 E 和电势 φ。前者是矢量,服从矢量叠加原理;后者是标量,服从标量叠加原理。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微分和积分的关系:
\[\left\{ {\begin{array}{*{20}{c}}{\varphi (P) = \int_P^\infty {{\boldsymbol{E}} \cdot {\rm{d}}{\boldsymbol{l}}} }\\{{{\boldsymbol{E}}_l} = - \frac{{\partial \varphi }}{{\partial l}}\;,\;{\boldsymbol{E}} = - \nabla \varphi }\end{array}} \right.\]
已知其中之一的分布,就可以利用上式求出另一个的分布。由于电势是标量,它的计算往往比场强容易,所以计算电场时,可以先算出电势,然后利用梯度求场强。只有在一定对称性的情况下,场强才能较方便地利用高斯定理求得,这时就可根据上面的第一个式子用线积分计算出电势。
这段话包含了四层意思:①为什么要引入这两个物理量——为了描述电场在空间的分布。②这两个物理量一个是矢量,另一个是标量。③这两个物理量只要知道其中一个的分布情况,就可通过积分或微分运算求得另一个的分布情况。④一般情况下,电势计算比较方便(因为是标量计算),因此先计算出电势,而后利用求梯度(即求沿电场方向的电势变化率)来计算场强。只有在一定对称性的情况下,才可以利用高斯定理方便地计算出场强,再利用线积分计算电势。其中第①条最重要,它说明了引入这两个物理量(场强和电势)的目的是描述静电场的分布。
三、电势能和静电场能
中学阶段只讲电势能,它是电荷间相互作用的势能,简称“互能”。例如,在点电荷 Q 激发的电场中,与 Q 距离 r 处有另一点电荷 q(检验电荷),则它们具有的(相互作用)势能 Ep = k \(\frac{{Qq}}{r}\),该点的电势 φ = k \(\frac{Q}{r}\)。如果没有检验电荷 q 存在,则 Q 的电场只有电势而谈不上电势能,当然这里的电势能指的是相互作用势能。
但点电荷 Q 也是由众多更小的电荷聚集起来的,我们可以设想这些更小的电荷(例如它们都是基元电荷 e)从相互距离无穷远处(这时的相互作用势能为零)一个一个逐渐移到一起,聚集在一个半径为 r 的很小的球状区域内,这个过程中需要克服电场力做功,因此要消耗外界的能量,这些能量的总和称为“自作用势能”,简称“自能”。
下面我们用一种简单通俗的方法求一个电荷量为 Q、所有的电荷都均匀分布在半径为 r0 的球的外表面的带电物体的“自能”。
由于电荷都均匀分布在半径为 r0 的球的外表面,可以把这个带电体看作电荷集中在球心处的“点电荷”,在它表面处的电势为 φ = k \(\frac{Q}{{{r_0}}}\),式中 Q 为它的带电量。假设球壳表面的电荷是由基元电荷 e 一个一个从无穷远处被移送过来组成的。
移送第 1 个元电荷 e 的过程,不用做功,即 W1 = 0;
移送第 2 个元电荷 e 的过程,需克服电场力做功 W2 = k \(\frac{e}{{{r_0}}}\)·e;
移送第 3 个元电荷 e 的过程,需克服电场力做功 W3 = k \(\frac{2e}{{{r_0}}}\)·e;
移送第 4 个元电荷 e 的过程,需克服电场力做功 W4 = k \(\frac{3e}{{{r_0}}}\)·e;
移送第 n 个元电荷 e 的过程,需克服电场力做功 Wn = k \(\frac{(n-1)e}{{{r_0}}}\)·e。
上面各项之和即为 Q 形成过程中克服电场力所做的总功,等于它的“自能”,由于式中总数 n 数值巨大,可以近似地把(n − 1)看作 n,因此
\[{E_自} = \sum\nolimits_1^n {{W_n}} = \frac{1}{2}k\frac{{{n^2}{e^2}}}{{{r_0}}} = \frac{1}{2}k\frac{{{Q^2}}}{{{r_0}}}\]
请注意,我们前面称为“点电荷 Q”,现在却说“电荷聚集在一个半径为 r0 的球状区域内”,不是自相矛盾吗?当然不是,前面我们说它是“点电荷 Q”,是指在与其他电荷相互作用时,它的大小和形状都可以忽略而看作一个“点”,但现在要讨论的是组成 Q 的众多更小的基元电荷 e 间的相互作用,如果再将它们看作一个“点”,那么这些基元电荷间的距离为 0,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和相互作用势能都将是无穷大的,而这显然是荒谬的。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在把众多基元电荷聚集成“点电荷”(实际上是半径为 r0 的球表面上的电荷)的过程中需要外力做功,消耗的能量也是 E自,那么这些能量哪里去了呢?一种解释是它变成势能(自能)储存起来了,有朝一日该点电荷“解体”而分成众多的基元电荷.这些“自能”将释放出来。另一种解释则是变成了“电场能”,既然弥散在电荷周围的静电场也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形态,那么静电场也是有能量的,外界消耗的能量 E自 就散布在该“点电荷 Q”周围的电场中。我们引入一个物理量——能量密度 𝑤,它定义为 𝑤 = \(\frac{{d{E_{电场能}}}}{{dV}} = \mathop {\lim }\limits_{\Delta V \to 0} \frac{{\Delta {E_{电场能}}}}{{\Delta V}}\),其中的 ΔE电场能 为体积 ΔV 范围内的电场能。
这两种解释是等价的。我们仍以电荷量为 Q 的“点电荷”(实际上是均匀分布在很小的半径为 r0 的球壳表面)为例,已知在真空中静电场的能量密度 𝑤 = \(\frac{1}{2}\)ε0E2,其中 ε0 为真空介电常数,电场强度 E = k \(\frac{Q}{{{r^2}}}\),常量 k = \(\frac{1}{{4\pi {\varepsilon _0}}}\),因此 𝑤 = \(\frac{1}{{32{\pi ^2}{\varepsilon _0}}} \cdot \frac{{{Q^2}}}{{{r^4}}}\) = \(\frac{1}{{4\pi {r^2}}} \cdot \frac{1}{2}k\frac{{{Q^2}}}{{{r^2}}}\)。
真空中“点电荷 Q”激发的电场的总电场能为
\[{E_{电场能}} = \int_{{r_0}}^\infty {4\pi {r^2} \cdot } w = \frac{1}{2}\left( { - k\frac{{{Q^2}}}{r}} \right)\left| {_{{r_0}}^\infty } \right. = \frac{1}{2}k\frac{{{Q^2}}}{{r_0^2}}\]
这与前面计算得出的“自能”数值相等。
电场本身是没有所谓“力的性质”的,因为电场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形态,而“力”是物质间的一种相互作用,电场中如果没有其他电荷存在,就根本谈不上“力”。但电场作为物质存在的一种形态,本身是有能量的。
处于真空中的静电场,其中某点的电场能的能量密度 𝑤 = \(\frac{1}{2}\)ε0E2,由此来来,电场能的能量密度 𝑤 与该点的电场强度 E 的二次方成正比(𝑤 ∝ E2),从这个意义上说,电场强度 E 才是描述电场能性质的物理量。在点电荷 Q 的电场中,有两点 A 和 B,如图 1 所示,它们的电场强度分别是 EA 和 EB。
从大小上说,EA > EB,它表示:①如果把一个检验电荷 q 分别放在 A 点和 B 点,它在 A 点受到的电场力 FA 大于在 B 点受到的电场力 FB;②电场中 A 点处的能量密度 𝑤A 大于 B 点处的能量密度 𝑤B。
从方向上说,EA 的方向沿 x 方向,而 EB 的方向与 x 方向成一定的角度,它表示:①把一个检验电荷 q 分别放在 A 点和 B 点,它受到的电场力方向不同;②在电场中的 A 点和 B 点电势降落最快的方向不同,前者沿 x 方向,后者沿 QB 方向,它与 x 方向成一定的角度。
基于以上理由,说“电场强度是描述电场力性质的物理量”是不合适的,至少是不完整的。
再来看电势,A 点和 B 点的电势分别是 φA 和 φB,φA > φB,它表示:①把一个检验电荷 q 分别放在 A 点和 B 点,具有的电势能 EpA > EpB;②电势的梯度的负值等于场强(E = − ∇φ),对于点电荷 Q 的电场,φA = k \(\frac{Q}{{{r_{\rm{A}}}}}\),φB = k \(\frac{Q}{{{r_{\rm{B}}}}}\),计算可得 EA = k \(\frac{Q}{{r_{\rm{A}}^2}}\),EB = k \(\frac{Q}{{r_{\rm{B}}^2}}\),由于 rA < rB.因此 EA > EB。
电势是标量,它本身没有方向,但它的梯度是矢量,有方向,这个方向正是电势降落最快的方向。因此,说“电势是描述电场能性质的物理量”也是不合适的,至少是不完整的。
不论中学还是大学的物理教科书中,都没有上述对电场强度和电势的不完整的说法,这并不是教材编写者的疏忽,而是教辅读物的“发挥”与“解读”都画蛇添足罢了。
文件下载(已下载 10 次)发布时间:2024/7/24 上午10:23:11 阅读次数:1122